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

内容推荐

《苔丝》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最后一位小说大家,又是20世纪大胆探索和开拓的英国“现代诗歌之父”。作为英国l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作家的重要代表,哈代是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之一。

1985年入选美国《生活》杂志“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

目录

第一阶段:处女

第二阶段:失贞

第三阶段:新生

第四阶段:后果

第五阶段:惩罚

第六阶段:皈依

第七阶段:团圆

附录:哈代和多塞特

试读章节

“起初我决心不拿这种毫无用处的消息打扰你,”他说,“可是,我们的冲动有时候太强烈,控制不住我们的理智。我还一直以为你也许对这件事已经知道一些了。”

“啊,是的,我也听说过一两次,说我这家人在搬到黑荒原谷以前,也经历过富裕的日子。可是我却没有在意,心想只是说我们现在只有一匹马,而过去我们曾经有过两匹马。我家里还保存着一把古老的银匙和一方刻有纹章的古印;可是,天啦,一把银匙和一方古印算得了什么?……想想吧,我一直同这些高贵的德贝维尔血肉相连。听别人说,我的曾祖父有些不肯告人的秘密,不肯谈论他的来历……噢,牧师,我想冒昧地问一句,现在我们家族的炊烟又升起在哪儿呢?我是说,我们德贝维尔家族住在哪儿?”

“哪儿也没有你们家族了。作为一个郡的家族,你们家族是已经灭绝了。”

“真是遗憾。”

“是的——那些虚假的家谱所说的男系灭绝,就是说衰败了,没落了。”

“那么,我们的祖先又埋在哪儿呢?”

“埋在青山下的金斯比尔:一排一排地埋在你们家族的地下墓室里,在用佩比克大理石做成的华盖下面,还刻有你们祖先的雕像。”

“还有,我们家族的宅第和房产在哪儿呢?”

“你们没有宅第和房产了。”

“啊?土地也没有了?”

“也没有了;虽然像我说的那样,你们曾经拥有过大量的宅第和房产,因为你们的家族是由众多的支系组成的。在这个郡,过去在金斯比尔有一处你们的房产,在希尔屯还有一处,在磨房池有一处,在拉尔斯德有一处,在井桥还有一处。”

“我们还会恢复我们自己的家族吗?”

“噢——不行了,不行了;‘大英雄何竟死亡’,你除了用这句话责罚你自己外,别无它法。这件事对本地的历史学家和家谱学家还有些兴趣,但没有其它什么了。在本郡居住的农户里,有差不多同样光荣历史的还有好几家。再见。”

“可是,特林汉姆牧师,为了这件事,你转回来和我去喝一夸脱啤酒好不好?在纯酒酒店,正好开了一桶上好的佳酿——虽然我敢说它还是不如罗利弗酒店的酒好。”

“不喝了,谢谢你——德北菲尔德,今天晚上不喝了。你已经喝得够多了。”牧师这样把话说完以后,就骑着马走了,心里有些怀疑,该不该把这个多少有点奇怪的传说告诉他。

牧师走了,德北菲尔德陷人沉思,走了几步路,就把篮子放在面前,然后在路边的草坡上坐下来。不一会儿,远方出现了一个年轻人,正朝先前德北菲尔德走路的方向走着。德北菲尔德一看见他,就把手举起来,小伙子紧走几步,来到他的跟前。

“小伙子,把那个篮子拿起来!我要你为我走一趟。”

那个像板条一样瘦长的小伙子有点不高兴:“你是什么人,约翰·德北菲尔德,你竞要使唤我,叫我‘小伙子’?我们谁不认识谁呀!”

“你认识我,认识我?这是秘密——这是秘密!现在你就听我的吩咐,把我让你送的信送走……好吧,弗里德,我不在乎把这个秘密告诉你,我是一家贵族的后裔,——我也是午后,今天这个下午才知道的。”德北菲尔德一边宣布这则消息,一边从坐着的姿势向后倒下去,舒舒服服地仰卧在草坡上的雏菊中了。

小伙子站在德北菲尔德的面前,把他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约翰·德贝尔菲尔爵士——这才是我的名字。”躺着的人接着说。“我是说,如果骑士是从男爵的话——它们本来就是一样的呀。我的一切都记录在历史中。小伙子,你知道不知道青山下的金斯伯尔这个地方?”

“知道。我去过那儿的青山市场。”

“好了,就在那个城市的教堂下面,埋着——”

“那儿哪是一个城市,我是说那儿只是一块地方;至少我去那儿的时候不是一个城市——那儿只不过是像一只眼睛般大小的讨厌的地方。”

“你不必管那个地方了,小伙子,那不是我们要说的事。在那个教区的下面,埋着我的祖先——有好几百个——穿着铠甲,满身珠宝,睡的用铅做成的大棺材就有好几吨重。在南威塞克斯这个郡里,没有谁家有比我更显赫更高贵的祖先了。”

“是吗?”

