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不要问你的公司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不要看你的公司给你的薪水是多少,而要看你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是多少。如果说在职场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不要问你的公司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为公司做什么”就是其一。

本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公司凝聚力、建立公司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适合公司员工与管理者共同阅读。

内容推荐

公司是每个员工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一个舞台,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资本,还提供了我们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员工的成长需要依靠公司搭建的平台,有赖于公司的成功与发展。作为公司这艘航船上的船员,每名员工都需要全力以赴,把自己与公司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展现自我实力与能力,同公司一起成长,最终实现个人与公司共同和谐双赢。在公司得到发展的同时,员工的个人价值也得以实现。

目录

第一章 危机之下,与公司共渡难关

 1 危机之下,与公司一起过“寒冬”

 2 主动减薪,与公司共同抗击风暴

 3 与老板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4 危难时刻更忠诚

 5 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第二章 公司有困难,我们来分担

 1 挺身而出,为公司分忧解难

 2 开拓创新,为公司的发展扭转逆势

 3 关键时刻,为公司解决销售难题

 4 想方设法,帮助公司化危机为良机

 5 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6 节能降耗,为公司节省每一分钱

 7 优化服务,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客户

 8 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第三章 我们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

 1 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

 2 积极主动,为公司的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3 为公司的发展奉献金点子

 4 保持活力,捕捉对公司发展有价值的信息

 5 为公司的发展多做一点点

 6 为公司的发展多走一步

 7 每天进步一点点

 8 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手

 9 追求质量百分百

第四章 让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1 不断学习,让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2 掌握过硬的本领

 3 让自己的进取心成为公司发展的驱动力

 4 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

 5 将自己的能力转换成价值

 6 舍得为公司付出

 7 用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8 不仅要勤奋地工作,更要聪明地工作

第五章 公司发展我成长

 1 公司是我们生存和成长的平台

 2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公司的发展

 3 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公司发展之中

 4 把企业文化融进自己的血液里

 5 树立对公司的归属感

 6 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园

 7 维护公司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8 公司发展我成长

后记

试读章节

企业如同一条大船,既然选择为一个企业工作,就意味着你踏上了这艘船,从此这艘船的命运就和你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企业是我们每个人的船,我们与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个人的一生在企业待的时问很长,要占到三分之一。企业是每个员工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一个舞台。企业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资本,还提供了我们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她给了我们每个人培养能力、积累经验的机会。这些对于我们的成长,以及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都是非常宝贵的。

当企业绩效良好时,每位员工可共享经营成果;但当企业遭遇危机,经营不善时,每位员工则应有同舟共济的精神与企业共渡难关。

1929年,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有一家制鞋厂的工人闹着要罢工:工人们组织起来,推举了两位代表向老板要求增加15%的工资。其实,当时的工厂前途也不容乐观,只能勉强维持下去,根本没有能力增加工资。如果要加工资的话,工厂就会陷于破产的境地。

但工人们怎么会理会这些呢?于是,两位代表就理直气壮地来到了老板办公室。老板平静地与两位代表分别进行了交谈。老板真实地袒露了工厂目前的处境,并请求工人们与工厂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但两个代表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第一位代表看了一下账目,发现工厂的确没有多少盈利,他是个明理的人,于是他对老板说:“老板,我现在明白了。您也有您的难处,现在是工厂的困难期,我们员工应该和工厂站在一起。我们不会再提加工资的要求了。”

而第二位代表的态度却很强硬,他强调说:“如果工厂不加工资,那我们就辞职。离开了这里,我们也不会饿死的。”

后来,当老板把工厂的实情坦率地告诉工人们后,大多数通情达理的工人都留厂下来,默默地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最后,只有少数工人离开,其中就包括那个牢骚满腹的第二位代表。此后,罢工的风潮慢慢地平息了下来。再后来,经济危机也过去了,工厂的效益也越来越好。在没有任何人抱怨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都普遍地提高了。

罢工风潮把那些不稳定分子冲走了,他们中有的人在别的公司立下了脚跟,有的仍然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那位喜欢出风头的代表,却一直没有找到接纳他的企业。后来,他连交房租的钱都没有了,只好在大街上流浪。在留下来的那些工人中,有少数人得到了提拔。其中那位明理忠诚的代表由于其表现一直很优秀,最后被晋升为公司经理。

这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却又那么真实。罢工风潮中的两位代表,他们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态度和立场的不同却使他们结果大相径庭。

在很多人看来: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他们似乎从来没把公司的前途和自己的前途结合在一起,他们所关心的无非是薪水的高低以及如何获得更高的薪水。一旦公司出现任何风吹草动,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如果公司出现危机,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而不是去想如何和公司一起渡过难关。这样的人或许能够谋取到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但永远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在企业正面临暂时性困难的今天,每一个公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与公司共命运的人,只有公司的全体员工都能够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公司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这样的公司才能在“寒冬”中永远不败。

要知道,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卓尔不群的人,而是缺少自始至终都与公司同舟共济、能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人。那些一旦听到公司遇到什么危机就打退堂鼓、当逃兵的员工,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这样的员工,也许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但是,永远也无法获得卓越的成功。因为每家企业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与企业生死与共的人。一个能够时刻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员工,才能获得最多。退一步说,即便企业不幸倒闭,你的品质也会得到他人的欣赏,为你赢得巨大的资本。

与老板同舟共济,也包括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最大可能地分担老板的压力,与老板站在同一立场,支持他、理解他。P10-11

序言

1961年1月20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就职演说里说了一句广泛流传的经典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这是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来讲的话,但它所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同样适用于公司。在职场上,“不要问你的公司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这句话是我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基本准则,这句话也道出了许多人没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在现代公司里,有些员工总是这样想:“我进了这家公司,公司能为我带来什么呀?能给我多少薪水啊?能给我提供发展的机遇吗?”他们很少问自己:“我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我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能否对得住公司发给的薪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从公司和老板那里获得和索取是很合情合理的,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甚至对薪水斤斤计较,总觉得公司发的薪水少于自己的付出,公司占了自己的便宜。于是就感到心理不平衡,就对公司有意见,就懈怠工作。一些员工总是不断地向公司提出要求,公司稍有怠慢,就打退堂鼓、怨声载道、委靡不振,觉得对自己不公。

诚然,作为公司,确实要为员工着想,对员工负责,为员工长期的、根本的利益去谋划和筹措;但作为员工,也要为公司的发展着想,对公司负责,踏实勤恳地干好本职工作,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中去,公司发展了,员工就能得到很好的成长,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在一个崇尚等价交换的商业社会中,注重现实利益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许多员工过分短视,而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培养,他们在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果你整天盘算“公司能为我做些什么,老板会提供给我什么”,那么你在工作中肯定不会有高效率和愉快的心情,工作也不可能做好。若我们总是用“公司能为我提供些什么好处”作为做事的出发点,那么我们将面临失业,我们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举步维艰。

身在职场,我们要学会站在老板和公司的立场上去考虑,经常问自己:“我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呢?”这样我们就会自发去干工作,而不是让工作赶着我们,从而为自己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愉快的工作环境。如果以“我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的策略来指导,我们就会发现,成功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如果说在职场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不要问你的公司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为公司做什么”就是其一。

本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公司凝聚力、建立公司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适合公司员工与管理者共同阅读。

严家明 吕国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些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严家明//吕国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83203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