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谋人谋事之道(第3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点评晚清重臣曾国藩人生智慧经验的励志图书,书中结合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和重大成就,将其一生中谋人谋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出适合现代人士为人处世的智慧与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本书富于实用特色。其中增加了“现代实用要诀”,指点你活学活用曾国藩谋人谋事韬略,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分清敌友,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如何与上司建立和保持牢固的关系,如何防范各种各样的人生陷阱,踏上命运的坦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掌握这些要诀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会使你在处理各种疑难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内容推荐

谋人——曾国藩一生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无论是识人、择人、用人,还是管人、防人、制人。都用心研究,并因人而异,施展手段。因此能够将各种人牢牢控制在掌股之上,为他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谋事——如果做事不讲心计,不讲策略。而只是揣着一厢情愿的想法。且不说谋大事成大业。恐怕就连在社会上立足都很困难。曾国藩既善于琢磨人,也善于琢磨事,从而对人生的各种变局了然于心,能屈能伸,可方可圆,进退自如。

给读者的忠告:

任何智谋招数都具有两面性。曾国藩的智谋思想,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不可过于老奸巨猾,把各种权术玩过火。或因城府过深而招人痛恨。读者对此必须谙熟于心,小心回避,否则玩火者必自焚。到头来要栽大跟头。

本书将曾国藩一生中谋人谋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目录

上·谋人篇

谋人篇一:择人用人之法

 成败的关键在用人

 曾国藩选人五标准

 什么人适合做幕僚

 扶一把大有前途之人

 让事业后继有人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想让火车跑得快,选好火车头

 要诀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要诀三: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要诀四:不要吝于提携他人

 要诀五:灵活慎用识人八法

 要诀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要诀七:用人所长,无往不利

谋人篇二:收服人心之法

 收买人心不用钱

 施展手段须因人而异

 做官要有些胸襟

 敢于承担大的风险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治军先治心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要诀二:栽培部下会有意想不到的利益

 要诀三:有钱难买六月雪

 要诀四:用好心情去感染大家

 要诀五:激励手段要随机应变

 要诀六:满足虚荣心的招数

谋人篇三:背后察人之法

 知人识人,自古为难

 观其面,知其心

 曾国藩的“相面”绝活

 善观容貌,可得任大事之人

 用心明辨“诚伪”

 提倡平实,提防假面

 观人易,察己难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去掉障碍才能看清人

 要诀二:善于从小事观察下属

 要诀三:火眼金睛,透视人心

 要诀四:狐狸总会露出尾巴

 要诀五:登高才能望远

 要诀六:深入到人的“潜意识”

 要诀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谋人篇四:广结关系之法

 随时编织关系网

 对有用之人,“要强与之附”

 打造铁杆同盟军

 联姻自固,营造裙带关系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扩大交友圈子

 要诀二:寻找贵人相助

 要诀三:找到一棵乘凉的大树

 要诀四:打失意人的主意

 要诀五:把朋友分等级

谋人篇五:人际周旋之法

 不能忽视官场应酬

 争强斗狠势必导致失败

 给对手留一条出路

 自以为是,多言必失

 诡智的最高境界

 为人不可太精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保持交朋友的弹性

 要诀二: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的方法

 要诀三:不要轻易得罪人

 要诀四:低调对待敌意

 要诀五:采取双赢的竞争策略

谋人篇六:乱世防人之法

 透过外表识其奸诈

 轻薄之人最不可重用

 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

 领导者最易被利用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防人之心不可无

 要诀二:防人有术,惩欺为先

 要诀三:不要一下子掏心窝

 要诀四:妥善处理和小人的关系

 要诀五:留个心眼会有用

 要诀六:将计就计,见招拆招

中·谋事篇

谋事篇一:出人头地之法

 早年发达未必有益

 本事是练出来的

 不必要的冒险不要冒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超人品性是这样练成的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想法

 要诀二:运气不好读读书

 要诀三:没有圈子是万万不行的

 要诀四:想出头,但不要强出头

谋事篇二:借力成事之法

 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

 背靠大树好乘凉

 藏起野心,曲线投靠

 借人之威,成己之实

 利用乡里关系扩大影响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学会亲近权威

 要诀二:与最有名气的人交朋友

 要诀三:结交名流的好处

 要诀四:如何与“重要人物”攀关系

 要诀五:有几个神仙烧几柱香

谋事篇三:做大局面之法

 面对局势而怦然心动

 机会到来,乘势而上

 借势生风,练出一支劲旅

 人生规模要宏大

 大胆提拔部属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要善于发现各种机会

 要诀二:关键时刻为领导争气

 要诀三:让上级提升自己的技巧

 要诀四:借鉴他人的成功之路

 要诀五: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

 要诀六:达到目标的十个步骤

谋事篇四:把握时局之法

 先观大局之变

 大事苦争,小事放松

 官场习气与书生本色

 谋大事要凭借三种“势”

