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生大计(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一大战役)/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1949年10月19日,毛泽东宣布陈云为中财委主任;1949年10月21日,中财委举行成立大会;1950年5月12日,打击银圆投机分子……本书汇集了24个在共和国历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民生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它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24个民生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陈云主持筹备成立中财委;陈云指示制止物价猛涨;东北大调粮吓退粮贩子;陈云提出发行公债等。

目录

一、组建中财委

 宣布陈云为中财委主任/002

 陈云主持筹备成立中财委/009

 中财委举行成立大会/016

二、稳定物价

 陈云指示制止物价猛涨/022

 打击银圆投机分子/025

 陈云要求解决运输问题/035

 东北大调粮吓退粮贩子/040

 积极准备打赢“纱布战”/045

 陈云下达决战命令/049

 乘胜打击投机势力/053

 再次调粮支援大城市/055

 彻底打垮投机分子/058

三、平衡财政

 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062

 陈云提出发行公债/067

 陈云提出增加税收收入/077

 陈云提倡国内贸易自由/081

 毛泽东指示与工商业合作/084

 陈云提出调整工商业政策/089

四、统一财经

 陈云提出统一财经政策/094

 陈云提出改变财经观念/099

 陈云提出统一货币政策/106

 中财委给地方分权/108

 毛泽东、周恩来支持财政部/111

 毛泽东说不下于淮海战役/116

试读章节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南海勤政殿里,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通过政务院及其所属各委员会,各部、院、署、行的负责人,同时任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和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等机构的负责人。

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组织机构至此全部建立起来。

毛泽东宣布:任命陈云为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重工业部部长薄一波、马寅初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还兼任财政部部长。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解放战争尚在进行,由于各解放区处于彼此分割的战争形势下,财政经济工作还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随着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中央决定在阜平县成立华北各解放区财政办事处,这是一个带“联合”性质的财经机构。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到西柏坡后,周恩来提出:

各解放区财经工作不能再搞“联合政府”,要搞统一政府,取消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并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货币。

中央财政经济部在当时简称中财部,由董必武任部长,薛暮桥任秘书长,南汉宸负责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即人民币。

由于当时董必武年迈,加上不久后担任了新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中财部实际上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在此期间,中央财政经济部在统一财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发行统一的货币,调剂地区间的财力、物力等等。但由于尚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经济工作总的进展不大。

194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一年,同时又是解放区财政经济困难的一年。

由于帝国主义长期侵略和掠夺,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加上长期战争的破坏,到了1949年,财政枯竭,投机倒把猖獗,城乡交通阻隔,原材料匮乏,产品滞销,工人失业,正常经济活动受到严重破坏,并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

面对困难局面,即将成立的人民政府急需成立一个统一的财经领导机关来统筹领导全国财经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决定把中财部和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当时简称中财委,统一管理财经工作。

1949年3月,周恩来主持起草《中央关于财政经济工作及后方勤务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中央应即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首先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并加入东北、华东、西北、华中各区财政经济工作负责人为委员,依靠华北政府的各部及其直辖的各省市,进行业务工作。

中央要成立的这个中央财经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全国财经工作的“司令部”。

中央组建中央财经委员会,其目的是想使我党原来因“山头林立”而分散的财经工作,能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能够在全国统筹的基础上,促进新中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

中央同时还决定,由陈云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财经工作。

在这次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上,不仅宣布成立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时还宣布了由原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任主任,薄一波、马寅初为副主任。

由陈云任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是中央早就计划好的。  这是因为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在党内,熟悉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非常缺乏,陈云是为数不多的懂得经济工作的重要领导人。

对于陈云,薄一波曾说:

陈云同志是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1942年,他主持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财经办事处,工作很出色。解放战争时期,他主持东北财经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实现了东北全区财经工作的统一管理,较早地把经济稳定下来。党中央和毛主席任命他为中财委主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在打算组建中央财经委员会时,周恩来提出调陈云到中央负责全国的财经工作的建议,立即获得了毛泽东的批准。

1949年2月6日,毛泽东致电东北方面:

请陈云来中央一叙。

几天后,陈云赶到当时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经过与中央书记处成员商谈后,他决定立即到中央主持全国财经工作。

随后,陈云回东北安排工作交接。

P2-5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生大计(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一大战役)/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明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7267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2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