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申编著的《海外书迹研究》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书法原作及仿制复本的技术和传统,使之与“伪迹”区别开来。第二、三、四篇论文从主要书体:篆、隶、草、行、楷各体的发展出发,介绍了展出书家的杰作。第五篇论文讨论幅式作为美学的一个决定因素和题跋作为书法的一个主要来源的重要性。第六篇论文专门讨论一位书法家祝允明,作为对后期中国书法的一个“专题研究”,并对如何确定一位书法大家的作品范围和质量,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图书 | 海外书迹研究/中国书法经纬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傅申编著的《海外书迹研究》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书法原作及仿制复本的技术和传统,使之与“伪迹”区别开来。第二、三、四篇论文从主要书体:篆、隶、草、行、楷各体的发展出发,介绍了展出书家的杰作。第五篇论文讨论幅式作为美学的一个决定因素和题跋作为书法的一个主要来源的重要性。第六篇论文专门讨论一位书法家祝允明,作为对后期中国书法的一个“专题研究”,并对如何确定一位书法大家的作品范围和质量,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内容推荐 傅申编著的《海外书迹研究》系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等单位合作举办的、关于我国流散海外书法墨迹的学术研讨会和大型展览会的成果结集。作者傅申历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耶鲁大学副教授等职。本书初版为英文,1987年由苏州博物馆的葛鸿桢先生译为中文由我社出版后,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书早已售罄,为满足读者的需求,我社将这部已然成为研究书法必读的经典著作予以修订再版,收入“中国书法经纬论丛”系列书中。 《海外书迹研究》分六个部分,分别是:《法书的复本与伪迹》、《篆书与隶书》、《草书》、《行书与楷书》、《题跋与法书》、《祝允明问题》。书中对法书复本或伪迹的制作方法,各类书体的源流、不同时代的代表作或书家,以及祝允明作品的鉴定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是研究中国书法一很重要的读本。 相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英文本和80年代末的中文本,此修订本的优点在于:一,纠正了原文稿结构略显松散的不足,全书补拟纲目,分清层次,统一体例;二,针对原英文本正图图号以展品为序而不是以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略显杂乱,以及中文本将图附于文后,给读者带来的不便,本版将正、附两个系列的图混合为一随文编排,并以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分章编号,既便于阅读又利于检索;三,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修订了个别内容,并纠正了初版存在的一些编校上的错误;四,图片全部重新制作,质量较初版有较大的提高。 目录 中译本修订版自序 中译本修订版前言 英文本初版序 英文本初版自序 英文本再版前言 第一章 法书的复本与伪迹 第一节 关于方法和术语的一般论述 一 几种复制方法 二 复制史简述 第二节 专题研究 一 王羲之《行穰帖》 二 褚遂良《哀册》 三 黄庭坚《寒山庞蕴诗》 四 黄庭坚《诗卷》 五 赵孟頫《双松平远图》 六 鲜于枢《御史箴》 七 杨维桢跋谢伯诚《观瀑图》 八 石涛《送忍庵诗》 九 高凤翰临《汉将军张飞荡渠碑》 十 翁同稣《七言联》 第二章 篆书与隶书 第一节 篆书 一 秦代的篆书 二 唐代李阳冰和其他篆书大师 三 五代和宋代的篆书大师 四 元代赵孟頫和其他篆书大师 五 明代初期的篆书 六 明代中期的篆书家 七 明代苏州与松江的篆书家 八 明代后期书法的趋向及篆书家 九 清代中期的金石学和碑学运动 第二节 隶书 一 唐、宋时代的隶书:唐隶 二 元代的隶书 三 明代的隶书 四 清代的隶书 第三节 篆、隶书史小结 第三章 草书 第一节 起源与定义 一 章 草 二 今草 三 狂草 第二节 历代草书 一 宋代以前的草书大师 二 宋代的草书大师 三 元、明两代草书的转变 四 元代几位草书家 五 元末明初的过渡阶段 六 明代的苏州派与松江派 七 几位明清“独立的书法家” 八 清代以后草书的发展 第四章 行书与楷书 第一节 行书 一 宋代的行书大师 二 元代的几位行书大师 三 宋代风格在明代中期的复兴 四 明末清初的行书大师 五 清末的几位行书大师 第二节 楷书 一 宋代的楷书 二 元代初期的楷书 三 元代中期和末期的小楷 四 明代的楷书 五 清代的楷书 第五章 题跋与法书 第一节 手卷介绍 一 手卷概述 二 手卷举例 第二节 手卷题跋 一 宋代以前 二 宋代、金代 三 元代 四 明代、清代 第三节 手卷引首 第四节 挂轴与册页题跋 一 宋及其前代 二 元代 三 明代、清代 四 画字——画家书法 第六章 祝允明问题 第一节 问题和方法 第二节 基准作品 一 经祝允明同时代人鉴定的作品 二 根据题跋鉴定的作品 三 根据附跋鉴定的作品 第三节 祝允明书艺范围和风格 一 书体 二 传世的文字评论 三 书艺中的“个人”风格 第四节 作品介绍 一 楷书与行书 二 草书与狂草 第五节 结语 部分参考书目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外书迹研究/中国书法经纬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申 |
译者 | 葛鸿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4037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2013030374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