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设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
试读章节

商朝世家大族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流传的良好风尚、优良的政策,都还有留存。这里的“流风”指的就是一直流传到当时的商王室的家风家纪。在《论语》中,也有对孔子家教训子的专门记述:

孔子有一子,名鲤,字伯鱼,孔子对他管教很严,让他和自己的弟子一起读书。《论语·季氏》中记载:孔鲤两次于庭院中走过时被父亲叫住,吩咐他学习《诗》(即《诗经》)和《礼》(即《礼记》),并且训斥他,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不学习礼,便不能立身处世。诗是立言之本,礼是立身之本,这就是孔子传达给儿子的家风。“诗礼传家”是孔氏家风的重要内容,一直到现在,这都是孔氏家风中的重要内容。

春秋时代,贵族之家大多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家训家规也逐步形成。《国语·鲁语下》中记载的一篇《敬姜论劳逸》,讲的是敬姜劝诫儿子做官要忠于职守,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这不仅是春秋时期家训的代表,更是一篇教育子孙的范文,敬姜因此成为后世敬仰的贤母典范。

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对家风建设的重视有增无减,出现了集中记载家庭教育经验的读本——“家训”,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都非常有名。

唐宋以后,家风建设已经成为家庭道德建设的必备内容,专门的家规家训也大量涌现。如唐代李世民传给子孙的《帝范》,宋若莘给女儿写的《女论语》,李恕给儿子的《戒子拾遗》;宋代司马光给儿子司马康的《训俭示康》,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都是齐家教子的典范之作。这一时期的家风也更趋严厉,治家犹如治国一般,一犯家规,就会有家法处置,绝不容半丝情面。很多大族之家都对子孙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譬如北宋包拯立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由此框定了包家的家风以清廉为主。司马光定下的《温公家范》,不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家庭伦理关系、治家方法、子弟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还告诫族人,一定要“以德业遗子孙”,而他的另一部家训《训俭示康》则给司马家的家风定下了“俭朴”的基调。

明清以降,家训家规更加普遍,不仅皇室贵胄有严格的家范,普通百姓家庭也都有自己的家训和家规,流传后世的家范家训也更加丰富。如明代姚舜牧的《药言》、杨继盛的《杨忠愍公遗笔》、何伦的《何氏家训》、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清代康熙帝的《庭训格言》、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张英的《聪训斋语》、汪辉祖的《双节堂庸训》、郑板桥的《家书十六通》、曾国藩的《教子书》、甘树椿的《甘氏家训》、邹岐山的《启后留言》等。在民间百姓千家万户当中,那些文字或口头上的《诫子书》《训子令》《谕子规》《教子经》《示儿贴》等家风家规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数不胜数,以公开或秘密的方式在各个家庭、家族、宗族中世代流传。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中国古代公开印行的家训共有120多种,而且以明清最多。

现代家庭家族的家风更讲究与时俱进,不仅继承了传统家风的优秀内容,如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勤劳节俭、知书守礼、孝敬父母、忠于国家等,而且又增添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如自由民主、团结友爱、幽默风趣、庄重正派、善良感恩、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许多名人的家风家训也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的榜样,如万里“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彭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李先念“不允许子女经商赚钱”,陈云“家财不为子孙谋”,还有像《傅雷家书》这样深深地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的家教经典。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摘编。《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贯穿其间的是对家国荣辱的教导,对艺术之关的热爱,对父子亲情的阐释。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家风家教建设的肯定和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家教和家庭建设的极力倡导,家风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

在2015年羊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P4-5)

目录

第一章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是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

 1.文化孕育家风,家风承载文明

 2.家风优良,子孙贤明

 3.制订家规,好家风从家规开始

 4.传承家训,吸收家训中的文化精华

 5.严格家教,以身作则做好家风榜样

 6.潜移默化,把传统文化导入日常家庭活动中去

 7.借鉴世界名人家风,打造特色家庭文化

第二章 爱老孝亲,爱国尽忠: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忠孝家风

 1.百善孝为先

 2.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3.培育感恩之心,回报父母恩情

 4.开展家庭爱国教育,从小培养爱国思想

 5.以报效祖国为家庭愿景

 6.参加爱国活动,把爱国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章 施仁布爱,行善积德:弘扬善良美德建设仁善家风

 1.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2.善待家人,爱护亲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乐于助人,陌生人有危难也要尽力相助