“好了,你把篮子拿上,到马洛特村去,走到纯酒酒店的时候,告诉他们立刻给我叫一辆马车,把我接回家去。马车里叫他们放上一小瓶甜酒,记在我的帐上。你把这件事办完了,就把篮子送到我家里去,告诉我老婆把正在洗的衣服放下来,用不着把衣服洗完,等着我回家,因为我有话要告诉她。”

小伙子半信半疑,站着没有动身,德北菲尔德就把手伸进口袋,摸出来一个先令,长期以来,那是他口袋中少有的先令中的一个。

“辛苦你了,小伙子,这个给你。”

有了这个先令,小伙子对形势的估计就有了不同。

“好吧,约翰爵士。谢谢你。还有别的事要我为你效劳吗,约翰爵士?”

P5-7

序言

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托玛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尤其是在英国小说创作乃至欧洲小说创作的发展过程中,他都占据着一席重要位置。立足于历史与未来的交叉点,跨越两个时代的哈代,在发扬英国文学传统与勃兴英国当代文学之间,表现了自己独特的“桥梁”作用,具有深远的世界声誉。西方文学史家评介哈代时,常把他和一些伟大的英国文学家相提并论,卡尔·韦伯认为哈代是“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他当之无愧。

哈代出生在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一个偏僻的村庄,他的父亲原为打零工的石匠,后来当了建筑师。由于家境贫寒,哈代小学毕业后在家自修,学习教堂建筑,1862年去伦敦继续学建筑,同时研究文学、哲学和神学,1867年回到故乡从事建筑工作,并开始写作活动。哈代于十九世纪后30年写出了许多杰出小说,加上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的大量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变革的时代。哈代一生写了14部长篇、44部短篇和4部抒情诗集,此外还有诗剧《列国》3部。他将他的一些小说创作归纳为“罗曼史的幻想”、“爱情阴谋故事”。1912年,哈代在他编纂的散文全集中,又把一些有重大意义的长篇小说称之为“性格和环境小说”,这些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英国南部农村,即所谓“威塞克斯”(Wessex)地区,这是一个虚构的名称。因此,这些小说统称为“威塞克斯”小说。这一系列小说,都是描写前十九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英国社会,最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美学追求发展的过程:由迷恋田园生活的人生观,走向思虑家长制农村和谐理想及其悲剧性瓦解之难以避免,并进一步发展到对于维多利亚王朝(女王在位1837~1901)末期“伪乐观主义”的否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和残酷罪行的鞭笞与抗击。《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小说家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高峰,其主题思想更为广泛深化,人文精神更加充沛浓重。

《德伯家的苔丝》出版于1891年,它是哈代小说创作进入晚期阶段的标志。长篇小说描写朴实、美丽、勤劳的乡下姑娘苔丝的私人生活经历及其恋爱婚姻的悲惨结局,深切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在宗法制下的英国农村农民命运蜕变的真相: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入侵,英国农村逐渐崩溃;农民因经济结构改变走向贫困和破产。小说家对资产阶级社会中虚伪的法律、道德、宗教和婚姻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发,并且予以猛烈的抨击。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品德高尚的农村姑娘的典型形象。苔丝虽然出生于没落的小贵族世家,却非常喜爱简单的农民的姓氏。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到阿历克家做工。浪荡子弟阿历克施展毒计蹂躏了她,使16岁的纯美少女苔丝成了一个“失了身的女人”。后来,离开阿历克的苔丝在牛奶厂当了挤奶工,并与牧师的儿子‘特别工人”安琪尔·克莱尔相识相爱,答应了他的求婚。新婚之夜,苔丝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的过去,不料克莱尔在旧伦理偏见驱使下抛弃了她,苔丝再一次被推进了痛苦的深渊。不久,为生活所迫,她又落入阿历克·德贝维尔的圈套与他同居,重新蒙羞受辱。当克莱尔从巴西归来出现在她面前,并表示愿意夫妻“破镜重圆”时,她从而确认阿历克·德贝维尔毁掉了她的一生幸福,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激起了复仇的烈火,她在愤怒中亲手杀死了他,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了与克莱尔的短暂的欢愉。

