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愿作春泥育幼苗--我的幼教生涯
内容
编辑推荐

注重幼儿的培养和引导;让音乐照亮儿童的灵魂;贯彻保教结合二十四字方针;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我是如何当业务园长的;人格培养与个性发展……《愿作春泥育幼苗--我的幼教生涯》作者李立青是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介绍自己一生的幼教经历和经验的传记。

内容推荐

《愿作春泥育幼苗--我的幼教生涯》作者李立青是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介绍自己一生的幼教经历和经验的传记。《愿作春泥育幼苗--我的幼教生涯》内容涉及幼教及幼儿音乐教育经验,幼师培训经验,幼儿园业务管理经验,以及所做的教改实验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有较好的借鉴教育意义。

目录

愿作春泥育幼苗(代前言)

第一篇 我的成长

撤向童心都是爱

第二篇 让中外儿童的友谊开花

第三篇 注重幼儿的培养和引导

第一章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

第二章 重视品德行为的培养

第三章 人格培养与个性发展

第四篇 刻苦钻研业务,以文学艺术为突破点

第一章 抓住关键期,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

第二章 让音乐照亮儿童的灵魂

第五篇 我是如何当业务园长的

第一章 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第二章 红花需要绿叶配,做好副园长工作

第六篇 育人篇

第一章 岗前培训,育人为先

第二章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传帮带

第三章 更新教育观念,热情投入教改,

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保教质量

第四章 学习《规程》,率先取得市一类一级园所

称号

第五章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第六章 贯彻保教结合二十四字方针

第七章 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八章 我愿为一幼铺路一辈子,

培养年轻教师是我的终极任务

第七篇 发挥余热,再立新功

第一章 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启迪幼儿智慧

第二章 指导实验园进行《教育部重点“十五”课题》

实验研究

第三章 学习新教育观,发挥余热,培养青年教师

第四章 编写教材,出版幼教书籍,发表文章

附实验论文报告

试读章节

我出生在教师家庭,从小就植下了热爱教育事业的根。幼教是充满爱的事业,幼儿园生活十分烦琐、细小、平凡,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这不是短暂的几小时,而是终生,它需要坚强的毅力来完成。

我认为要看一个人做事的成败,只要看他工作的精神和态度即可;如果感到受了束缚,感到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他绝不会做出伟大的成绩。可以说,对工作的态度、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三者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轻视自己的工作,做得粗陋,那么这个人也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不管你的工作多么卑微,都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从平庸解脱出来,才能使工作成为乐趣,才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最终激发自己的潜能。

20世纪60年代初,党号召革命加拼命, “一切为孩子、一切为家长的双服务方针”,以“热爱孩子赛妈妈”的思想鼓舞着幼教工作者的心。那个时代是火热的革命时代,会议多、学习多、运动多,通宵熬夜习以为常,加班加点司空见惯;每逢家长因公出差接送孩子有困难,一个电话求老师帮忙,我就会把孩子带回自己的家。那些日子,我的先生一到周末,就和我一起带孩子,去游泳、看电影、逛公园。

有一次,中央歌剧舞剧院歌唱家苏风娟夫妇需要到外地演出半年的时间,无法照顾孩子李和德。李和德很内向,总是低垂眼帘,情绪低落。我走过去问孩子: “你怎么了?是不是想爸爸妈妈?”他点点头,我用手拉他的手,他的小手颤抖着。于是,这半年,我每到周末就把他带回自己家中,我的母亲、弟弟热情地招待他,共享家庭温暖,安慰他孤独的幼小心灵。半年后,苏风娟夫妇回京,为了表达感谢,为此送来了贵重的软席,我将礼物交给王园长退了回去。

“文革”中,一个孩子王晋鲁的母亲自杀了,孩子经常躲在角落低声哭泣。晚上我到他床边看他纯朴的脸上挂着泪珠,梦中喊妈妈,我的心像被刺扎了一样。我主动承担他的生活,嘘寒问暖,常常给他买吃的,又学习织毛活儿,用我这双不灵巧的手为失去母亲的孩子织毛衣、毛裤、缝补衣服、烘干棉衣服。有一次,我摸到他的棉裤里的棉花一绺一绺的,还时时发出臊味,我急忙拆了自己的一件棉衣,将棉花塞在里面,王晋鲁虽然不会表达,但是他的眼神呼唤着一个教师的心,孩子需要的是爱。从此我和王晋鲁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陈欣的父母离异了,奶奶想孩子,到幼儿园送来了饺子。她妈妈听说后竞把老师臭骂一顿,把饺子扔到地上,孩子扑到我的怀里泪流满面。我和她妈妈谈了几次,说明孩子的无辜,父母离异,奶奶仍是孩子的亲人,她有权利看望孩子。你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心。这件事让陈欣印象深刻,长大了依然总向别人提起我。

关亮小朋友的父亲常出差,母亲“搞四清”不在家,他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我看到他家里很脏乱,爷爷行动困难,于是经常抽出时间帮他爷爷家打扫卫生。他爷爷很感激老师。俗语说: “锅不热,饼不贴。”只有你热爱他,小朋友才会真正信服你。

由于我园是寄宿园,几十年来为了工作,我有一多半的时间住园、查夜班工作,写材料、备课。有时还要配合夜班照顾孩子,遇到生病的孩子,熬夜护理。半夜里孩子发烧,随叫随到,背起孩子坐上平板车就到医院看病。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一个孩子抽羊角风,口吐白沫,腿、脚、手痉挛,牙咬得紧紧的,样子很可怕。我叫来医务室的肖大夫,大家把孩子的嘴用毛巾堵住,以防咬舌头。处理后立即送医院。