 洞悉眼前的各种“风云”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机会来了,该上就上

 要诀二:当仁不让别客气

 要诀三: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要诀四:人心叵测,甚于知天

谋事篇五:危机自救之法

 危急之际不要靠别人

 从失败中学到看家本领

 “丢卒保本”,安度险关

 “挺”字当头,“难”字退后

 只有骨骼硬,才能站得稳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打掉了牙往肚里咽

 要诀二:有条不紊,处变不惊

 要诀三:不要在沮丧时做决断

 要诀四:识时务者为俊杰

 要诀五:培养敏捷的判断力

谋事篇六:权力运作之法

 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抓大事、抓要事

 无权要争,权大要让

 用缓字诀对急难事

 “耐烦”是做官的基本功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事越麻烦越要耐烦

 要诀二:养成敬业的习惯

 要诀三:靠才能领导下属

 要诀四: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要诀五:宽缓胜于急躁

下·内功篇

内功篇一:自我掌控之法

 恶欲会把人带入陷阱

 力戒浮躁之气

 清醒地评判自己

 勇于改过,不夸大言

 屈辱时尤其需要自控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每日反省自己

 要诀二: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诀三:保持从容与镇定

 要诀四:不要任凭性情做事

 要诀五:正直的人有一定之规

内功篇二:隐藏自我之法

 深谙龙蛇曲伸之道

 有所为,有所不为

 锋芒不可太露

 别把功名视为惟一至宝

 功成身退最安全

 被拥立做皇帝之谜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智者需学会守愚

 要诀二:人怕出名猪怕壮

 要诀三:不要独享荣耀

 要诀四:威严的老虎从不翘起尾巴

 要诀五:不可轻易张扬个性

内功篇三:胸襟豁达之法

 “无豪达之心者,时时会缩手缩脚”

 开阔胸襟,增强气度

 一个“淡”字可谓一字千金

 清醒人生是明智之举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站得高,看得远

 要诀二:强者气质就是实力

 要诀三:不争一时之短长

 要诀四:把自己当成个大人物

 要诀五:花看半开,酒饮半醉

内功篇四:处世圆融之法

 对看不惯的事情要闭眼

 息事宁人,化解纷争

 不固执己见,也不轻信人言

 革新事业应取中庸之道

 能屈能伸,与时俱进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招致妒嫉是十分失败的事

 要诀二:学点“弯弯绕”

 要诀三:上下相处就像一场拔河赛

 要诀四:不要怕位居第二名

 要诀五:厚黑术精要

内功篇五:逆境坚忍之法

 忍常人所不能忍

 打脱牙,和血吞

 倔强是不败人生的根基

 刚毅强挺为忍

 忍就是等待

 小不忍则乱大谋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成与败只是一种临时的结果

 要诀二:达到“忍”的最佳境界

 要诀三:不必心烦意乱

 要诀四:碰到困难绝不言退

 要诀五:把冷板凳坐热

内功篇六:居官不败之法

 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

 涉危蹈险,如履薄冰

 事事谨慎,三思而行

 多给别人一点恩惠

 仕途其实是危途

 做一名办事高手

 【现代应用要诀】

 要诀一:施展你出色的领导才能

 要诀二:时时要有危机意识

 要诀三:欲海无边,回头是岸

 要诀四:权力和威信,哪个能使“鬼推磨”

 要诀五:既要琢磨事,也要琢磨人

试读章节

施展手段须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悍将大多粗鲁、莽撞,要想利用好他们并非容易的事,但是,悍将的优点是勇敢、不惜力,冲锋陷阵的时候,还真少不了他们。所以,悍将就像烈马,干起活来一个顶俩。然而要想他们顺顺当当给你拉套,先要降服他。

那么什么人才能降服悍将呢?有两种人,一种是比悍将更强悍的人,另一种则是善于夺心,能够让他心服的人。因为越是骄悍的人,越是讲义气。只要他打心眼儿对你佩服,关键时刻真敢为你去玩命。

曾国藩手下众多战将,可说骄兵悍将不少,在他写给沅弟的家书中说:李世忠“暴戾险诈,最难驯驭”,是个地地道道的“悍将”。李世忠本是一员降将,“投诚”6年,其部下仍旧习难改,桀骜不驯,然而后来却官至一品,成为曾国藩手下的得力干将,这不能不说曾国藩制人之术的高超。此外,除了李世忠,其他诸如陈国瑞、鲍超、李续宾这些出了名的“悍将”,也都对曾国藩服服帖帖,打心里佩服。

