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散文(2014精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散文编辑部编著的《散文(2014精选集)》选择2014全年《散文》。由于本刊一贯坚持文章的高品质和艺术的高品位,即为本书奠定了一个及其优良的用稿来源。而这部散文精选集,又是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精益求精,遴选出为更多读者喜欢的精品,更便于广大散文爱好者了解2014年散文创作的基本面貌。

内容推荐

百花文艺出版社旗下拥有四种知名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办》、《散文》、《散文海外版》,在广大读者中享有盛誉。每到新年伊始,都会将年度的精选作品集结成册,从中选择最优秀的文学佳作,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往期的作品。

《散文(2014精选集)》为2014选集,由散文编辑部编著。

目录

【卷壹】

 于坚|盐津的蜂蜜

 朱以撒|行色

 祝勇|最后的勇士

 张宗子|县城往事

 李汉荣|一篇文章的开头

 丛桦|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金明|河流的忧郁

 王族|第一页

 黄立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闰文盛|夜色还乡

 王月鹏|血脉里的回望

 半夏|六畜之首

 朵渔|我的呼愁

 江子|草木深

【卷贰】

 鲍尔吉·原野|云中的秘密

 熊亮|纯事物的脸

 小茶|断章

 徐江|雾中杂事

 小白|生命的滋味

 阿微木依萝|马前卒

 王晓莉|暗房

 刘丽朵|中国童话

【卷叁】

 王陆|认识

 毕星星|回乡去认古碑

 丁燕|断裂人

 安宁|打工

 江少宾|我们都是坏孩子

 干亚群|蔡老师的鹅

 人邻|冬天的日记

【卷肆】

 郁笛|皮恰克松地笔记

 金宏达|我心中的地坛大祭

 苍耳|皖南霜迹

 陈元武|西藏时间

 塞壬|崇义三章

 龙一|春花崇礼

 马步升|敦煌夜行记

 钱红莉|山水小随笔二则

【卷伍】

 艾云|不自欺,也不他欺

 王祥夫|一揖清高

 马温|仿1906风格的火车站

 严敬|动物篇

 玄武|花香

 范晓波|我闻不到苹果的香

 陈蔚文|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施立松|时代的寻梦人

 李小洛|去更远的江河

试读章节

张宗子 县城往事

我长大的县城小而朴实。主街是南北向的,从头到尾,四十分钟可以走下来。北端是汽车站,南端是医院。这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严格地算起来,南北端都以过去的城门为界限。出了城门,街边不再有连绵不断的店铺、政府机关和居民的矮房子,街不再是街,而是路了。从此可以看出,县城的规模和格局,自清末民初以来,近百年里变化不大。这条街以戏院为中心,分出俗称的南头和北头。围绕戏院,形成一个小广场,就是我们习惯的商业区了,几乎所有卖零食和小玩意儿的摊贩都聚集于此,国营副食品商店则占据了戏院旁边的最好位置。

对我来说,南北的意义在于为所有其他地点提供了定位的参照。我的学校在紧挨着戏院的一条向东的街上,算是在县城的正中,因此被命名为第一小学,比南头的第二和北头的第三小学都要神气。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往南;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往北。往北最远去过汽车站,往南呢,去过感觉上很远的医院,还可以继续往前,一直走到被称为南大河的淮水支流,那里有桥,有沙滩,有芦苇丛,有在桥上居高临下看到的两岸风景。

