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京大屠杀1937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史书式的报告文学,这是我们民族苦难的一个缩影,它记述了五十年前人类历史上一场举世震惊的大悲剧——南京大屠杀。

本书全面、真实、深刻而形象地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始末,作者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揭露了侵华日军的血腥罪行,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种种原由。

内容推荐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之后有三十多万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日军一个月间就制造了两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未能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

《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曾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而今,那些亲历“南京大屠杀”尚健在的人已为数不多了,世界人民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因而每个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澄清这段惨绝人寰的罪行,告慰三十多万无辜的死难同胞。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爱和平!

目录

第一章 临危受命

 一、睡狮怒吼/2

 二、侵略者的新阴谋/5

 三、唐生智临危受命/8

 四、松井石根进逼南京/13

 五、卫戍司令的决心/16

 六、临行训示/17

 七、蒋介石告别金陵/22

第二章 沥血金陵

 一、兵临城下/26

 二、大战前夕/28

 三、破碎的劝降梦想/31

 四、血战雨花台/33

 五、光华门惨烈争夺战/38

 六、自戕殉国的热血将军/44

第三章 仓促撤退

 一、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48

 二、唐生智南京脱险/53

 三、混乱中的将军们/55

 四、冒死突围的粤军将领/61

 五、珞珈山军事会议/65

第四章 浩劫降临

 一、中华门陷落/68

 二、黑色的13/71

 三、血溅荷花巷/74

 四、内桥湾悲歌/77

 五、少女之死/80

 六、花样百出的杀戮/85

 七、劫掠与焚烧/88

第五章 杀人比赛

 一、恶魔队长田中军吉/94

 二、杀人比赛狂/99

 三、漏网屠夫录/103

 四、奸杀妇女大比赛/106

 五、没有出笼的杀人比赛报导/109

第六章 血河尸山

 一、血腥屠杀的序幕/114

 二、汉中门外大屠杀/117

 三、血河尸山草鞋峡/123

 四、血雨腥风遍金陵/128

 五、不会泯灭的罪证/133

第七章 群魔乱舞

 一、炫耀武威的入城式/138

 二、魔鬼司令中岛今朝吾/141

 三、新的屠杀阴谋/145

 四、汉奸群丑图/148

 五、良民登记劫难/151

第八章 惨绝人寰

 一、烈女血仇录/158

 二、恐怖的火球/163

 三、林中大残杀/165

 四、残忍锥杀图/168

 五、活埋与火烧/170

 六、日军自供状/174

第九章 地狱逃生

 一、郭岐《陷都血泪录》/178

 二、金诵盘沦京历险/185

 三、纽先铭佛门藏身/191

 四、李克痕地狱逃生/194

 五、逃离魔窟的军人们/198

第十章 国际友人

 一、黑圈红十字旗帜飘起/204

 二、魔爪伸进安全区/206

 三、拉贝的愤怒/209

 四、华小姐魏特琳/214

 五、患难与共的国际友人/218

 六、感谢与怀念/223

第十一章 恶魔归案

 一、选定被告的风波/228

 二、以死相搏的中国法官们/234

 三、逮捕谷寿夫/240

 四、挫败营救战犯的阴谋/243

 五、杀人恶魔押回南京/248

第十二章 屠夫末日

 一、走向绞架的松井石根/254

 二、一审谷寿夫/263

 三、再审谷寿夫/271

 四、杀人恶魔的可耻下场/276

 五、众凶寥落/279

尾声 白骨上立起纪念碑/283

附录一/290

附录二/293

后记/294

试读章节

三、血河尸山草鞋峡

在所有的大屠杀中,以草鞋峡大屠杀人数最多,也最为残酷,遇难同胞总数达57400余人。

当时在教导总队二团三营任勤务兵的唐广普便是草鞋峡大屠杀的幸存者。唐广普在12月12日撤退的时候,随部队到了下关,江边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唐广普被人群冲散,又找不到渡江的船只,便跑到燕子矶。燕子矶满街都是人,江边也是黑压压的拥挤不堪的人群,找不到一只渡船,许多人都在找木板、盆桶争相泅渡。唐广普也抱了一个肉案跳到江里,但肉案是圆的,划来划去也无法前进,只好又回到燕子矶。这时人已经疲劳至极,便找了个地方倒下就睡着了。