曾国藩能知人善任,在驾驭部属时,对待不同类型的人,能用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这是他的高明之处。薛福成曾说李世忠、陈国瑞在湘军将领中,以“桀贪骜诈”闻名,而曾国藩对他们仍是“奖其长而指其过,劝令其改前非,不肯轻率弃绝。”的确如此,曾国藩的夺心术在他对悍将陈国瑞的制驭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说起这个陈国瑞,原来是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手下的一员猛将,他从未读过一天书,一开口全是脏话,更不知道什么德不德,只要他想干的事,就是天塌下来也要办成。

陈国瑞15岁的时候,在家乡湖北应城投了太平军,后来又投降清军,被僧格林沁收在帐下。据说他骁勇异常,有一次打仗时,炮弹击碎了他手中的酒杯,他不但不躲避,反而抓起椅子,端坐在营房外,高叫“向我开炮”,使手下都很敬畏他。

要说粗鲁莽撞,僧格林沁比陈国瑞可“悍”得多。传说僧王是个非常暴虐、狂躁和喜怒无常的人,听手下人汇报战况也是到处走来走去,赞赏时不是割一大块肉硬塞进对方的嘴里,就是端一大碗酒硬灌着别人喝下去。僧王发怒时常用鞭子抽打或冲过去拧对方的脸,扯人家辫子,搞得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可这个陈国瑞却对僧王的“悍”打心眼儿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僧王死后,曾国藩接替“剿捻”事宜,陈国瑞便成了他的手下。对于这员出了名的“悍将”,曾国藩觉得只有先夺其心,让他真心地服从自己,才能在今后顺当地驾驭他。

在曾国藩剿捻之初,认为陈国瑞率僧军残部驻扎济宁,力量过于薄弱,遂把淮军的刘铭传部也派到济宁,驻扎济宁城北的长沟集。陈国瑞向来不把湘、淮两军放在眼里,此次见刘铭传驻扎长沟,十分憎恶,又见刘铭传部配备着先进的洋枪,早已羡慕不已,遂产生了抢夺的念头。于是,陈国瑞趁天黑率兵突然越过长沟,见人就杀,见枪就夺,连杀数十人。刘铭传闻讯后大为恼怒,立即发兵将陈国瑞团团围住,把陈国瑞的亲兵全部打死,并将陈国瑞囚禁起来,连饿3天,直到陈国瑞告饶为止。然而,陈国瑞回去后,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向曾国藩控告刘铭传。刘铭传自然也不甘示弱。于是,两个人便在曾国藩面前打起了官司。

曾国藩对于陈国瑞的蛮横、骄纵早有耳闻,今目睹所发生的恶斗事件,也深怨陈国瑞。于是,曾国藩先以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打击陈国瑞的嚣张气焰,继而又历数他的种种劣迹暴行,使他知道自己的过错和别人的评价。当陈国瑞感到灰心丧气、准备打退堂鼓时,曾国藩突然话锋一转,又“诱之以利”,表扬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并告诉他是个大有前途的将才,切不可莽撞行事自毁前程,使陈国瑞又振奋起来。紧接着,曾国藩又坐到陈国瑞的对面,像父亲与儿子谈话那样谆谆教导他,给他订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梗令的3条规矩,一番话说得陈国瑞心服口服。

但是,陈国瑞莽性难改,好了没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曾国藩看软的不行,便马上请到圣旨,撤去陈国瑞军职,并剥去黄马褂,责令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并且“胁之以害”,告诉他再不听令就要撤职查办,发往军台效力。陈国瑞一想到那无酒无肉、无权无势的生活,便立即表示听曾大人的话,并在今后的作战中立下不少战功,成了湘军著名的猛将。

