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诂林》是一部记录历代学者关于古文字形音义考释成果的大型工具书。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古陶文、货币文、简版文、帛书、玺印文和石刻文,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汉代以降,尤其是近百年来,众多学者对古文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是研究古文字工作者的一部好的工具书。
| 图书 | 古文字诂林(1)(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文字诂林》是一部记录历代学者关于古文字形音义考释成果的大型工具书。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古陶文、货币文、简版文、帛书、玺印文和石刻文,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汉代以降,尤其是近百年来,众多学者对古文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是研究古文字工作者的一部好的工具书。 目录 一 前言 二 凡例 三 第一册检字表 1 部首表 2 部首检字表 3 笔画检字表 四 正文 试读章节 马叙伦 沈涛曰。玉篇引作草木斡也。盖古本如是。一切经音义八引字林云。茎。枝生也。任大椿曰。枝生当为枝柱之误。然则后人用字林改说文耳。丁福保曰。慧琳音义五及八及十一皆引作枝主也。考字林作枝生也。伦按。此字林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古文字诂林(1)(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圃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0658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1999-12-01 |
| 首版时间 | 1999-12-01 |
| 印刷时间 | 200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5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0.6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68 |
| 宽 | 205 |
| 高 | 4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