天还没亮的时候,唐广普就被嘈杂的叫喊声和杂乱的脚步声惊醒了,许多人一边喊着“鬼子兵来了!”一边到处乱跑,唐广普连忙起身想跑,但燕子矶已经被日本军队包围,无法逃脱了。

这是侵华日军十三师团荻洲立兵的部队,其先头部队山田支队六十五联队在一。三旅团少将旅团长山田指挥下,已到达幕府山、燕子矶地带。正当唐广普想逃走的时候,一群日本兵冲了进来,虽然唐广普已经换穿了便服,但依然没有逃脱厄运。他被日本兵带到燕子矶街上,那里坐满了被俘的中国军人和平民百姓。天亮以后,一个日本军官站在人群前面用中国话大声说:“哪个认识幕府山的在前面带路!”于是有人站起来带路,人群排着队在日军押解下向幕府山走去。唐广普看到幕府山十几排空营房,这是教导总队当年训练时用过的营房,共有22栋,全是毛竹支架的草房,四周围着竹篱笆,篱笆上绕着铁丝网,铁丝网外面是陡峭的壕沟。唐广普看到,十几排草房中已经塞满了人,还有许多被抓的人正从四方八面押着往这里来。日本兵把唐广普这群被抓的人也塞进了草房,草房里人挤人,有男有女,有军有民,还有十几个女警察。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在草房外面守着,还有些鬼子兵拿着刺刀和木棍在巡逻。

唐广普在这里关了四天,生活极其悲惨,每人每天只有一小碗饭,没有水喝,俘虏们渴得没有办法,只有喝营房周围排水沟里的小便。凶神恶煞的日本兵在营内巡视着,稍有不顺,轻则棍棒打,重则刺刀捅,捅死的尸体就丢在营房外面。妇女们被拉到外面轮奸,每天都有被奸死的女尸扔进壕沟里。

第4天晚上,一个四川兵放火点燃了大礼堂,一时风啸火吼,烈焰熊熊!草房内许多人都乘机冲了出去。日本兵的军号嘀嘀哒哒吹了起来,四周探照灯一片雪亮,机关枪便对着营房拼命地扫射。唐广普本来也想乘机冲出去,冲到门外,看见前面的人纷纷被机枪扫中倒下,四周铁丝网上挂满了尸体,只好又退了回来。

深夜,山田旅团长被电话惊醒,他拿起话筒,听到幕府山俘虏营发生严重骚乱的消息以后,十分恼怒,便在电话里大声地吼叫着:

“混蛋!大大的没用!”

“立即将俘虏营里面的中国人统统处理掉,连妇女、小孩也不要留!”

18日天没亮,几辆卡车开进了幕府山,车上装的全是白布,日本兵用刺刀割开,把白布全撕成条子。凌晨4点,日本兵在门外开始大声吆喝:“出来!统统的出来!”于是俘虏们一个个走出了草房,日本兵从背后反绑住人的双手,然后又把两个人肩膀并着肩膀捆在一起,谁要是不顺从,当场就是一刀。

下午4点多钟,营房里的中国人全被捆绑好了,一个日本军官便用中国话大声问:

“哪个认识老虎山的在前面带路,送你们回南京城米西米西!”

于是,有人站出来带路,队伍四人一排,从幕府山营房里出来,转出山口,朝老虎山江边走去。一路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特别是一处地方,3个赤裸的女尸被树枝支撑着站在路边,一个60多岁,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唐广普看到这种惨景,浑身热血直涌。队伍来到老虎山下的江边,这地方叫草鞋峡,又叫上元门,唐广普很熟悉,教导总队野营训练的时候,他曾经来过。现在是枯水季节,江边露出大片的荒滩,长着稀疏的柳树和枯黄的芦苇。

到了草鞋峡江滩,日本军官大声命令:

“坐下!统统的坐下!”

“送你们到江心岛上去!”

唐广普和教导总队的唐鹤程绑在一起,坐下的时候两人开始小声议论:

“不对啊!到江心岛去怎么没有渡船?”

“江上两只小汽艇上好像有枪口对着我们!”

“对!江堤上日军队伍里有好多机枪!”

“不好了,日本鬼子要搞大屠杀了!”

唐广普和唐鹤程这样小声地议论着,许多俘虏们也这样小声地议论着,于是大家开始相互解开捆着的布条:“做鬼也要做个撒手鬼!”

