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笺
内容
编辑推荐

茶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需,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饮料。它平易亲和又清雅高远,与文人的性情十分贴合。苏眉所著的《茶笺》从泡茶、饮茶、茶人、茶食以及关于茶的思考等方面写茶,文字优美,在作者笔下,茶飞扬灵动,表情丰富,文章篇幅大都短小易读,韵味清淡,别有意趣,读之有酣畅淋漓之感。本书字里行间都是茶,以茶映照人性,道出的是作者对人情世态的感慨。全书节奏紧凑,内容涉及面广,表现形式新颖独特,文章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茶笺》是苏州女作家苏眉关于茶的随笔集。每篇随笔都精炼短小又极具禅意,行文有古雅韵味,又多引诸如《锦绣万花谷》《茶谱》《茶录》等古文,因此取其每篇精短恰适合一页笺纸,取名《茶笺》。作者从自己关于四时饮茶、茶人、茶食、泡茶法、茶思、古代茶事等方面写茶,章节分为“四时”“相”“味”“人”“境”“旧时”六个部分。在作者笔下,茶飞扬灵动,表情丰富。茶人的精神境界也呼之欲出。

目录

缘起

四时

 春来

 夏饮

 秋梦

 冬意

 恬淡虚无

 笃定

 岁月滋味

 梅子青时

 虚度

 一期一会

 三呼吸

 空杯以对

 无常

 小欢喜

 不器

 诸花露

 温柔

 为仪

 安顿

 间

 不同

 爱与情

 慎味

 宜节

 闻香

 清饮

 桂花香

 藏香

 择水

 广融

 度

 红茶

 隽永

 夜饮

 半生缘

 无香

 西瓜糕

 人间烟火

 花馔香饮

 无茶之茶

 无癖

 天真

 月光白

 暖汤

 向内求

 插花

 手信

 相知

 旅途

 则

 格律

 金刚

 无可奈

 茶礼

 无期

 雨

 随遇而安

 心幻成景

 尽欢

 月饼

 情

 何以有为

 无用

 无为

 初见

 彼时此刻

 搭

 度过

 无由

 对饮

 独处

 止语

旧时

 洛神

 暗香

 山僧

试读章节

春来

春日多饮绿茶,万物始苏,尚不废了那一口精气。引力波都被证实了,我更信了山有神、林有灵,不过一片树叶,里面也有累世的念力吧。清则清,空则空。即便采茶,也有好情致,《锦绣万花谷》有记:“山有鸟如鸲鹆而小,仓黄色,每至正月二月作声云‘春起也’,至三四月作声云‘春去也’,采茶人呼为报春鸟。”空山新雨闻鸟鸣,也是给茶事谱了一出曲了。李世熊《寒支集》:“新城之山有异鸟,其音若箫,遂名日‘箫曲山’。山产佳茗,亦日‘箫曲茶’。”春日里,但闻梵音,饮得清茗。

夏饮

《素问》,取自《黄帝内经》,有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日暑热,然万物蓬勃。蓬勃之时,不宜使之收敛,就像那恣意生长的植物,应适其道,引其长,而不是束缚克制。三伏驱寒,顺应的也是这个道理。现世的产物是空调、冰水、雪糕,生生将寒气锁在体内,而暑热郁结,气不得泄,所爱不在外,到秋日、冬天,便会引发种种病症,不得安宁。

故夏日亦宜饮热茶。茶以性温者为上,红茶、岩茶、普洱皆可,尤荐红茶。再者,普洱配陈皮,亦是健脾祛湿良方。热茶益养,应夏之气,为安。

秋梦

秋日清简,今日我们只饮淡淡的碧螺春。明前茶,苏州东山碧螺村里的真味,美人儿的父亲亲手制作,只小小一个纸包,上面用毛笔写了“极品”二字。天白手刻一个竹茶赏,倒茶上去,雪绒花隐在黑森林里。

大紫砂壶,投茶下去,用温水泡了,温润香甜。如果苏州水可尝味,在一个意象上,她就是这种味道:出了烟尘,却有柔媚。碧螺春是纯女性化的,媚骨不宣,只道一个冰清玉洁。

夕阳渐渐下来,苏州的晨昏暮沉,连同离愁别绪,都游走在光影里。我们该如何虚度时光,用一盏茶、一个无言的黄昏,抑或是,一次久远的清谈?对于人生,我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前世太远,来生梦长,就让当下席卷一切,道声安,一盏清饮别梦寒。

冬意

晨起煮水,沏茶,已成习惯。空腹吃茶是不可取的,所以尤爱周末的娴静。和看戏一样,为人不为戏,若换个说书先生,许多票友可能就讪讪而归了,觉得扫兴。吃茶讲究的是通感,和一同吃茶的人、茶叶的滋味、吃茶的环境,甚至一炷香缈缈的样子,都有关系,又似乎没有关系,说到底,还是一个自我。人类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大多时候我爱独饮,比如今晨,我贪恋的是这掌上一盏茶的温度,被一枚粗陶杯承度了欢喜,像一个小小的暖暖的兽,几乎是可以和它对话的。感受它在掌心的温度和大小,恰恰好的暖,冬天就因它而可爱了。

P4-11

序言

写《茶笺》,是陶老师给的建议。我去交稿。他在喝一盏浓郁的凤牌滇红。那香是沉在水里的,不易察觉,收口微涩,却也有人是喜欢的。我说工作忙碌,似乎终日不得闲。陶老师说即便忙碌,每日留个半个小时出来静静地写字,或是看东山魁夷,那半个小时就是你自己的。写《茶笺》,也是一样,作品到最后,与喝茶一样,都是看人见秋色。亦要找契合自己的东西,写作和泡茶一样,若过于形式化,拿腔拿式,境界便不会高,虽然也会有人喜欢,但懂的人是懂的。说到底,便是审美的眼光不要狭隘。其实万事皆如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608555
开本 24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其他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6320153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3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2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