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想以加速器发展的过程,说明创造、发明对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种科技成果付诸应用之后,首先要经历改进、提高的过程,使性能达到极限,然后就必须有根本性的发明、创造,突破原来的极限,以便保持它的持续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 图书 | 加速器与科技创新/院士科普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想以加速器发展的过程,说明创造、发明对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种科技成果付诸应用之后,首先要经历改进、提高的过程,使性能达到极限,然后就必须有根本性的发明、创造,突破原来的极限,以便保持它的持续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内容推荐 加速器随着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其在原理、技术和经济上的种种限制而发展进步,各色各样的加速器不仅成为高能物理研究的主要工具,而且成功应用于工业辐照加工、食品保鲜、无损探伤、疾病医疗与诊断,海关集装箱无损检测等方面。迄今在加速器、探测器和基本粒子理论和实验方面,已经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数十次,加速器对基础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读者可从本书,从加速器不断创新发展的故事中获益更多。 目录 1 加速器产生的背景与应用 1.1 人类感官功能的延伸 1.2 加速器——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手段 1.3 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1.4 加速器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应用 1.5 加速器的非核应用 1.6 发展加速器研制的全面意义 2 粒子加速器的基本知识和创新历程 2.1 有关粒子加速器的一些预备知识 2.2 粒子加速器的早期发展——直流高压加速器 2.3 高压击穿限制的突破——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2.4 用涡旋电场加速粒子的加速器——感应加速器 2.5 粒子加速器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自动稳相原理的发现 2.6 弱聚焦同步加速器——下一次粒子加速器革命的前奏 2.7 粒子加速器发展史上第二次革命——强聚焦原理的采用 2.8射频直线加速器——向超高能发展的方向 2.9粒子加速器发展史上第三次革命——对撞机的出现 3 今后发展方向与科技创新规律 3.1 21世纪初行将出现的高能加速器 3.2 对撞机向更高能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3.3 实现高加速梯度的新原理 3.4 科技创新的规律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加速器与科技创新/院士科普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谢家麟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04200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9 | 
| 出版时间 | 2000-12-01 | 
| 首版时间 | 2000-12-01 | 
| 印刷时间 | 200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能源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L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38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