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一位普通的消费者,却已经是令人们争论不休的“打假英雄”,成为舆论追逐的对象。王海是“英雄”还是“刁民”?是“新型消费者”还是“投机钻营之徒”?无论是褒扬还是贬斥,无论赞成还是反对,众多的消费者正是通过“王海现象”的讨论了解了《消法》,在各种是是非非的争论当中,在各种矛盾的缠绕与纠葛当中,新型消费观正在形成,消费者主权意识开始深入人心,《消法》得到了普及,这也许是应该看作是“王海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唯一意义。
| 图书 | 王海自述(我是刁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王海,一位普通的消费者,却已经是令人们争论不休的“打假英雄”,成为舆论追逐的对象。王海是“英雄”还是“刁民”?是“新型消费者”还是“投机钻营之徒”?无论是褒扬还是贬斥,无论赞成还是反对,众多的消费者正是通过“王海现象”的讨论了解了《消法》,在各种是是非非的争论当中,在各种矛盾的缠绕与纠葛当中,新型消费观正在形成,消费者主权意识开始深入人心,《消法》得到了普及,这也许是应该看作是“王海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唯一意义。 目录 引子 “刁民”来啦 第一章 我不是刁民 第二章 历时八载《消法》出台 第三章 向京城商家二次挑战 第四章 京城争说“王海现象” 第五章 我是中国打假获奖者第一人 第六章 徐涛:我愿做第二个王海 第七章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第八章 张磊:惠州“走麦城” 第九章 回家 第十章 臧家平:为打假办了遗体捐赠 第十一章 实话实说 第十二章 投拆投进了怪圈 第十三章 苦辣酸甜 第十四章 何山:我为什么买假画 第十五章 和“伊势丹”对簿公堂 第十六章 李成吉:神秘的津门“刁民” 第十七章 走天府买“歪货” 第十八章 叶光:由“正规军”变成“游击队” 第十九章 与西安商业“恐龙”叫板 试读章节 三倍赔偿的结果证明了商家不卖假货是有着十足的诚意的,只是因为索赔之举尚无先例,对于《消法》“增加赔偿”条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张磊说,S商场对这件事异常警觉和重视,质量跟踪站负责人一方面感谢他们及时找出了商场服务上的盲点,另一方面则向他们虚心求教。张磊便非常坦率地说出商场中的几款皮带和另外几宗商品是假货。第三天他们再去时,发现这些商品已经全部从货架上撤走了。 P8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王海自述(我是刁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海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313667 |
| 开本 | 10开 |
| 页数 | 3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3 |
| 出版时间 | 1997-12-01 |
| 首版时间 | 1997-12-01 |
| 印刷时间 | 1997-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