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曼诺夫斯基是肖邦之后最伟大的波兰作曲家。他出身于有教养的特权背景,但在1914至1918年的战争中被扫荡无存,晚年贫病交加。他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有异国情调的华美,心醉神迷的企盼感,对色彩和光辉的高度领悟,以及近乎流光溢彩的管弦乐织体。Christopher Palmer探索他的发展道路,从早期钢琴曲一直到经典作品《夜之歌》、歌剧《罗杰尔王》。
图书 | 希曼诺夫斯基/BBC音乐导读 |
内容 | 内容推荐 希曼诺夫斯基是肖邦之后最伟大的波兰作曲家。他出身于有教养的特权背景,但在1914至1918年的战争中被扫荡无存,晚年贫病交加。他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有异国情调的华美,心醉神迷的企盼感,对色彩和光辉的高度领悟,以及近乎流光溢彩的管弦乐织体。Christopher Palmer探索他的发展道路,从早期钢琴曲一直到经典作品《夜之歌》、歌剧《罗杰尔王》。 目录 前言 生平 讲述 作品编年 1909-1910:第二号交响曲 1911-1914:哈菲兹情歌集 1915:神话 1915:仙女公主之歌 1915-1916:排档间饰和假面具 1914-1916:第三号交响曲 1916: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1917:第三号钢琴奏鸣曲 1917:第一号弦乐四重奏 1918:傻子穆埃任之歌 1918-1924:罗杰尔王 1921:斯洛皮耶夫涅 1923-1931:哈尔纳西 1925-1926:圣母悼歌 1927:第二号弦乐四重奏 1932-1933:交响协奏曲和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试读章节 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描写这部杰作:它是瓦格纳和梅西昂的折衷。这部作品很有瓦格纳的味道,虽然不是从通常意义上说的:谱曲中有男高音独唱、合唱,和管弦乐表现十三世纪波斯神秘诗人杰拉尔德-丁·卢米宏大的诗篇,使人感受到一个东方之夜的“超凡脱俗的美”。P9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希曼诺夫斯基/BBC音乐导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帕尔默著//马继森等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11673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1999-04-01 |
首版时间 | 1999-04-01 |
印刷时间 | 199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5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
宽 |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