江堤上,一个大队的日本兵不停地忙碌着,12挺机枪虎视眈眈地对准着草鞋峡江滩,卡车匆匆来去运送着“处理”中国俘虏的用品。还有许多日军在草滩上凶神恶煞地吆喝着,驱赶中国士兵和百姓。

江滩上,密集的俘虏队伍中,一名少尉军官在悄悄传话:

“弟兄们!日本鬼子要搞大屠杀了,我们反正是死,和日本鬼子拼了!”

“把日本鬼子抓过来!抢他们的枪,掐死他们!”

也不知是谁下的命令,俘虏们冲出队伍,一拥而上,几个人围住一个日本兵,抢枪的抢枪,夺刀的夺刀,掐脖子的掐脖子,日本鬼子吓得嗷嗷直叫。刚才还在江滩上耀武扬成的日本鬼子,此刻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夹起尾巴拼命往江堤上跑。

江岸上,日军大队长慌了手脚,已顾不得他手下的士兵了,急忙大声地命令:

“开枪!快快的开枪!”

“机关枪统统的开火!”

随着命令,江岸上12挺机关枪一齐开火,子弹倾盆大雨般铺天盖地向江滩上扫来。随之,停在江中的两艘小汽艇上也喷出了罪恶的火舌。被捆绑的人们成片成片地倒下了,解开了捆绑的人们拼命向两边奔跑,但脚步怎能赶上子弹,没跑上几步一个个也都栽倒在江滩上面。

唐广普和唐鹤程倒在一起,头都朝着江面,唐广普右肩被汽艇上扫来的机枪子弹穿了一个洞,他顾不得疼痛,伸手摸了摸唐鹤程,头上黏糊糊的,已经被机枪子弹打开了。背上的尸体越压越多,越压越沉,唐广普拼命用肘部撑着,好让自己喘口气。

江堤上,日军大队长不停地喊叫,督促着,他被刚才的景象吓慌了,要是5万多俘虏一齐暴动,他一个大队的兵力岂是对手?疯狂的机枪扫射不知持续了多久,有的机枪手身上、脸上已溅满了鲜血,有的枪管打红了,机枪手手指烫起了血泡,这才逐渐停了下来。

这时,汽艇上的探照灯光刷地亮了,雪白耀眼的灯光照在江滩上,到处是一堆堆惨白的尸山,尸山上未死的伤员不时地挣扎、蠕动着,寒风细雨中响起一片痛苦的呻吟和悲哀的惨叫声。无数的鲜血从尸体中涌出来,汇成了涓涓的血水,渗进江滩,流入江里。江滩浸红了,江水染红了,连滚滚的浪花也在月光下呜呜地哭泣、悲鸣。

听到江滩上一片呻吟、惨叫之声,机关枪又哒哒哒地扫射起来,如此反复多次以后,日本兵来到了尸堆中间,许多士兵手执树权翻动着尸体,遇见没死的人就捅上一刀。  日本军官带着士兵把被俘虏们抓去的日本士兵尸体翻找出来,数了数,总共是九具。然后命令士兵们把卡车上的汽油统统搬下来,往尸山上到处泼洒,棉衣、棉裤、大衣统统被火点着,江边上一片烈火熊熊。一些未死的伤员被浓烟大火烧得难受,又挣扎着动了起来,日本兵看见,抬手又是一枪。无数的尸体被烧得嗞嗞作响,江边上一片令人窒息的焦臭味。

渐渐地,日本士兵都回到江岸上围着柴堆烤火,一边兴奋地谈论着攻占支那首都屠杀中国人的“伟大胜利”。一名日本军官拿着照相机不停地走动着,拍摄显示皇军武威的辉煌的照片。深夜,日军大队长再一次察看了“处理”俘虏的屠场,确信尸堆中不可能还有活人以后,命令部队集合,撤离了大屠杀现场。

唐广普躺在尸堆下面,被尸堆压得喘不过气来,大火烧来的时候,油气、烟火、热浪呛得他差点晕了过去,他拼命往外蹭,终于慢慢蹭出尸堆,爬到了水边。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轻轻拖过一具尸体挡住了自己。大约12点钟的时候。他听见日本兵吹哨集合,大皮靴咔咔地走远了,他才敢爬起身来,朝燕子矶方向拼命地跑。滩头上全是芦苇,他高一脚低一脚地跑着,也不知踩过多少尸体和血浆,终于来到一栋破屋里面。这是一栋被大火烧焦的房子,墙还是热烘烘的,墙脚下堆着许多烧焦了的稻谷,唐广普钻进热烘烘的谷灰里,一边烤干衣服,一边大把吃着烤熟的稻谷。第二天,唐广普遇到一只小船,一对父子到南岸运稻草喂牛,唐广普躲进稻草堆里,来到江中八卦洲,这才从死尸堆里捡到一条命。

