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北偶谈》是清代文学家王士禛的一部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共录笔记一千二百九十二则,此选本仅选一百四十一则,不及原书的九分之一,但终非管中窥豹。在选注中注意了各卷的平衡,但“谈故”四卷,多涉及典章制度,读者或许举不大,故入选从严,因而对于一些史料价值较大的笔记,也不得不割爱。王士禛不是考据家,笔记中有一些讹误之处,这次选注尽量予以指出,以便阅读。注释不避重复,以免读者来回翻检之苦;至于评析文字,则尽量提供有关的材料,或根据自己理解,作出相应评论,以便于读者的再评析或鉴赏。
| 图书 | 池北偶谈/历代笔记小说小品丛刊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池北偶谈》是清代文学家王士禛的一部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共录笔记一千二百九十二则,此选本仅选一百四十一则,不及原书的九分之一,但终非管中窥豹。在选注中注意了各卷的平衡,但“谈故”四卷,多涉及典章制度,读者或许举不大,故入选从严,因而对于一些史料价值较大的笔记,也不得不割爱。王士禛不是考据家,笔记中有一些讹误之处,这次选注尽量予以指出,以便阅读。注释不避重复,以免读者来回翻检之苦;至于评析文字,则尽量提供有关的材料,或根据自己理解,作出相应评论,以便于读者的再评析或鉴赏。 目录 1、前言 2、经筵日讲 3、禁师生 4、发陵(以上卷一) 5、明熹宗 6、四布衣(以上卷二) 7、于成龙陆陇其 8、国朝状元(以上卷三) 9、亲谒孝陵 10、访遗书 11、毁淫祠(以上卷四) 12、先忠勤公家训 13、方伯公答人诗(以上卷五) 14、魏尚书格言 15、图谶 16、高忠宪(以上卷六) 17、施允升 18、王端毅公遗事 19、史阁部 20、牧斋诗传 试读章节 杨职方又言:武昌张氏,有子妇,为狐所媚,百计驱之不获。一日,置酒召客,张宣和御笔画鹰于堂上。比客去,狐夜分始至,云几不免。妇问之,狐曰:“汝家堂上有神鹰,见我即奋欲搏击,微项有铁絙,将不免矣。”质明狐去,妇以语其夫,或谓之曰:“画诚神物,曷爇去其絙,狐必不敢复至矣。”如其言。至夕,果有狐击死堂下。后其家遭回禄,共见鹰从火中飞去。 P23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池北偶谈/历代笔记小说小品丛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王士禛撰//赵伯陶选注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07649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3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8 |
| 出版时间 | 1999-06-01 |
| 首版时间 | 1999-06-01 |
| 印刷时间 | 1999-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