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屋檐下/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从1937年创作《上海屋檐下》开始,夏衍实现了创作的根本转变:把剧本创作的焦点集中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的身上”。这正是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根本转变。但在刻画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怎样刻画人物性格这些方面,夏衍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又有着明确区别于曹禺的独立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内容推荐

创作于1937年的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代表作。1939年1月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

这是一部写市民生活的戏剧。剧情是:职员林志成在好友匡复被捕后,替他照料妻子杨彩玉和女儿葆珍,并在匡复多年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与彩玉同居。匡复出狱,三人陷入尴尬……匡复振作精神,鼓励林、杨二人勇敢地活下去,自己出走。

目录

一、自序

二、上海屋檐下

1、第一幕

2、第二幕

3、第三幕

四、后记

五、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

六、补录

七、芳草天涯

1、第一幕

2、第二幕

3、第三幕

4、第四幕

试读章节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上海的政治空气很紧张,中国革命犯了几次路线性的错误,上海的地下党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在文化上也展开了“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这种剧烈的斗争整整继续了近十年,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是白色恐怖最凶残的两年,也是我们斗争最困难的两年。我们这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缺乏经验,要革命,但是不懂得策略和战术,赤膊上阵,牺牲很大。到一九三四、一九三五年,上海的左翼文化工作遭到一次又一次的破坏,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之后,我们才模糊地认识了性急病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才引起了对当时的“左”倾路线的怀疑和不满。“西安事变”前后,由于抗日的群众运动勃兴,进步力量重新抬起头来,戏剧运动又开始活跃,急迫地需要有一点教育意义而又能在当时的环境下演出的剧本,这个戏,就是在这一段很艰难的时候写下来的。

剧本里我写了“黄梅天气”,这就表示了雷雨快要到来的意思。用天气来暗示政治气氛,这也是当时惯用的一种“曲笔”。全国人民要求联合抗日,大变动快要到了,可是在知识分子中,特别是一些在战斗中受了一些挫折的人,心理上还有不少迷惘、彷徨和消极的情绪,对此,一方面要批评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脆弱和动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他们舐干身上的血迹,重新投入战斗。写这个戏的时候,表面上看来,抗日战争的局面似乎已经定了,但是,抗日的统一战线能否形成。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政局在动荡,人心在浮动,——惊喜和忧煎,纠结在人们的心底,我在剧本中写的阴晴不定,就是这种政治气候的反映。

在写作上还有这样一个问题。

有个外国戏,名字叫《巴黎屋檐下》,是出喜剧。我对喜剧有兴趣(《都会的一角》就是写的喜剧),《上海屋檐下》最初也想写成喜剧,但后来却写成悲喜剧了。抗日战争快要到来了,不应该写得太灰暗,所以这里我也用了隐喻的笔法。在剧本里借用赵振宇的话,说天是不会永远下雨的,恼人的黄梅天气总是要过去的,一阵大雷大雨,晴朗的太阳终于要出来的。

我在戏里并没有写够得上叫“英雄人物”的角色。几个主要人物身上都有缺点,也都带有阶级的烙印,可能,葆珍、阿牛几个小孩身上的旧东西少一些,他们的希望大一些。他们历史负担少,包袱小,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我在最后的一首歌里面,写下了下面这几句话:

碰钉子,我不怕!

钉子越碰胆越大!

写这个戏的目的,除了给当时的“业余实验剧团”以一个上演剧本之外,只不过是想反映一下上海这个畸形的社会中的一群小人物,反映一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出一个即将来临的伟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一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音而已。

P81-82

序言

在校完了自己写的东西,而拿起笔来写一点“自序”之类的时候,往常总感觉到一点轻微的喜意,但是现在,我只是一种“感慨无量”的心情。

开始写这剧本,是在今年的初春,但是三月间生了一场病,四月初为着我们的成长而苦难了一生的母亲死了。这时期,又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所遭遇的一个最严重的时代,微力的我,也被情势逼着,处身在一个忙迫倥偬的环境里面,写下了“第一幕”这三个字之后,几个月来,简直没有连续地写作三小时的时间,而流光如水,正月间和“业余实验剧团”预约了交稿的时期早已经过了。当陈鲤庭、赵慧深两位不惮烦地向我索稿的时候,几次三番地想请求他们把已经排印在上演节目单上的我的剧目抽掉,但是在他们那种热心的鼓励督促之下,终于每天三百字五百字地写下去了。

写这个戏是在闷人的黄梅时节,写这个戏是在一种霉天一般的透不过气来的环境里面;因为这是一个预定了要在租界的卡尔登戏院上演的剧本,客观上先受了一重严格的限制。而自己,对于年来剧作界风靡着的所谓“情节戏”、“服装戏”,又深深地怀抱着不满和反感,加上《赛金花》而后,我在写作上有了一种痛切的反省,我要改变那种“戏作”的态度,而更沉潜地学习更写实的方法。到现在我可以很坦率地说,也许这很对不住督促和期待着我的“业实”的朋友。我写作的时候,完全地不顾虑到这剧本的商业上的成功,不管好坏,我自私地只希望它能够成为我写作方法一步前进的一个起点;才能和环境限制我只写了这样一个剧本,但是我这一点希望到此刻还没有改变。

剧本在七月下旬脱稿,没有充分和朋友们讨论和修改的时间,匆促地就被业实剧团拿去付油印了。他们派定了近于奢侈的演员人选,赵丹先生的匡复,赵慧深先生的彩玉,陶金先生的志成,王为一先生的赵振宇,章曼苹先生的赵师母,叶露茜先生的施小宝,再把演出的责任托付了擅长这一类戏剧演出的史东山先生,这近乎完璧的人选鼓动我对于剧本上演的兴致。我们在八月一日读剧本,三日开始排戏,预定八月十五日上演。可是,在八月十三日这一天,全面抗战的炮声响了!

这个戏的不能上演,在我感到的决不是失望,而只是兴奋和喜悦。抗战的喜炮应该送葬掉一切旧的感情、旧的故事、旧的剧本,而催生出许多更兴奋、更激动、更有助于我们民族解放的作品。我毫不留恋地把它忘掉,也不希望今后再有剧团上演这个剧本。我在戏中所写的那种忧郁的天气,忧郁的感情,狭隘的感情摩擦,人事纠纷,早该被抗敌救亡的洪流冲洗净了。只要时间容许,我今后一定要从这种写实的基点出发,再写一些视野大一点的剧本。

单行本预定八月中旬出版,可是今日看完校样,已经是十月过半了。在抗战开始之后,排好了铅字在架子上搁了六十多天,庐芳兄还是要将这剧本出版,那么就让这些发了霉的铅字印在纸上和读者相见吧。

谢谢热心地替我作了一个足以使剧本沾光的主题歌《勇敢的小娃娃》的施谊兄,和督促我写成这个剧本的“业实”的朋友。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八日炮声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屋檐下/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12335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00-07-01
首版时间 2000-07-01
印刷时间 200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4
13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