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
内容
试读章节

自从沃森与克里克发现了基因结构之后,人类在亲缘关系的认识上有了一个本质的提升。今天的警察破案、战争尸骨归亲及亲子鉴定几乎都离不开由此产生的科技检测技术。令我们拍案称奇的是,基因是如此神奇地“寄身”于人体细胞之中,血液、毛囊、唾液、精液中都存在着一个人的特定基因,检一发而定万里之外的亲缘关系已不再是天方夜谭。

利用DNA 进行亲子鉴定,只要做十几个DNA 位点检测就可以了,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 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再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DNA 亲子鉴定,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9.99%。正因为它的准确程度最高,所以各国的法律都认可基因检测这项技术的检测结果是一个可以提供堂上证供的关键证据。

这本书,并非是研究人基因问题的书,而是研究人的文化(作品)“基因”问题的书。

不知道读者会不会相信这样一个结论,一位诗人或作家,一位书法家或画家,在他写出的每一首诗词中、绘出的每一幅书画里,都蕴含着他的个性基因。我们用检测作品的方法,可以查出这个作品是谁写的,是谁画的,哪怕这个作品已经过去数百年甚至几千年了。

读宋词,猜作者

让我们试着测试一首诗词作品。先隐去这位作者的姓名。

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需要提醒的是,这首词是照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格式来写的,用韵相同,即词中每句末字的韵都为苏词中的原韵。

这同韵作词的手法,让我们作出了第一个判断:这位词人肯定生于苏轼之后,或许是属于北宋后期到南宋年间的人物。

从词的前三句看,这是一位志向极大的豪杰,自比蛟龙,想要一飞冲天。然而,再看四五句,又让我们纳闷:难道他身心不自由?“牢愁”、“寒蛩四壁”,可知他感受到的是四面而来的压迫。当然,要真是一条蛟龙,即使一时受困,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一天的,他应该继续写一些激励自己的话了吧?不,后面仍然是一发一收,一张一缩。曹操横槊赋诗,王粲登楼作赋,志向气魄够大,结果只不过都是“空中雪”,一旦化去,就成烟消云散。上阕最后两句更是怅然无奈:自古来江水就是如此流淌的,我也没有办法了,只等将来的英雄豪杰来收拾局面吧!  在一放一收、一伸一缩中,我们看出这位豪杰已经是英气散尽,气概全无了。

下阕行文依然如此,但是有两句词值得提出来议论一番:“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诗词的意旨是泛向性的,“镜里朱颜都变尽”,可以解释为江山变色、词人老去,但是他“只有”——只剩一点丹心还没有变色,那是他最终的坚守。

最后的结尾句“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应解释为:不必挂念我,应该多念及亡国之恨啊!

为什么最后句能看出亡国之象呢?因为杜鹃是一种怨鸟,传说为丧国之君的望帝所化,而残月说的是将尽之月,加在一起,其意旨可谓明确。

让我们联想一下,“只有丹心难灭”,难道不是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意思吗?莫非这位词人就是文天祥?

不错,写这首词的正是文天祥。这是他反元失败被俘,被关押在南京时候所写,当时大约43 岁,这个年龄,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再加上“牢愁”,说朱颜都变尽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在词中嗅出了许多的因素:国已亡,人被捕,文武全才却壮志难伸而转向心灰意冷,只好将一颗不变的丹心保持到永远。那么,宋朝词人符合这些因素、有这样的结局和心境的人,恐怕除了文天祥再没有第二个了吧?

以诗词找出作者,那是因为词中有作者“基因”的原因。

如果我们拿文天祥的词与押同一个韵辙的苏轼词作一比较,在文章的气势、气韵、顿挫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请看东坡先生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气势宏大,意气扬扬,节奏流畅,真像那无堵无阻的长江水,奔腾汹涌,一泻而下。而文天祥的词呢?读起来就像是“谁谓天地宽,出门便有碍”一样,处处疙疙瘩瘩,气流受阻,一扬一抑。我们猜想,也许深陷囹圄的文天祥知道,想让这首词被友人看到,先必通过元朝监守的审查关吧,所以写得十分婉转、含蓄又不那么痛快、爽朗?但又不尽如此。

谁吐的气,谁发的声,谁写的文字,都是骗不得人的,都是他“这一个”——时代、个性、年龄、心态、抱负、文风、底气的综合反应。反之也然,所以我们通过对诗词中表达出来的因素的分析,就可以交叉地锁定这首诗词的作者是谁了。

可见,文天祥这首词的风格正如他当时的境况、心情,在阴暗的铁栏中只能看到外面的一栏秋色。

P18-20

后记

本书是“密码”系列的第二部。第一部书《朝代兴替的天候密码》已于2015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此书设想与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挚友的支持,他们是陈楚人先生,陈立钻先生、孙星炎先生、罗伟凡先生、张克敏女士,特在收笔之际,再次一并致以躬谢!

目录

第一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

 “醉里吴音相媚好”:江浙地区的文化密码

 从吴语地区为核心向外散射的波纹——中国民间音乐风格趣谈

第二章 给古代诗词进行DNA“亲子鉴定”

 读宋词,猜作者

 读宋词,观兴衰

 “亲子鉴定”逐步解析贾谊《吊屈原赋》

第三章 从诗词的传承看隐藏在文学中的基因

 最早最高的文化标杆

 文学作品中基因传承之一——用典

 文学作品中基因传承之二——唐韵

 文学作品中基因传承之三——格律

第四章 汉赋里的楚文化基因

 从司马相如《大人赋》中“寻找”屈原

 汉赋的两个发展高潮

第五章 古诗当中的文化基因密码

 从赋到诗:魏晋南北朝时代有复杂的整合与取舍

 诗赋词曲中的基因传承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破解李白诗的密码

第六章 花木向荣的夏与枯叶凋落的秋

 汉代:司马相如与扬雄

 唐代:李白与白居易

 宋代:苏东坡与辛弃疾

 元代:关汉卿与郑光祖

第七章 皇帝“大使”串起的中国戏曲生长史

 杂剧与南戏之间的“大使”

 明成祖“催生”昆曲

 乾隆“催生”京剧

第八章 竺可桢气候曲线绘出了中国文化运势

 简述历史上文化高潮的勃起规律

 中国历史坐标上看竺可桢气候曲线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在旋动中出现的文化低潮与高潮

第九章 《红楼梦》中的中国文化基因

 生根于历史典籍中的小说

 《红楼梦》中的诗词基因

 《红楼梦》中的医药典故

 《红楼梦》中的音乐基因

 《红楼梦》中的美术基因

 植物学角度探秘《红楼梦》作者之谜

第十章 著名文物中的文化密码

 《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政治风云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与嘉靖被刺案

 史上最多金古墓解密——墓主海昏侯是否真的富有

后记

内容推荐

王颖著的这本《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体系庞大、内容丰富,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说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书画、戏曲、文物等诸领域,既从艺术形式的融会变革角度展示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脉络,从中找出它们的基因传承,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人的视角和自然科学的理念发现了古代文化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规律和现象,生动活泼,能够令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获得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说起,从地域口音,文学作品的继承延续和发展,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融汇和传承等多方位全角度地为读者展示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脉络,并从中找出他们的血脉传承。作者王颖对于文化现象和艺术作品的解读角度新颖独特,从今人视角,同时运用自然科学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读来可以看到其中饶有趣味、独特的文化见解,帮助读者从全局连续地看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80951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7109568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