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不是思辨性的学术著作,但也不是一般性的通俗读物,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属于音乐美学的应用读物。这本书所涉及的角度和内容,在国内外出版物中尚不多见。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书中的观点,读者可能不完全同意。我们的主观愿望,一是我们的一得之见能得到方家和读者批评和指正;二是这本小册子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之后,能够出现更多更好的与音乐的美有关的读物。
| 图书 | 音乐美纵横谈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此书不是思辨性的学术著作,但也不是一般性的通俗读物,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属于音乐美学的应用读物。这本书所涉及的角度和内容,在国内外出版物中尚不多见。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书中的观点,读者可能不完全同意。我们的主观愿望,一是我们的一得之见能得到方家和读者批评和指正;二是这本小册子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之后,能够出现更多更好的与音乐的美有关的读物。 目录 序 一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谈起 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谈音乐欣赏的角度、思路和方法 三 听得懂与听不懂——谈音乐艺术的长处与短处 四 好马配好鞍——谈声调与音乐形象的联系 五 一个幽灵在歌唱——谈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六 美的一种约束——谈音乐中形式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七 没有低谷,哪显高山——谈音乐形式美中的对比 八 “美在和谐”——谈音乐形式美中的多样统一律 九 吧·思·喜·悲 十 “扼住命运的咽喉” 十一 带泪的微笑——谈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 十二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谈音乐作品中的喜剧美 十三 “乐心在诗”——谈音乐与诗词联姻所创造的美 十四 “爱情是太阳底下最美的花朵”——谈爱情歌曲的美 十五 “最优美旋律的宝库”——谈中外民歌的美 十六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十七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谈中国古代音乐的美 十八 京剧的“味”——谈京腔京韵的美 十九 帕格尼尼为什么不演奏巴赫的曲子——谈音乐创作和表演中不同风格的美 二十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谈音乐表演美在恰当 …… 试读章节 现实生活中,面对亲人的死亡,人们会感到悲痛;看到正常人的意外死亡,人们也会表示惋惜;对于苦难的人的不幸遭遇,人们也会表示怜悯和同情。但是,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所带来的效应,却不止是悲痛和怜悯,还有恐惧、惊赞和奋起;不只有痛感,还有快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音乐美纵横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程民生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53818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70 |
| 出版时间 | 2000-02-01 |
| 首版时间 | 2000-02-01 |
| 印刷时间 | 2000-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60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