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素质,那是无价之宝,我们美国人全都有这种素质,那就是我们的幽默感。我们的艺术里并没有更多地拥有这种特点,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我们美国艺术家的问题之一是,对待我们的艺术、对待自己,都过于严肃。通过艺术家同行的眼睛来看看自己,没准能使那些迷失方向的人重新与美国生活的源泉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呢……威廉·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福克纳随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图书 | 福克纳随笔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素质,那是无价之宝,我们美国人全都有这种素质,那就是我们的幽默感。我们的艺术里并没有更多地拥有这种特点,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我们美国艺术家的问题之一是,对待我们的艺术、对待自己,都过于严肃。通过艺术家同行的眼睛来看看自己,没准能使那些迷失方向的人重新与美国生活的源泉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呢……威廉·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福克纳随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内容推荐 《福克纳随笔》收录了威廉·福克纳创作的随笔散文作品,和他的小说一样,他的散文也呈现了非常特殊的多样性,例如当中的《密西西比》、《论隐私》、《论恐惧》等,都是福克纳非小说类作品当中的杰作。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文章,在向我们显示出这位极其热诚、异常复杂、非常隐秘的作家在职业生涯的后四十年愿意向公众揭示的耶些部分的同时,也使我们得以更进一步了解他的为人与他的作品。 目录 一 随笔 记舍伍德·安德森 密西西比 作客新英格兰印象 一个傻瓜在林克沙德 肯塔基:五月,星期六 论隐私权 日本印象 致日本青年 致北方一位编辑的信 论恐惧 致黑人种族领袖们的一封信 阿尔贝·加缪 诗歌,旧作与初始之作:一个发展历程 论批评 舍伍德·安德森 文学与战争 羧 那么现在该干什么了呢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的创作、编辑与删节 麦克·格里德的儿子 关于《寓言》的一点说明 二 序言 《舍伍德·安德森与其他著名的克里奥尔人》前言 现代文库版《圣殿》序言 《福克纳读本》前言 《喧哗与骚动》前言两篇 对《附录:一六九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康普生一家》的前言式的说明 三 书评与剧评 评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归来》 评吉米·柯林斯的《试机飞行员》 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评w·A-帕西的《在四月里有一次》 评康拉德·艾肯的《转弯与电影》 评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的《独幕剧:返始咏叹凋》 美国戏剧:尤金·奥尼尔 美国戏剧:抑制种种 评约瑟夫·赫格希默的《林达·康顿》、《辛西雷娅》和《亮丽的披巾. 评约翰·考柏·波伊斯的《德克达姆》 评吉米·柯林斯的《试机飞行员》(未经删节本) 试读章节 那是在新奥尔良,有好几个月,我们总是边走边聊,不然就是安德森聊,我听。有一天,我发现他坐在杰克逊广场的一张长凳上,独自发笑。我的印象是他这样已经有好一阵了,就一个人坐在长凳上暗自发笑。这不是我们经常碰头的地方。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地方。他住在广场北边,我们事先并没有特别约好,我中午吃过一些东西之后,知道他准也吃完午饭了,我就朝广场的方向走去,如果没有见到他在散步或是坐在广场某处,我就干脆在能看见他家门口的街沿石上坐下来,一直等到他穿着他那身鲜艳的、一半像赛马骑手一半像穷艺术家穿的衣服,从家里走出来。 这一次他已经坐在长凳上暗自笑开了。他立刻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一个梦,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牵了一匹马在乡间路上走了许多里路,他想用这匹马换来一个夜晚的睡眠——并不是光换能睡一个夜晚的一张床,而是睡眠本身;现在有我在听,他就从这里编开了,添枝又加叶,把它编成一件艺术品,用他写所有的作品时那种哕嗦得(这个故事似乎有点把握不定,实则不然:它是在探索,在寻求)几乎折磨人的耐心与谦卑在编,我在听可是连一个字都不相信:根本不相信那是人睡着的时候做的一个梦。因为我知道得很清楚。我知道那是他凭空想出来的,他编造的;大部分或至少有一些是我在那儿看着他、听着他的时候现编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非得要说,至少是需要去说那是一个梦,为什么非得把梦和睡眠扯上关系不可,但是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已经把他的整个一生都写成了一件轶事或者说一个寓言:那匹马(起先是匹赛马,可是现在又变成了一匹干活的马,有犁,有车,有鞍,身强力壮,却缺少有文字记录的家谱)代表着那片广袤、富饶、强有力而又柔顺的密西西比河谷,代表着他自己的美国,而穿着扎眼的蓝色赛马衬衫、打着有朱红斑点的温莎领巾的他,正在以幽默、耐心和谦恭的姿态,不过主要还是耐心和谦恭的姿态,建议以此来换得他实现那个写出纯粹、完美、坚实、源源不绝的作品的梦想,而他的《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镇》和《鸡蛋的胜利》正是这样的征兆和象征。 他自己是永远也不会说这样的话,用语言来这样表达的。他甚至可能永远也认识不到这一点,要是我打算向他点明.他肯定会加以否认,态度说不定还很激烈。但这并不足以说明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也不足以说明不管这看法本身正确与否,他的不信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正不正确,他信还是不信,这都关系不大。他肯定会加以否认,其出发点恰好是他性格中的大悲剧。他希望别人取笑他,嘲弄他。他希望在地位、成就、机智以及别的任何方面都无法与他比肩的人能使他显得愚蠢可笑。 这就是为什么对自己所写的每一篇东西他都如此孜孜砣砣、不厌其烦和不知疲倦地下功夫的原因。这好像是他在对自己说:“这至少是、将是、必定是无懈可击的。”仿佛他写作甚至都不是出于那种耗费精力、永不休止、难以餍足的对荣誉的渴望(为了这样的荣誉,任何一个正常的艺术家都不惜消灭自己年迈的母亲),而是为了对他来说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东西:甚至还不是为了不值一提的真理,而是为了完美,为了无与伦比的完美。他没有麦尔维尔的力度与冲劲,麦尔维尔是他的祖父;也没有马克.吐温对生活的旺盛的幽默感,马克·吐温是他的父亲;他也没有他的兄长德莱塞对种种细微差别的粗暴的蔑视。他的特点是追求精确,在有限的词汇范围之内力图选用最恰当的词句,他内心对简朴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他要把词与句都像挤牛奶一样挤得干干净净,总是力图要穿透到思想的最深的核心里去。他在这上面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到最后他的作品里剩下的只有风格了——风格成了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接下去他很快又相信,只要他竭力使这种风格纯粹、不走样、不变化与不受污染,它所包含的内涵就必定是第一流的——无法不是第一流的,他自己因而也必定是第一流的。P3-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福克纳随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威廉·福克纳 |
译者 | 李文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7675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首版时间 | 2015-02-01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6 |
CIP核字 | 2014182353 |
中图分类号 | I712.65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86 |
宽 | 12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