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同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乃至教材都基本统一,同时,一方面是拓展教材内容,即根据每课的重点知识,增加史料、图片、图表、时政资料、文学作品等等。另一方面是深化教材内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史实作出综合、分析、评价。书中也介绍了国外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论,以及个别实例等,本书专为学过“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理论提供的更高层次的教材。

目录

题词

丛书前言

前言

总论

0.1 中国历史教育、教学沿革的回溯

O.2 学科教育学与素质教育

O.3 中学历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0.4 中学历史教育学的性质

0.5 历史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6 历史教育学的框架结构

O.7 历史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l 历史教学的任务

1.1 制定历史教学任务的依据与原则

1.2 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

1.3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1.4 历史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1.5 历史教学任务的系统运作

2 历史课程的设置

2.1 课程概论

2.2 我国解放以来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演变

2.3 一些国家的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概况

2.4 中学历史课程的编制及其类型

2.5 面向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发展

3 历史教材与历史教学

3.1 历史教材的类型

3.2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3.3 历史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3.4 历史教材的运用与教学活动的开展

4 历史教学的理论(上)

4.1 教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

4.2 历史教学、教育的过程

5 历史教学的理论(下)

5.1 教学模式概述

5.2 历史教学、教育的模式  

6 历史教学的学习  

6.1 历史学习的概念  

6.2 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条件

6.3 影响历史学习的内部因素

6.4 影响历史学习的外部因素

6.5 历史学科的教学设计

7 历史教育的学科评价

7.1 历史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7.2 现代评价理论与历史教育评价的体系化

7.3 历史教学中的试题编制技术

8 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师

8.1 历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8.2 教师劳动的特点

8.3 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品质

8.4 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名合格历史教师

8.5 历史教师的进修

序言

学科教育学是20世纪新开辟出来的学术领域。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就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材料看,在20世纪的3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各学科教育学的博士论文。现在,美国是世界上学科教育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等国家也在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70年代以来,日本已推出多套“学科教育学研究丛书”。

我国在“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也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由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前身)于1988年发起,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第一届学科教育学研讨会。之后,又在大连、长沙、福州、烟台、上海等地相继召开了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在此期间,我国陆续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和专著。现在,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由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学研究中心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学者撰写出版了“学科教育学大系丛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它必将推动这一新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在学校教育、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深入进行改革。学科和教学改革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学科教育学的研究与研究成果的出版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我为“学科教育学大系丛书”在总结以往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取得的突破性的成就感到欣喜,并祝愿我国的学科教育学的研究与教学以更快的速度向纵深发展。

由国际上看,学科教育学的问世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但在我国还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它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也会像其他进步的新生事物一样,富有极强的生命力,极大的发展前途的。为了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学研究中心特意组织力量撰写由三个层次构成的“学科教育学大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更是不惜工本地支持这一系列丛书的出版。本书即为此系列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它能成为这一学科发展中的一块坚实的铺路石。

本书与过去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或“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程的教材有密切的衔接关系,但不是要以它代替“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原用教材,而是为学过“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理论提供的更高层次的教材。由于我国对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时间还很短,一些引进的新理论在我国还处在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实践经验的状况,因而在教学模式的理论等方面就出现了基本上是引进、介绍的情况,有的个别实例都是外国的。我们希望它能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希望它能为辛勤地工作在中学历史教学第一线的同志们提供一有力的精神武器,帮助大家尽快地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书在写作时,参阅了毛礼锐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编》,王天一先生等编著的《外国教育史》,邵瑞珍、皮连生、李伯黍和燕国材先生等编写的多种教育心理学专著,王策三、吴也显、李秉德先生等编写的多种教学论方面的专著,钟启泉、杜殿坤、杨玉厚先生主编的《求索》丛书,钟启泉先生著述的《现代课程论》及大量其他有关的专著、译著和外文参考书,由于篇幅所限,这里难以一一列出,特向这里列出的和未能列出的各位作者表示由衷的谢意,并望未能列出姓名的各位作者予以谅解。

本书的第一、二、三章由叶小兵执笔,第六、七、八章为赵亚夫执笔,其余部分为本人撰写并统稿。

由于此书的撰写时间较为紧促,加以我们的水平有限,且有很多日常的教学工作和别的项目的科研工作在同时进行,所以,书中定会出现不妥、不全的地方,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及读者的指正。

                 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友西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399487
开本 10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1999-01-01
首版时间 1999-01-01
印刷时间 200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