那时的人一心为公,把公家的事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与家长沟通,我和线慧中老师坚持每周日家访,有的时候在路上要费三个多小时,但是老师答应孩子的话一定要做到,孩子在家里等待老师,即使下大雪也得见到孩子。甚至,为了孩子视个人于不顾;几次为了接待外宾,爱人做手术都不能在现场。无私的爱心赢得了孩子纯真的童心,一批批孩子长大成才遍及全国各地,有的出国深造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他们依然怀念幼儿园和老师,孩子的探望及封封来信热情洋溢使我感到欣慰,看到他们的子女又回到我的身旁,更加渴望桃红李绿无限芬芳,这些都激励我献身幼教的决心。

1980年我被评为北京市政府颁发的“热爱孩子赛妈妈”的市先进工作者,登载在(《北京日报》图片报道。1978年评为“普教系统市先进工作者”、 “三八红旗手”。1985年评为“统战系统市先进工作者”。199l、1992年在《人民日报》登载名为《金色童年》中及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先进事迹《愿作春泥育幼苗》。

谁爱儿童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37年来,我以园为家,从清晨到日落在忙碌着,每天都要伏案工作到深夜。同志们说我办公室灯光灭了又亮了,反反复复;因为我每天都在思考、制订计划、时刻估量、规划自己的教育蓝图。为了给孩子谱曲创作,乘车时常坐过站,忘了吃饭、喝水;为了给孩子排练,有一次竞晕倒在水池旁。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乐在其中,但也吞下许多不为人知的忧苦。我家离单位路程远,交通不便,回家我要披星戴月,酷暑寒冬几十年如一日,家人心疼我,多次要求我调走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也有很多好机会一一人民日报社、儿童歌舞研究会、北京幼师等单位调我并给予优厚的待遇。但是由于责任心我还是留了下来,家务由丈夫承担,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画上圆满的句号。

坚忍不拔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挫折,如何对待它?拥有从逆境中奋起的一颗心是很重要的。

(一)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我刚刚出生一个月,由于叛徒出卖,我的父母被关进了日本监狱。父母准备自杀,父亲三次伸手触电,我每次都大声哭泣,我的声音惊动了日本兵,父亲得以活了下来。当时母亲没有奶水,一个善良的小日本兵因为想念他刚出生的孩子,偷偷地省下每月分给他的奶粉和饼干,供给我母亲。每当他值班时,他就抱着我,放我母亲出去洗、晒尿布。直到儿童节,我被放出来,逃到了乡下,老百姓用小米汤把我喂大。(2008年《读者》第l 9期登载的我小时的一段故事)

我9岁时,父亲出事了,母亲一人担负起照顾四个小孩及瘫痪在床的外婆的重担,艰难地生活着。孩子中我最大,每天早晨,我们四个小家伙要把外婆抬到椅子上,洗尿布、扫地、刷盆、喂饭,这一切做完了再背书包上学。初中时,小偷将我的学费偷走了,我将伙食费退掉拿它交了学费,还剩下2元钱,这一个月里我顿顿吃二分钱的黑枣,饿得发慌。一次上课,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刚站起来就晕了过去。

我从小因父亲的冤案就被压在政治的底层,有时感到透不过气儿。但是我认为既然上帝都没让我死,我就要每一天活得有价值。P3-5

序言

春华秋实,李立青像春泥一样,把爱无私献给了一棵棵幼苗。他们如一个个饱满的音符,为李立青的人生点燃了一首奉献的歌。培养幼苗需要爱心,需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为了适应外国小朋友教学的特殊情况,李立青创出了以手语、直观教具、游戏等辅助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外国小朋友很快地跨过了语言障碍,走进了充满友谊和欢乐的集体生活中,为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难忘的一页。

幼年是人生重要特殊的时期,这其中的关键是幼儿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但是,当时我国系统高质量的幼儿教材非常少,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于是,李立青老师就凭借高级教9币的底子进修提高的同时,开始研究探索自己动手编写教材,为获得国内外先进幼儿教育理论,李立青在进修苦读中度过了不知多少个酷暑和严寒,她创作儿童歌曲常常废寝忘食。就连电话号码在她眼里都成了富有韵律的音符,有时半夜想出了好曲子,她也要爬起来把它记下来,在车上、路上想了新舞蹈动作,她会情不自禁地比画起来。就这样,在职期间,她为孩子们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许多舞蹈和歌舞剧并多次获优秀节目奖。为一幼的艺术教育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作为副园长辅助园长开展业务管理工作,以教科研为先导,带领保教人员进行多项课题研究,获得多项优秀论文奖成果奖、北京市教科研单位。李立青本人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她无怨无悔培养了一批批的骨干教师,以高瞻远瞩的思想,为今后北京第一幼儿园的发展和教职员工的进步而着想,她认为,不能使自己处于无人替代而难以升迁的境地。只有善于培养骨干和接班人的领导,才是成功者。

一批批幼苗告别敬爱的李老师,走向新的环境,但是他们没有忘记李老师,那一封封感人的书信、一张张成熟的笑脸,就是昔日的幼苗回报给李立青老师的一片片绿茵。每当看到这些,李立青老师便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补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愿作春泥育幼苗--我的幼教生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立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8452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4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2013142435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