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打破了从纯文学角度谈论武侠小说的局限,而将浩繁的野史笔记作为主要取材来源,结合史传、小说与诗歌、丛侠的剑崇拜、清官司仰慕、武德传统、女性爱情观与妇侠、刺客尚义、侠盗禁忌,酒壮侠勇、剑仙下凡、角色缺陷等多方面,深入传统文化的底蕴中,揭示有关侠义传闻的文化史、文学史意义;并将侠与慕侠习俗,侠的社会活动与传闻文本(作品)结合起来阐述,交织着许多系列化了的罕为令人所知的趣闻逸事,深入浅出地概括、解析了当代新派武侠小说的创作来源与接受热点成因,是一部从侠文化心理层面探讨其起源传播的佳作。
| 图书 | 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打破了从纯文学角度谈论武侠小说的局限,而将浩繁的野史笔记作为主要取材来源,结合史传、小说与诗歌、丛侠的剑崇拜、清官司仰慕、武德传统、女性爱情观与妇侠、刺客尚义、侠盗禁忌,酒壮侠勇、剑仙下凡、角色缺陷等多方面,深入传统文化的底蕴中,揭示有关侠义传闻的文化史、文学史意义;并将侠与慕侠习俗,侠的社会活动与传闻文本(作品)结合起来阐述,交织着许多系列化了的罕为令人所知的趣闻逸事,深入浅出地概括、解析了当代新派武侠小说的创作来源与接受热点成因,是一部从侠文化心理层面探讨其起源传播的佳作。 目录 绪论 侠义主题——一个纵贯古今的文化现象 第一章 剑崇拜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二章 侠义伦理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三章 忠义正统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四章 武德修养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五章 女性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六章 刺客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七章 盗贼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八章 酒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九章 超世企慕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第十章 角色缺陷与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 结语 侠:催奋感召人的心灵偶像 后记 试读章节 古人云:一饭之德必酬,纤芥之恩必报。想我昔年,若非他父子仁慈舍手(施舍),今己命沟渠。屡屡欲恩酬报,奈无门路。明日若果是琦,这正是欲偿其父,并偿其子,有何不可?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16659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9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0 |
| 出版时间 | 1999-02-01 |
| 首版时间 | 1999-02-01 |
| 印刷时间 | 1999-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5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