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基于日常而又出奇制胜的“边缘之书”。作者既非学者也非作家,却以非凡的热情、独到的识见和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通过对20余种外国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切磋和玩味,深入语言现象内部,提示了种种为通常学者和作家难以企及的语言奥秘,并据此寄托、凝聚对母语命运的热忱关注。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深远的文化思考于一炉,行文风格简洁、明快而又处处渗透着幽默的机锋。有志于学习和研究语言,探讨语言之迷的读者不可不读。
图书 | 妈妈的舌头(我学习语言的心得)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基于日常而又出奇制胜的“边缘之书”。作者既非学者也非作家,却以非凡的热情、独到的识见和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通过对20余种外国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切磋和玩味,深入语言现象内部,提示了种种为通常学者和作家难以企及的语言奥秘,并据此寄托、凝聚对母语命运的热忱关注。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深远的文化思考于一炉,行文风格简洁、明快而又处处渗透着幽默的机锋。有志于学习和研究语言,探讨语言之迷的读者不可不读。 目录 1. 自序 2. 听话听声 3. 本人是老寿星 4. 语言与世界大同 5. 学语言与撑杆跳 6. 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 7. 人类语言中的“人妖” 8. 为上海话“平反” 9. 日文:唯一的组合语言世界 10. 中国人“关照”日本人绰绰有余 11. 美国人能“关照”日本人吗 12. 中国人和日本人真的“同文同种”吗 13. 母语:“妈妈的舌头” 14. 地球的代言人 15. Opera的温床——如歌的意大利语 16. 北京的方言和北京人儿 17. 普通话的盛世 18. 拼音文字:跳跃的音符们 19. 人类是亚当和夏娃创造的吗 20. 无声的绘画——象形文字 试读章节 骂人的真理 中国人骂人,外国人也骂人。 中国人讲脏话,外国人也讲脏话。 中国人善骂娘,外国人也骂娘。 无论东方西方,无论白人黑人,脑袋上都开着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嘴。只要有嘴,便难免说话;只要说话,就免不了不说好话,而骂人正是众多坏话中最难听的那一类话。 脏话是不满的表现媒介。既然不满,就不会选择好听的、干净的说,而不干净到了最高层次,便成了脏话了。 脏话如粪坑中掏出的大粪,而那大粪生于人的腹中,是人的排泄物。只要心中有不满,只要腹中有恶气,只要心情不好,就一定会讲脏话,就一定会吐脏字,就一定会骂大街。除非是哑吧。 哑吧也讲脏话——在他们的心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妈妈的舌头(我学习语言的心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齐天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31734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1999-10-01 |
首版时间 | 1999-10-01 |
印刷时间 | 199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