一、谈中医的入门之道
二、谈如何走向中医临床家的道路
三、谈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四、谈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五、谈中医治病的特点与法则
六、谈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
七、谈中医的理论体系
八、谈怎样讲学中医经典课
九、谈经方的价值和应用
十、谈读中医经典、重临证实践
图书 | 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精) |
内容 | 目录 一、谈中医的入门之道 二、谈如何走向中医临床家的道路 三、谈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四、谈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五、谈中医治病的特点与法则 六、谈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 七、谈中医的理论体系 八、谈怎样讲学中医经典课 九、谈经方的价值和应用 十、谈读中医经典、重临证实践 内容推荐 熊继柏的《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精)》: 本次访谈内容广泛,主要涉及:①谈中医的理论体系;②谈中医的临证经验;⑧谈怎样学好中医;④谈怎样当好中医;⑤谈怎样教好中医;⑥谈怎样做学问;⑦谈怎样做人。目的在于谈中医的真谛,以便于老百姓了解中医,并教中医的学子们如何学好中医,中医的老师们如何教好中医,中医的医生们如何当好中医。 《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精)》的特点 (1)语言实在。随机回答,实话实说,无任何修饰,讲的全是中医的大实话。 (2)通俗易懂。老百姓读得懂,读后会知道什么是中医。初学中医的人读得懂,读后会知道应该怎样学中医。高年资的中医教师和医师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理论与临证知识。 (3)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临证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既有专业学术思考,也有工作生活体会,可以雅俗共赏。既谈如何做学问,还谈如何做人。 编辑推荐 熊继柏的《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精)》: 本书选取采取访谈的形式,有两个前提。一是熊教授具有鲜明的中医学术特色。主要体现在:①中医理论功底扎实。熊教授通熟中医经典,很多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等,都能出口成诵,可以随问随答。②中医临证经验极其丰富。熊教授13岁开始习医,16岁独立行医,迄今已服务中医临床55年,门诊人次逾80万,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及外科部分病种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③熊教授的表达能力强,系统逻辑性强,分析问题条理清楚,引经据典可以随手拈来,并且准确无误。其次则是因为熊教授工作十分繁忙,门诊量超大,如果让其写作,时间和精力均有限。采取访谈形式,随问随答,录音后再组织熊继柏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小组成员整理,可以减轻熊教授的工作量。并可借此访谈机会,让全体研究小组成员——这些熊教授的学生随访听课,给予大家难得的现场听课的学习机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熊继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162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7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2013218676 |
中图分类号 | R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