 5.居仁由义,多做好事

 6.修桥补路,热心公益

第四章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弘扬诚实美德锤炼诚信家风

 1.言必信,行必果

 2.把诚信作为家庭的最高原则

 3.从家庭成员间做起,养成守信好习惯

 4.家庭中拒绝任何谎言

 5.说到做到,想尽办法履行承诺

 6.从家教开始,锤炼诚信家风

第五章 行事谨慎,谦恭有礼:弘扬谦虚美德打造谦谨家风

 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在日常生活中传承良好的礼仪风度

 3.不论家里家外,都要礼貌待人

 4.为人谦恭低调,不张扬不炫耀

 5.行事小心谨慎,不狂傲不妄为

 6.谨守法纪,不越规不逾矩

第六章 克勤克俭,不怠不奢:弘扬勤俭美德谨守勤俭家风

 1.成由勤俭败由奢

 2.劳动光荣,所有的劳动都值得尊重

 3.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

 4.坚决克服懒惰和懈怠

 5.以俭为荣,不奢侈不铺张

 6.杜绝浪费,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7.正确看待金钱和财富,不盲目攀比

第七章 治家以严,居家以和:弘扬和睦美德建设和谐家风

 1.治家以严,赏罚有度

 2.居家以和,家和万事兴

 3.夫妻恩爱是家庭和谐的主旋律

 4.珍视兄弟姐妹手足亲情

 5.婆媳相处贵在上慈下孝

 6.邻里相处宽厚大度,互帮互助

 7.教育子女忌打骂,棍棒下面出不了孝子

 8.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八章 好学上进,笃学不倦:弘扬进取美德建立好学家风

 1.父母带头,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2.制订家庭学习计划,有目标地学习

 3.建立家庭“图书角”,让阅读成为习惯

 4.处处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5.三人行必有吾师,家中成员相互学习

 6.克服骄傲自满,要不断学习

 7.打造学习型家风,创建学习型家庭

第九章 一身清白.两袖清风:弘扬廉洁美德锻造清廉家风

 1.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

 2.父母带头,不该拿的一分不拿

 3.不该收的礼不收,让送礼者在家门口止步

 4.管住嘴不伸手,坚决不开后门

 5.互相监督,让廉洁成为家庭习惯

 6.家风清廉,幸福永远

第十章 以德为先,修身自立:弘扬当代“四德”建设良好家风

 1.响应中央号召,重视家风建设

 2.履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明礼知耻

 3.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4.弘扬家庭美德,助力家风建设

 5.修炼个人品德,做家风建设的榜样

 6.用良好的家风筑就美好民风、党风和世风

序言

家风,又称门风,是由一个家庭或家族所奉行的道德规范、所崇尚的风骨气节、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所沿袭的生活方式以及家庭中所特有的文化氛围、生活习惯、言行规矩和禁忌等,共同构成的一种相对稳定并世代承袭的文化风尚。因其产生于家庭,又有着鲜明的家族特色,因而称之为家风。家风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教、家风培育的民族。因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石,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的,家庭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庭走入社会的,家庭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如何。家风严正则世风清正,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庭文化,特别是家风家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和道德源头。一个人,奉行什么,遵守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崇尚什么,摒弃什么,都与其家风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子孙。大凡家风严正、清明优良的家族,子孙也会贤良、文明、有成。更重要的是,家风是党风、政风、民风和世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党风正,政风端,民风淳,世风清。故而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建设良好家风,以家风引领国风、民风、世风,也成为一种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强调家风建设对于党风政风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家风家教不仅能够影响到家风、社风的形成,在党风、政风建设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号召全党同志要重视家风建设,引领良好的政风和党风的形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每一个人的亲情港湾,也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更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起点。家道正,则天下定。重视家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发扬传统道德,对于今天我们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家风家教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当前家庭文化和良好家风建设水平,助推中华复兴梦的实现,我们编写了这本《建设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从建设良好家风的角度出发,以弘扬中华文化为重点,全面梳理了中华家风历史发展脉络,阐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家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并以弘扬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清白正直、忠厚善良、谦恭有礼、好学上理、修德立身等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前提,专门探讨了建设新时代的良好家风的方法和途径。全书内容丰富,风格清新,体例独特,叙述精彩,特别适合社区、家庭在建设新时代的良好家风时阅读和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敬望读者批评指正。

向亚云

2017年4月

内容推荐

向亚云、景扬、王溪明编著的《建设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了家风,是融在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骨髓里的品格、立世做人的风范、工作生活的格调、民风社风的根基,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家风,无关贫富,无关家庭大小,也无关父母的文化程度,许多平常人家,即使没有专门的家训、家规、家教,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良好家风。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后代长期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具有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

当下,提倡家风建设,依然没有世易时移的陌生感,因为家风依然是当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化,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当然,要与时俱进,融合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要为家风注入不同的内涵。

家风败坏:工作事业的负资产、滋生腐败的温床;

家风优良:家庭生活的正能量、辉煌人生的沃土!

好家风,老人当宣扬,父母要垂范,夫妻需掌舵,子女应继承,孙辈该顺受,兄弟姐妹试比高。

编辑推荐

美满的家庭,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按照家庭的规则生活、做事,好的家风就像一条安全带,保证家庭全体成员奋勇向前的同时能够不越规、不逾矩,安全驶向理想的港湾。尤其在当今反腐的时代,好的家规、家风更有利于创造事业,干好工作,成就人生,实现梦想。

向亚云、景扬、王溪明编著的《建设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际需求,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以建设良好家风为重点,阐述了当下家风建设的重点、焦点、难点。在内容上涵盖了家风建设各个方面,配以内涵而有意义的图片,更加趣味生动,是推行家风家规建设的有益读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设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亚云,景扬,王溪明编
译者
编者 向亚云//景扬//王溪明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23156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7064864
中图分类号 B823.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