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十多年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基础上,中国正迅速由一个传统的以卖方市场、或者说以短缺为特征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相对过剩的市场经济阶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也需要因此而改变。本书希望通过对近两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些典型现象的描述,让广大消费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过剩”经济——去认识和了解中国经济。
图书 | 过剩的中国经济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十多年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基础上,中国正迅速由一个传统的以卖方市场、或者说以短缺为特征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相对过剩的市场经济阶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也需要因此而改变。本书希望通过对近两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些典型现象的描述,让广大消费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过剩”经济——去认识和了解中国经济。 目录 上篇 买方市场与价格大战 引言 中国经济进入“过剩”阶段 第一章 名牌之争 第二章 价格大战 第三章 农业:丰收后的问题 第四章 国企:改革何处去? 第五章 商业:大商场的苦日子未见尽头 第六章 外汇与货币 中篇 产业发展面临“过剩” 引言 第二次重工业化步履艰难 第七章 车到中国没有路? 第八章 新闻炒不热房地产 第九章 “铁老大”为何向市场低头? 第十章 放开竞争:垄断产业的终结 下篇 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 引言 用出口缓解工业产能过剩 第十一章 出口:经济增长的引擎 第十二章 外资也过剩? 第十三章 广东华东:谁能适应“过剩”经济? 第十四章 “大中华”经济圈的前途 告别短缺,走向明天——代后记 试读章节 令人奇怪的是,名牌战略已经推行数年,然而中国消费者认同的中国名牌却越来越少。相反地,外国品牌(未必是真正的名牌)的市场占有率反而越来越高。随着“合资热”的兴起,外国品牌似乎大有独占中国市场之势。原因何在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过剩的中国经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文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129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4 |
出版时间 | 1998-01-01 |
首版时间 | 1998-01-01 |
印刷时间 | 199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
宽 |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