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
《中国近代史》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图书 | 中国近代史/蓬莱阁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 《中国近代史》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目录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近代史/蓬莱阁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廷黻著//沈渭滨导读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26611 |
开本 | 10开 |
页数 | 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9 |
出版时间 | 1999-12-01 |
首版时间 | 1999-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