曾国藩是一位秉公办事的人,他不以个人恩怨妨碍人才的举荐和选拔,反对以出身、资历衡量人,“凡有一技之长者,断不可轻视。”因为他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并不求全责备,而是扬其长、避其短,人尽其用。左宗棠是一位经世致用的饱学之士,但屡试不第,37岁时受到一代名臣林则徐的赏识,称其为“非凡之才”。自不惑之年投入曾国藩幕府,即受到曾国藩的重用,以军功而跻身官场,并且一跃而成为清廷的重臣,这与曾国藩的举荐提携是分不开的。然而他二人在处理军国大事上却经常意见相左。左宗棠傲慢不羁,但曾国藩看人多看其长处,念其有才,不断栽培他,供给他粮饷,为他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左宗棠充分施展非凡的军事才能。曾国藩胸怀坦荡,以国家利益为重,珍惜人才,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使向来不服人的左宗棠内心深处极为佩服,他在一封家书中说:“我与曾国藩所争的是国事与兵略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争权竞势所能比拟的。同时那些心术不正的读书人对曾国藩妄加评论之词,何不一笑置之呢?”后来,左宗棠发自内心地评价曾国藩“知人之明,谋国之患”,自愧不如。并由衷地感叹说:“君臣朋友之间,居心宜于正直,用情谊于厚道……并非我从前对他诋毁而现在对他赞誉。”

做官要有些胸襟

曾国藩求才心切,因此也有被骗的时候。有一个冒充校官的人,拜访曾国藩,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有不可一世之感,曾国藩礼贤下士,对投幕的各种人都倾心相接,但心中不喜欢说大话的人。见这个人言词伶俐,心中好奇,中间论及用人须杜绝欺骗事,正色大言说:“受欺不受欺,全在于自己是何种人。我纵横当世,略有所见,像中堂大人至诚盛德,别人不忍欺骗;像左公(宗棠)严气正性,别人不敢欺。而别人不欺而尚怀疑别人欺骗他,或已经被骗而不知的人,也大有人在。”曾国藩察人一向重条理,见此人讲了四种“欺法”,颇有道理,不禁大喜,对他说:“你可到军营中,观我所用之人。”此人应诺而出。第二天,拜见营中文武各官后,煞有介事地对曾国藩说:“军中多豪杰俊雄之士,但我从中发现有两位君子式的人才。”曾国藩急忙问是“何人”?此人举涂宗瀛及郭远堂以对。曾国藩又大喜称善,待为上宾。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暂时让他督造船炮。

多日后,兵卒向曾国藩报告此人挟千金逃走,请发兵追捕。曾国藩默默良久,说:“停下,不要追。”兵卒退下,曾国藩双手捋须,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身边的人听到这句话,想笑又不敢笑。过了几天,曾国藩旧话重提,幕僚问为什么不发兵追捕。曾国藩的回答高人一筹:“现今发、捻交炽,此人只以骗钱计,若逼之过急,恐人敌营,为害实大。区区之金,与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此事在令人“喷饭”之余,亦足见曾国藩的远见与胸襟。

清代有个叫钱大昕的人说得好:“诽谤自己而不真实的付之一笑,不用辩解。诽谤确有原因的,不靠自己的修养进步是不能制止的。”器量阔宏,使我们能检点自己,大度本身就是一种魅力,一种人格的魅力,那不仅是对自己缺点的正视,而且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做人和交友能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支持和真诚相助,事业就有成功的希望。关于曾国藩的雅量大度还有这样一件事:新宁的刘长佑由于拔取贡生,入都参加朝考。当时的曾国藩身份已很显贵,有阅卷大臣的名望,索取刘的楷书,想事先认识他的字体,刘坚持不给。以后刘长佑做了直隶总督,当时捻军的势力正在兴旺,曾国藩负责分击,刘负责合围,以草写的文稿,将要呈上,有人说:“如果曾公不满意我们怎么办?”刘说:“只要考虑事情该怎么办,他有什么可以值得怕的呢!”曾国藩看到了这个文稿,觉得这样是非常正确的。刘长佑知道后,对幕客说:“涤翁(曾国藩)对于这个事能没有一点芥蒂,全是由于他做过圣贤的工夫才能达到的。”

曾国藩虚怀若谷,雅量大度,深深影响了他的同僚。

李鸿章就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为人处世也处处大度为怀。当发现有人指出他犯有有关这方面的错误时,他便能立即改过不吝。

由于李鸿章身居重要位置很长时间,他的僚属都仰其鼻息,而政务又劳累过度,不免产生傲慢无理的地方。然而有指出其过错者,尚也能够深深的自责。一次某个下官进见他,行半跪的礼节,李鸿章抬着头,眼睛向上拈着胡髭,像没看见一样。等到进见的官员坐下,问有何事来见,回答说:“听说中堂政务繁忙,身体不适,特来看望你的病情。,’李鸿章说:“没有的事,可能是外问的传闻吧。”官员说道:“不,以卑职所看到的,中堂可能是得了眼睛的疾病。”李笑道:“这就更荒谬了。”官员说:“卑职刚才向中堂请安,中堂都没有看到,恐怕您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只是您自己反而没有觉察到吧。”于是李鸿章向他举手谢过。

