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庭笈、宋希濂、方鼎英、胡兰畦、何香凝、李奇中、包惠僧等讲述民国年间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军校生活、名将风采、革命运动、社团与刊物……片段小文、三言两语,韩淑芳编著的《黄埔军校(民国趣读)》生动鲜活地再现了当年黄埔军校里那些逝去的过往。
| 图书 | 黄埔军校(民国趣读)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郑庭笈、宋希濂、方鼎英、胡兰畦、何香凝、李奇中、包惠僧等讲述民国年间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军校生活、名将风采、革命运动、社团与刊物……片段小文、三言两语,韩淑芳编著的《黄埔军校(民国趣读)》生动鲜活地再现了当年黄埔军校里那些逝去的过往。 目录 第一辑 黄埔军校的成立 第一章 老黄埔不得不说的校史 郭一予:建校宗旨 李奇中:校址的确定 方鼎英:艰难筹款 李奇中:苏联的物质援助 张申府:筹办黄埔军校点滴 宋希濂:校长一职的角逐 周恩来:蒋介石成为校长的缘由 郭一予:军校最初的组织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 李奇中:黄埔教导团 曾颖、卜一鸣:高等教育班的由来 何宏钧:高等教育班的学员构成 丘懋高:潮州分校的设立 陶子贞:长沙分校 冼大房:武汉分校的设立 文强:特别训练班 韩浚:“中山舰事件” 郑庭笈:对黄埔五期生的“清党” 赵一雪:“清党”内幕 第二章 校长杂说 郑洞国:严肃、刻板的蒋校长 郑洞国:唯一的私下谈话 张申府:和蒋介石的一面之缘 何崇校:蒋介石对新生的点名 第三章 漫谈校风和制度 贺钺芳:军事民主与纪律约束并重 陈风:“中正剑”的黄埔精神 郭一予:禁闭室里关禁闭 尚宗钊:“开明专制,绝对服从” …… 第二辑 学员生活拾零 第三辑 名人堂与校内社团 第四辑 黄埔学生军与中国革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黄埔军校(民国趣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韩淑芳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49215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3 |
| 出版时间 | 2017-07-01 |
| 首版时间 | 2017-07-01 |
| 印刷时间 | 2017-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8 |
| CIP核字 | 2017099070 |
| 中图分类号 | E29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6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