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讲坛/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本书是这部学术期刊的第26辑。
图书 | 中国学术(总第26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刊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讲坛/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本书是这部学术期刊的第26辑。 目录 卷首语 论文 姚大力 把过程置入历史书写——论司马迁对中国历史编撰学的突破 韩舁 杜佑及其名著《通典》新论 铃木贞美 “文学”与“艺术”概念在日本的形成 蒋英豪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文学”一词的变化——并论汉语中“文学”现代词义的确立 刘宇光 左翼佛教:激进佛学、世俗公民社会与现代佛教的政治反省 沈喁俊、曹炯镇 韩国所藏朝鲜朝前期稀贵本汉籍研究 陈时伟 中国近代研究院制度的衍生流变与中央研究院的诞生 陈青生 上海“新潮社”及其文学活动 评论 刘东 中国研究领域的测不准原理 讲坛/通讯 王国斌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政治变革 书评 雅克·布道(编):《建构世界共同体——全球化与共同善》(梁晓杰) 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郭军) 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吕和应) 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赖国栋) 丁乃非:《淫欲的客体:<金瓶梅)的性政治》(古柏) 白根春雄:《日本近世文学选,1600~1900》(张键) 安妮·贝肯·金尼:《早期中国童年与青年的形象》(高新华) 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高永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学术(总第2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76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