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振雄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启动)/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选取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启动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详细讲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鲧山禹斧的小浪底到峭崖壁立的三峡;从原子弹的引爆到核能的广泛利用;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奔月;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本书为其中一册,记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启动的有关情况。

目录

一、中央决策

 十六大首次提出振兴东北

 温家宝春节走访煤城阜新

 温家宝提出东西互动

 温家宝第二次考察辽宁

 温家宝第三次东北之行

 制定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成立振兴东北领导小组

二、战略贯彻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阜新经济转型试点起步

 改造沈阳铁西老工业区

 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

 东北三省进行棚户区改造

三、振兴行动

 鞍钢进行创新改造工程

 沈阳变压器厂开始转制

 北美企业集团并购国企

 沈阳机床集团的技术创新

试读章节

温家宝春节走访煤城阜新

2003年1月31日,这天是除夕。一股暖流伴着春的脚步在煤城阜新涌动。

14时3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乘坐的专机抵达距阜新140公里的锦州机场。

紧接着,在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薄熙来的陪同下,驱车两个多小时,温家宝赶到了阜新矿区。

在新春来临之际,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给煤城阜新的矿工们拜年,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道声:羊年吉祥!

温家宝说:老工业基地、老矿区的职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阜新因煤电而兴市,矿区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战场,矿区职工是转型的主力军。

温家宝第一站就来到阜煤集团艾友矿,他把祝福送给除夕之夜仍坚持工作的一线职工。

“温家宝副总理来了!”在艾友矿综合楼前,温家宝和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等一下车,就被等候在那里的老矿工们团I团围住。掌声、问候声响成一片。

温家宝和大家一一握手,连连说:“给大家拜年了!拜年了!”

全国劳动模范马玉民和温家宝双手紧握,语音哽咽:“感谢中央,谢谢首长!”

马玉民道出了阜新煤矿工人的心声,也表达了阜新人民对党中央、国务院关怀和帮助的诚挚谢意。

阜新作为新中国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累计为国家输送了5.4亿吨煤、1540亿度电。

然而,因煤炭资源日渐枯竭,10余座矿井相继被关闭,城市发展举步维艰。到2000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达到15.6万人。

在困难面前,阜新人民没有退缩。在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后,阜新市坚持“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方针,上下齐心,负重前行。经过长期的努力,转型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艾友矿狭小的会议室里,温家宝边听汇报,边详细地询问:“阜新矿区现有多少个煤矿?储煤还有多少,还能采多少年?接续产业发展得如何?非煤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多大比重?矿区一共有多少职工?离退休的有多少,在岗的有多少?全市下岗职工有多少,再就业的有多少……”

听了阜新煤矿集团领导汇报后,温家宝说:

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要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使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矿区的非煤产业大多数还和煤有关,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要进一步拓宽发展的思路。老矿山经济转型,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兴办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做法是一条好路子。要继续探索,总结经验。

温家宝听完汇报,又与煤矿的29位劳模一起合影留念。他特意让全国劳模刘会民、马玉民坐在自己的身边。

温家宝动情地说:“老工业基地、老矿区的职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今天,我就是代表党和政府来看望大家的。”

话音未落,掌声已经响起。劳模们的眼中无不噙满泪花,一种力量在大家心中凝聚。

马玉民说:“党中央的关心就是巨大动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苦干实干,什么难关都能够闯过去。”  合过影,温家宝又登上洗煤厂四层陡峭的楼梯,问候在这里作业的工人们:“在这里干活冷不冷?洗煤要几道工序?洗一吨煤要用多少水……”

当温家宝听说洗煤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就点头赞许。他告诉大家:“阜新是干旱地区,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把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老矿区要一手抓现有矿山的开采,保持一定的生产水平;一手抓经济转型,广开生产门路,解决好职工就业问题。”

17时整,艾友矿竖井罐笼运行电钮开启。1分40秒后,一身工装的温家宝健步走入距地面720米的巷道之中。他头戴红色安全帽,腰挎矿灯电瓶和急救氧气包,脚蹬黑色高腰水靴,完全一副煤矿工人的本色。

在变电所,矿:[杜荣波看到温家宝,心里一阵惊喜。他知道今天有领导来走访,但万万没想到是中央首长,是温家宝副总理。

杜荣波紧紧握住温家宝的手,嘴里喃喃地说道:“首长过年好!真没想到,真没想到!”

温家宝亲切地和他交谈:“您多大年纪了?在井下多少年了?今晚几点能回家?家里的年货准备好了吗?”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温家宝来到水泵房,和正在那里值守的刘永成、马月明等亲切握手,向他们问好。温家宝详细询问了设备的排水能力和运转情况等。

温家宝应工人师傅的请求,提起毛笔,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矿工们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了起来。“在除夕之夜,在720米深的井下,这是多么珍贵的纪念!”

运输调度室是井下交通指挥的中枢。调度长刘义看到温家宝向他走来,连说:“我太高兴了!太高兴了!”

温家宝向他亲切地说:“你辛苦了,请代我向工友们问好!”P7-10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问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振雄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启动)/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凤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8431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