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随笔集,也是《当代中国学者随笔》丛书之一种。
全书辑选了作者随笔精品88篇,大致有读书治学、自我观照、讲“红”说“梦”、追忆故交、前尘往事、文化反思几方面的内容。作者以深厚的文学功底,结合其治学研究的经历和感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许多令人回味与深思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读和考证上,更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执著追求的心路历程。
| 图书 | 岁华晴影/当代中国学者随笔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随笔集,也是《当代中国学者随笔》丛书之一种。 全书辑选了作者随笔精品88篇,大致有读书治学、自我观照、讲“红”说“梦”、追忆故交、前尘往事、文化反思几方面的内容。作者以深厚的文学功底,结合其治学研究的经历和感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许多令人回味与深思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读和考证上,更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执著追求的心路历程。 目录 1.序 2.随笔与掉书袋 3.读书似水能寻脉 4.文采风流 5.对待书的方法和态度 6.读书与治学 7.艺术古今杂话 8.八旗文赞 9.漫话“工具书” 10.诗文化 11.文之思 12.诗人什么样子 13.悲剧性人物——漫画家 14.潇洒意如何 15.羡鱼 16.谈笑 17.谈哭 18.挤和捧 19.虚字和实字 20.念半边字及其他 试读章节 1954年之春末,我奉特调由成都四川大学回到北京。川大历史系老教授、诗词名家缪钺先生深怀惜别之真情,作有七律一章见赠,其中一联写道是:“读书似水能寻脉,谈艺从今恐鲜欢”。P: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岁华晴影/当代中国学者随笔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汝昌著//周伦苓选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2714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1997-01-01 |
| 首版时间 | 1997-01-01 |
| 印刷时间 | 199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