东西向的主街并不连通。东街,就是我的学校所在的那条街,向前不远便出了门。十米长的石桥,桥下流着污水,但不像现在这么脏。至少白天的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女人在水边洗衣服。过了桥,便是大片农田和菜地。路还是大路,但已不能走汽车,只能走三轮车和自行车。大约两百米之后,望见一座胖墩墩的没有塔顶的塔,在夏天的暮色里显得很有风度。那就是著名的紫水塔,原来十二层,坍塌了六层,塔身的草和杂树枝子在风中摇摆,给这死物增添了活气。那时城里最高的楼不过三层,紫水塔很可勾起孩子们的想象力。关于这座废塔,有很多传说。没有一个传说和历史沾边,譬如建塔的人,建塔的因由,名人墨客的游览和诗文,所有传说都涉及神鬼,无稽却实在。由于很多学生都以爬上这座塔为人生一大挑战,一大乐趣,流传最广的一个传说就是:塔上每层的门洞,有生门死门之分,误人死门,有去无回。事实上,确实有人从塔上掉下来,摔死或摔伤了。那是不是因为进了死门呢?也许。

紫水塔离学校近,自然成为学生们玩耍的好地方。我去了多次,总是徘徊在塔下,不敢一探究竟。底层的门半人高,伸头看,有点阴暗,地上有土和碎砖瓦块,还有不知是人还是动物留下的粪便,味道很不好闻。塔心是空的,贴着塔壁,有上塔的砖阶,一尺多宽吧,行走并不困难。后来我终于硬着头皮随着几名同伴试着爬一次,大家全被死门活门弄得神经兮兮的,可是爬了一层,并没有特别。但台阶中断了,必须从窗口出去,贴着塔外的墙壁走几步,找到下一个窗洞,钻进去,才能接上台阶,继续向上。

在一层的塔外,离地面不高,脚踩着凸出的砖,行走不难。砖缝里生了杂草和小树,我记得还有一棵大约两尺高的小乌桕树,叶子已经变红变黄了,可见那时是秋天。上到第二层,再要钻出塔身,我就打退堂鼓了,因为那高度有点吓人了。

以后我想,爬紫水塔出事的,大概就是在塔外攀爬时,不小心掉下去的。死门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难道它会引人到另一个时空?

西街比东街稍偏北,西门的护城河虽然河水同样污臭,景致是相当不错的。河岸树木苍翠,水边花草繁茂,红蓼花和菖蒲尤其是我喜欢的。自河以西,全是好旱地,春天油菜花和紫云英一片黄一片紫,间以春小麦的浓绿,鸟喧蝶飞,蜂舞蛙鸣,俨然江南烟景。我的家搬来搬去,一直在西街上来回平移,好似一只在琴柱上滑动的手,不过没拨弄出什么妙音。西街像东街一样短,家虽然搬,大致不离西门口:最远时,几百米,最近时,大院的围墙就砌在城墙(只剩墙基)内侧。

县城的单纯可以从几个细节看出来:没有公园,没有公共汽车,没有一处红绿灯,文娱设施除了唯一的一家戏院、一家电影院和一家新华书店,还有在西街上的文化宫。文化宫热闹仅次于戏院,算是城里最有气派的大众场所,有一个篮球场——_夜间也能比赛,故很牛气地被称作灯光球场,一个大舞台——演戏机会不多,多的是公审公判大会,和一个令人怀念的图书馆。

大街之外,便是细长而略带曲折的小巷子。巷子都很窄,院落的门脸也小,进到院里,是一个具体而热闹的世界,但走在巷子里,只能看到开得高高的小窗户,里面少有声音,纵有,也仿佛十分遥远。由于多雨,连阴天又长,巷子里总是阴凉潮湿,靠近地面的墙上生着霉苔,一些青砖已经糟朽了,在墙根落下一层青灰色的粉末。春天太阳好的日子,家家晒衣被,白花花的水汽在那些黑色深蓝色的物件上袅袅升腾,树叶的苦涩味中掺杂了一丝丝霉味,鼻子特别好的人,也许可以从中辨别出零星的花香。

文化宫院子的空地上,摆着一对石狮,风吹雨淋,没人去管它。小孩子进来,例行公事似的,一定要抱着爬一阵子。狮子的鼻子,后背,所有鼓出的地方,都被磨得晶亮。这对狮子除了是石头的,看不出特别。到我离开家乡去武汉上学,听人说,石狮是文物,和吉鸿昌有关。因此,保护起来了。再后来,考证有结果,被吉鸿昌在上面题写了爱国抗日口号的石狮子,是元朝旧物。

