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都是在高校从事文学教学的教师,教授们参与提供典雅文学的工作本是件义不容辞的事,但我们习惯于高校研究式的讲授,而要做好普及工作却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怎样把典雅文学的精妙之处说得浅显晓畅并非十分容易,结果,这些文章可能仍是书卷气十足,这只能请读者见谅了。此外,由于是多人执笔,各篇文章的切入角度和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好在世界文学本来也是丰富多采的,我们的文章有些“五花八门”倒也于此应合。
| 图书 | 形象与韵律(中外文学赏析)/典雅艺术普及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都是在高校从事文学教学的教师,教授们参与提供典雅文学的工作本是件义不容辞的事,但我们习惯于高校研究式的讲授,而要做好普及工作却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怎样把典雅文学的精妙之处说得浅显晓畅并非十分容易,结果,这些文章可能仍是书卷气十足,这只能请读者见谅了。此外,由于是多人执笔,各篇文章的切入角度和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好在世界文学本来也是丰富多采的,我们的文章有些“五花八门”倒也于此应合。 目录 1.总序 2.前言 3.中国文学 4.诗歌 5.《诗经》: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6.屈原辞赋悬日月 7.汉代乐府民歌:中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 8.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9.七绝圣手王昌龄 10.王维山水诗的绘画美 11.豪中见悲的“李谪仙” 12.杜诗:苦难时代的历史纪念碑 13.名家辈出的元和诗坛 14.横放杰出东坡词 15.“词中之龙”辛弃疾 16.曲中状元马致远 17.《女神》:中国新诗的奠基作 18.冰心、宗白华的“小诗” 19.“新月”巨子徐志摩 20.“雨巷诗人”戴望舒 试读章节 吴敬梓的一生,大半在南京、扬州两地度过,他对官场、豪绅、秀才、举人有很多了解,也很熟悉这类人物徇私舞弊、利欲熏心、招摇撞骗的情状。为了避开文字狱的迫害,他把《儒林外史》反映了时代假托为明成化年间,着重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热中科举、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形象,他们在科举功名的利诱下,一个个神魂颠倒,丑态百出。P12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形象与韵律(中外文学赏析)/典雅艺术普及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翁长浩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766720 |
| 开本 | 10开 |
| 页数 | 3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8 |
| 出版时间 | 1997-11-01 |
| 首版时间 | 1997-11-01 |
| 印刷时间 | 1997-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2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