P123-128

后记

1990年9月,我来到九江市姚家窪一栋普通的楼房采访,敲开门,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位头发斑白的古稀老人。老人眼睛深凹,双颊瘦削,但精神矍铄,很有神采,他便是前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军法官叶在增先生。

我向叶先生说明来意,叶老很热情地接待了我。此后数年间,我前后采访、接触叶老先生十几次,老人向我详细讲述了当年审判南京大屠杀日本战犯,特别是审判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的许多情况(叶老是该案的承办法官),不少资料还是鲜为人知的。

从此,南京大屠杀惨案深深地印进了我的心底,引起我对那段历史的关注、追寻和思考。我们这一代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中国人,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痛恨是很深的。就我个人而言,先父姚纯(原三十六军中将军长)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殉职,随后母亲拖着一大堆幼小的子女,也因忧伤劳累而病逝。1944年,日军侵占我的老家萍乡,我们全家逃难躲进深山,辗转流离,历尽苦难,目睹日军下乡扫荡后留下满目疮痍的惨景,亲历日军杀死家人的伤痛,这些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太多的恐怖、憎恨和伤痛。也许,正是这种国恨家仇,使我对南京大屠杀题材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此后,我开始大量搜集、积累有关南京大屠杀史料,前后两次前往南京实地考察和采访。经过多年准备和酝酿,1998年,一部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金陵血泪》,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进入21世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日本右翼势力的翻案活动更加疯狂猖獗,肆无忌惮。篡改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东史郎诉讼案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右翼学者和作家撰写出版的,为对外侵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翻案的著作,多达60余本,诬蔑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是“幻象”,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作为日本对外扩张侵略战争受害最深的中国人,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愤慨;作为掌握有大量史料的中国作家,我更感到自己有责任为30万同胞冤魂呼唤呐喊,为国家民族伸张正义,将侵略者罪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年近古稀的时候,又愤然提笔写了第二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长篇《世纪大审判》。

创作的甘苦自不必说,由于年代久远,搜集史料也有不少困难,又因种种原因,这类作品写好之后,往往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出版部门不敢贸然出版。但我还是愿意自甘清苦默默地耕耘下去,因为这类作品不仅应该写,而且必须要有人写,应当让年轻一代了解先人经历的苦难,祖国遭受的屈辱。失去记忆的民族是不会有美好前途的。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长篇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1937》再一次呈献在读者眼前了。

在进行这些长篇创作的时候,我始终坚持以史料为基础,以真实为前提,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这个真实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乃至援引的统计数字,都是真实的。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对事件的过程、人物外貌、心理活动、语言对话、动作行为、过程细节等,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演绎,并尽可能使史料纪实与文学创作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有史料的真实性,又有文学作品的生动、可读性。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客观条件也有所制约,本书可能存在缺陷甚至谬误之处,请知情者、亲历者、幸存者以及专家、学者等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史料和图片主要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提供,此外还来源于众多参考图书和报刊,如:《逮捕谷寿夫》和《挫败营救战犯的阴谋》史料来源于《人物春秋》1995年第1、2期合刊《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一文(作者东方明),《少女之死》史料来源于《南京大屠杀日军兽行录》(建文编著);少量图片还来源于《拉贝日记》、《魏特琳传》、《为正义敲响法槌》、《见证抗日》(影像档案)等书刊,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和作者们一一联系,请予鉴谅。现将我创作《金陵血泪》、《世纪大审判》和本书参考使用过的图书目录附录于后,并向各书作者、编者致以谢意。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高举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旗帜救助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们,其中文译名各有不同,如雷伯又译为拉贝,梅奇又译为马吉,本书采用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提供的史料中所使用的译名。

在从事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创作的漫长时光里,得到过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他们是:南京市前市长张耀华、南京市前副秘书长张允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领导朱成山、段月萍、陈平稳,江苏人民出版社前社长蔡玉华,北方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宋玉成、编辑王金秋,江西省文联、作协前主席杨佩瑾、陈世旭,江西省作协前副主席、著名诗人李耕,著名医学翻译家和作家、原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九江市著名作家王一民、余国振、陈珑,《浔阳晚报》专版部主任谢亨等诸位先生,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京大屠杀193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辉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29432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3: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