哈代通过描绘苔丝这个典型形象,批判当时社会虚伪的道德风尚,谴责维护富人权益而镇压贫苦人民反抗的不公平的刑律。小说家对苔丝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和热爱,他用最美好的语言来刻画她那纯洁高尚而勇于反思抗恶的心灵,赋予她的形态非常丰富的诗情画意,并用小说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向传统的道德观念宣战!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小说家还塑造了安琪尔·克莱尔和阿历克·德贝维尔这两个男性人物:一个是不乏上进要求的自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一个是依靠经营商业发财的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安琪尔·克莱尔接受了现代哲学思想的良好影响,产生追求自由的愿望,在当时英国的历史条件下,代表进步的资产阶级要求改变现有社会秩序,无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实际上,安琪尔·克莱尔并没有跳出旧的道德观念的束缚和阶级偏见的局限,不能谅解苔丝“失身”的过去,采取遗弃行动,这充分暴露他的资产阶级两面性。阿历克·德贝维尔却是沉溺于欢娱淫乐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利用苔丝的穷困和纯真,设下诱人的圈套奸污了她;后伪装皈依宗教,道袍加身,借此表示“立地成佛”。小说最后,苔丝彻底揭露了充满淫欲邪念的披着宗教外衣的阿历克·德贝维尔。哈代对这个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已勾勒出纨绔子弟的卑劣个性与无耻嘴脸。通过这一人物的描写,哈代不仅挞伐了他个人丑恶的灵魂,而且进一步凸显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特征。

无论英国学界,抑或国际论坛(包括中国的哈代研究)有此一说: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弥漫着无望的悲观气氛,特别是苔丝在思想意识中的宿命观点。在那个冷酷的社会里,遭到恶势力摧残的苔丝无路可走,无力追究其根源,只能认为自己的不幸是命中注定,而且无法解脱的。苔丝这一典型的缺陷,即宿命意识和悲观情绪,正是哈代世界观局限的外化。悲观情绪和宿命论的成分不仅是《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的弱点,也是哈代后期写作的几部小说的共同弱点。但是,务须强调指出,哈代绝非守旧的悲观主义者。维多利亚时代的“乐观主义者”、资本主义文明与现存社会制度的‘辩护派”,纷纷诘难《德伯家的苔丝》等小说中的“悲观主义”的主题和嫉恶如仇的“不和谐”气氛。哈代很不以为然,曾多次予以驳斥。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如果撕开了华丽的面纱,就会露出人间地狱的惨状,而对悲惨世界,他的口号或实践是,“首先正确地诊断出疾病”,并确定“嫉病的原因”,然后“去寻找药石”;然而“乐观主义者”的口号或实践却是,“对实际病症闭眼不看,只是为了预防征兆而采用经验主义的万灵药”。有的评论者说得好,既然发现现实主义社会的假丑恶,就无须把它粉饰成真善美,既然人世间不断演出凄惨的悲剧,也就无须把它乔装为欢乐的喜剧。依小说家之见,要改善这个世界就得正视它的丑恶,所谓“悲观主义”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探索。哈代对现实的“疾病”的诊断虽然不总是那么准确,也没有什么治病的良药,但他从中感受到的哀伤悲痛却是实在的、真诚的。哈代对威塞克斯宗法制农村破产,怀着恋旧的心情唱挽歌,但他在理性上并不因此而否定工业生产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哈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和贫民的苦难根源的认识虽然带有宿命论的倾向,但他揭发现实黑暗与批判社会溃疡却是相当彻底而猛烈的,并具有引发人们改革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这一切,在《德伯家的苔丝》获得了充分的表现。尤其是小说的悲惨结局(“死刑”执行了……)很重要,作者的主要意图不在于宣扬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而是借此怒斥强权社会的暴力残酷,从而启迪人们对“伪乐观主义者”制造的‘雏多利亚长治久安”的谎言的怀疑,乃至奋起抗击。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苔丝的苦难历程中看到了破产后的威塞克斯农民阶级的悲惨命运,从不平中产生改变现状的呐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威塞克斯破产农民在农场中谋求生活出路的描写中,体悟他们向手工业工人转化的历史轨迹。

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精湛的艺术表现,继承现实主义的传统而尽力超越,在超前意识引导下予以创新。比如,小说家关于苔丝外形与内质的描写,这一女性形象是美与善的象征和化身,既有传统的基因,又结合了现代的特性。在小说中,作者突出了苔丝的内心的真实和深层意识的流程。哈代关于悲剧人物苔丝痛苦心灵的描写,建立在作者‘超前意识”的基础上,与西方现代人的创痛感受相通。这里的描写引人关注,它和现代性的心理现实主义乃至心理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多么相似!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出版后,深受英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半年之后连续出了四版,为哈代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成为小说家的代表作。此后,这部长篇小说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美国、在欧洲大陆、俄国和亚洲出版,广泛发行。至1895年,《德伯家的苔丝》的德文、法文、俄文、荷兰文、意大利文以及其它一些文字的译本,流行于整个欧洲。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德伯家的苔丝》和哈代在国际读书界和文学论坛的影响日益深广,誉满全球。哈代及其《德伯家的苔丝》等小说已经成为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哈代的文学作品,为作家建造了一座熠熠闪光的纪念碑,永远给人们以“力”的鼓舞和‘噗”的享受。他确实如同莎士比亚、狄更斯,不属于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和全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哈代著//王忠祥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19880
开本 32开
页数 5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2
出版时间 2000-03-01
首版时间 2000-03-01
印刷时间 200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