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预衡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是配合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而编的辅助教材,已列入国家教委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写计划。《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的体例特点是:既不同于一般文学史,也不是资料汇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既有文学史的基本论述,又附以相关的资料。论述部分,力求简要,引而不发,以供教者发挥,供学者思考。资料部分,摘引原文,力求精当。遇有歧义,则兼收数说,以供选择。
图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郭预衡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是配合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而编的辅助教材,已列入国家教委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写计划。《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的体例特点是:既不同于一般文学史,也不是资料汇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既有文学史的基本论述,又附以相关的资料。论述部分,力求简要,引而不发,以供教者发挥,供学者思考。资料部分,摘引原文,力求精当。遇有歧义,则兼收数说,以供选择。 目录 第一章 宋代文学总论 第一节 宋代的世风、士风及文风 一 宋代世风及对文风的影响 二 宋代士风及对文风的影响 三 宋代文风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宋代散文 一 宋代散文的样式及总成就 二 宋文的总特点及分期 第三节 宋代诗歌 一 从唐宋诗对比看宋诗的总成就 二 宋诗的主要特点 三 宋诗分期概述 第四节 宋代的词 一 宋词的成就 二 宋词繁荣的情况 三 宋词分期概述 第二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节 柳开和王禹偁 一 背景 二 柳开 三 王禹俑 第二节 西昆派诗人 一 《西昆酬唱集》书 二 西昆派的主要作者 三 对西昆派的评价 第三节 穆修、范仲淹、尹洙、石介等反西昆派作家 一 穆修 二 范仲淹 三 尹洙 四 石介 第四节 晏殊等北宋前期的词人 一 晏殊 二 晏几道 三 张先 第五节 柳永 一 柳永其人 二 柳永对词的贡献 第三章 欧阳修和北宋中期文学 第一节 欧阳修其人及文学主张 一 欧阳修其人 二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 第二节 欧阳修的散文 一 成就和地位 二 题材和内容 三 艺术特色 第三节 欧阳修的诗词 一 诗 二 词 第四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 一 梅苏的生平 二 梅苏的文学主张 三 梅苏的诗歌创作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北宋后期文学 第六章 两宋之交文学 第七章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 第八章 辛弃疾以及陈亮、刘过、朱熹 第九章 南宋末期文学 第十章 宋代文学的其他样式 第十一章 辽金文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预衡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3970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5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00-09-01 |
首版时间 | 2000-09-01 |
印刷时间 | 200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