相交以诚,大度宽容,不仅使曾国藩自身增加了人格的魅力,博取人们对他的支持和真诚相助,给周围的人产生了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也使曾国藩少树了许多仇敌。

P30-33

序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获得的评价是天壤之别,敬爱与痛恨,推崇与指责,同时加于一身。爱之者说:曾国藩老成练达,深谋远虑,终成大业,是国家的脊梁。恨之者说:曾国藩老奸巨滑,心术多端,深不可测,是封建官场中的“老狐狸”。

如果去掉措辞中的褒贬色彩,便可发现,人们对曾国藩其人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老谋深算”。

曾国藩一生,不是在险恶的官场中搏斗,就是同太平军和捻军厮杀,一生历尽周折沉浮,极尽人生睿智。他驰骋疆场,徘徊官场,谙熟人场,之所以能够左右逢源,功成名就,全在于其用心之深,殚精竭虑。可以说,曾国藩成就一生的秘密,就在于一个“谋”字。

首先是谋人。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者,无不是善用天下人之智的能手。与人打交道可不那么简单,它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套高深的谋略。谙熟人性的特点,加以巧妙引导和利用,就会让人心甘情愿地听你调遣,为你所用,并使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曾国藩一生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问,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无论是识人、择人、用人,还是管人、防人、治人,都用心研究,并因人而异,施展手段,因此能够将各种人牢牢控制在股掌之上,为他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其次是谋事。提到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一般人都会感到畏惧,也回避与城府很深的人交往和共事,无非是害怕吃亏上当。很多人小心谨慎,宁愿以心地单纯自居,简简单单,知足常乐,懒得用心去思虑未来、筹划大事。其实这是一种害人的偏见,是小农社会的一种遗毒。如果做事不讲心计,不讲策略,而只是揣着一厢情愿的想法,且不说谋大事成大业,恐怕就连在社会上立足都很困难。可以说,人生事业,大谋大成,小谋小成,无谋不成。曾国藩既善琢磨人,也善琢磨事,才能对人生的各种变局了然于心,能屈能伸,可方可圆,进退自如,渡过艰难时局,历经磨难而挺立不倒,终于成为一代高人。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不在外表。他做人的境界很高,处世的功夫很深,做事的手段很老辣,在战场上能够躲过明枪暗箭,在官场上能够步步为营、节节走高,在人场中如鱼得水,人生达到这种境界,看似轻松自若,殊不知其中倾注了人家多少心力,体现着经过多少年的修炼得来的内功。

本书将曾国藩一生中谋人谋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它是曾国藩留给世人一座宝藏。如今,曾国藩正成为人们研究关注的对象,许多公司白领、商界老板、官场人士,都在悉心研读,以求获得曾公谋略的真传。工商时代,熙来攘往的芸芸众生如此关怀百年前的先人,说明时代需要“足智”,生存需要“多谋”。

真正有杀伤力的东西都藏在人的头脑中。借鉴曾国藩谋人谋事之道,可以使我们洞悉人世的凶险,凡事多转几个心眼。一个人靠力气与人较量,是匹夫之勇;靠一手绝活与人竞争,是一技之长;若是一个人靠脑力在人群中打拼,那么这个人就厉害了。

人际攻防需要更加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手段,而绝不是蛮力爆发。借鉴曾国藩谋人谋事之道,能让我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控制自己的言行,修炼我们的内功;可以帮助我们以高超的手段处理各种关系,即善琢磨事、也善琢磨人,韬光养晦,迂回前行,进可攻,退可守,变化多端,神秘莫测。

与以往的研究曾氏之书相比,本书富于实用特色。其中增加了“现代实用要诀”,指点你活学活用曾国藩谋人谋事韬略,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分清敌友,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如何与上司建立和保持牢固的关系,如何防范各种各样的人生陷阱,踏上命运的坦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掌握这些要诀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会使你在处理各种疑难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曾国藩谋人谋事之道,是两千年来无数成功人士共同智慧的结晶,经过千锤百炼,堪为后来者的成功指南。书中多的是锦囊妙语,多的是奇谋妙计。这些充满着玄机与悟性的思想、方法,将洞开你的心智,使你成为一名成熟老练的谋人谋事高手。

最后需要提醒你的是,任何智谋招术都具有两面性,曾国藩的智谋思想,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你不可过于老奸巨滑,把各种权术玩过头,或因城府过深而招人痛恨。你对此必须谙熟于心,小心回避,否则玩火者必自焚,到头来要栽大跟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谋人谋事之道(第3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06535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3: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