所谓空地,在大门左边,实际是舞台的观众席位,只不过演出和开会都不多,平常日子,它就是一块空地,但因为铺了沙子,不生杂草。这是附近人家学骑自行车的好地方,我自己也是在这里学会骑车的。当时个子矮,不够坐上座位,便左脚踩在脚蹬子上,右脚伸到右边去踩另一只脚蹬子。这样骑车,俗称“掏腿儿骑”。

开始练习骑车,在空地上一圈一圈地转,又一次忽然看见,车轮辗起的沙土中,露出一枚古钱,立刻掉头下车,捡起那枚古钱,却只是大半个,缺了一块,上面有一个“宋”字。我攒有几十枚不同的古钱,带宋字的却还没有,虽是残品,心里仍然高兴得不行。这是一枚宋元通宝。非常常见的东西。十几年后我从北京回家,把小时候当作宝贝玩的一小盒古钱带走,这枚残缺的宋元通宝却不在盒子里。这使我觉得怅然,尽管它不值分文。

文化官和我,至少还有三件事值得一提。

我还很小的时候,父亲正当盛年,是单位的篮球主力。县直机关本来就那么几个,有球队的更少。所以,只要有全县篮球比赛,父亲总是会上场的。比赛多在傍晚,天还未完全黑透,上半场结束,天黑了,满场灯光齐明。打球的人争抢如故,观众却因此更加兴奋。在白炽灯下,一切都变了模样,球场变得辉煌庄严,球员像是在电影中活动,而看球的人,好像踏入了一个虚构的世界,把灰色的日常生活一瞬间都抛下了。

P22-24

序言

《散文》每年都要出一个精选本。我想这里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它只是一个充满着行业惯性的产品。到了年底,心里就有一个声音提醒道。该编精选集了。

这是第十三次。疑惑很多,越来越多,我会留意同行及批评家的年度“鸟瞰”式的言论,妄想着找到文学行进的轨迹。我也很在乎读者的评价,我的抽屉里保存着太多的读者来信——我有时看着这些来信发呆,我真是要感谢你们啊,这个年代,你们还在用这样的方式,用纸和笔的方式袒露心声;其中有些来信,我能猜到出自年轻的女生之手,她们把信叠成了飞鸟的形态,就像几十年前我的那些女同学一样。

不得不说,读者给我的“意义”感比同行及批评家都要多。这倒不是因为“读者是上帝”这等半真半假的生意经,而是因为文学的某些意义,必须在读者那里才得到完成——并且。我和同行,或者还包括作家和批评家,在某种焦虑里越陷越深,我们似乎希望每一年都是新的。每一年都有重大收获。每一年都把上一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只有读者,能缓解我们的焦虑,不是因为读者正确,也不是因为由读者的消费行为构成的市场正确,而是因为读者在整体上提供了我、同行、批评家不敢相信也不愿接触的“真实”经验。那就是,我们可能不必如此焦虑:那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幻觉中取得“成就”,而这“成就”又强化了我们的幻觉。

事实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新的“成就”,我们只是在劳动,只是在产品里看到自己,然后和读者相遇。

从莫言获奖开始,我们又似乎把过多的热情用于探讨“何以获奖”:为迎接一系列的国际文化交流,我们于是强调“中国元素”、“向传统致敬”、“向经典致敬”……没有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我们就无法确证自己,这才是依赖幻觉的我们的最大的毛病。

所以,我在此要感谢读者,你们就是世界。因为你们,我们得以逃出封闭的自我。还因为你们,我们会用自己最深厚的情感探讨那些恒久的不多的话题。

列在这本集子里的,是不多的文章,没有座次,大家更不要把它们与“获奖”一起联想——这,只是我们和世界进行持续交流的一帧瞬间图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散文(2014精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散文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5800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201428940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5
17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