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文学研究读本。如书名所说,它深度诠释了《狼图腾》这本书。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知道:《狼图腾》讲述了怎样一些故事?《狼图腾》为什么拥有广泛的读者群?《狼图腾》是怎样抓住人心的?《狼图腾》承载着多少寓意?《狼图腾》何以引出截然相反的情绪和意见?
图书 | 后寓言--狼图腾深度诠释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文学研究读本。如书名所说,它深度诠释了《狼图腾》这本书。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知道:《狼图腾》讲述了怎样一些故事?《狼图腾》为什么拥有广泛的读者群?《狼图腾》是怎样抓住人心的?《狼图腾》承载着多少寓意?《狼图腾》何以引出截然相反的情绪和意见? 目录 引子:何以为“狼”哭? 引言:《狼图腾》是一部寓言? 上篇:文本分析 一、《狼图腾》讲述了怎样一些故事?——作为寓言:“狼图腾”的品质与特点 1.关于寓言和现代寓言 2.关于狼的母题寻踪 3.《狼图腾》的叙事策略 二、《狼图腾》为什么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作为小说:后现代语境中的主体易位 1.主题草原逻辑:元自然生存 2.主角 草原狼:元自由精神 3.情节 小狼的故事:自由之死 4.悲剧草原末日:自然之死 三、《狼图腾》是怎样抓住人心的?——作为美学:后现代移情效应的示范读本 1.生态体系 1)结构:位所与“异位” 2)节奏:自转与“突转” 2.生命语系 1)场景:动作性词语 2)细节:感受性词汇 下篇:寓意索隐 四、《狼图腾》承载着多少寓意?——乌托邦之舟:难以抵达彼岸的救赎之旅 1.从符号学看:狼书中潜伏着多少“意味”? 2.从语言学看:“翻译”与“代言”是否可能? 3.从宗教学看:“狼”是怎样成为图腾的? 4.从人类学看:人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5.从性别学看:无“性”,还是“有性的”? 6.从生态学看:人类还有多少选择空间? 7.从文化学看:文明的较量中谁是赢家? 8.从经济学看:“劳动”距“富强”有多远? 9.从政治学看:你用什么武器征服草原? 10.从史学看:“自然”的故事在哪里终结? 11.从哲学看:“自由”的前方是什么? 12.从民俗学看:有限利用还是有限生存? 五、《狼图腾》何以引出截然相反的情绪和意见?——后殖民批判:寓意在“思想”中自我消解 1.关于对话(1):战争与和平 2.关于对话(2):国民性问题 3.关于“讲座”:中国与世界 4.关于作者:告别革命? 小结:《狼图腾》内外的话语空间——作为批评:诠释与必要的“过度诠释” 1.“后”话语在旅行中遇险 2.“第二世界”的失踪与失语 3.“后乌托邦”与“后”的终结 跋:天空中有一双小狼的眼睛(帆) 说明与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后寓言--狼图腾深度诠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小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440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5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5 |
丛书名 | |
印张 | 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51 |
宽 | 174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