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中国的文化理想就是政治理想,政治是中国历史车轮的轴心。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对国体设计、德刑关系有着精致的阐述。王子今著的《王霸之道(礼法并重的政治制度)》介绍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历代政治制度、官制等沿革变迁,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政治文化与政治智慧。
| 图书 | 王霸之道(礼法并重的政治制度)/中国文化二十四品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中国的文化理想就是政治理想,政治是中国历史车轮的轴心。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对国体设计、德刑关系有着精致的阐述。王子今著的《王霸之道(礼法并重的政治制度)》介绍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历代政治制度、官制等沿革变迁,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政治文化与政治智慧。 目录 导言:政治文化知识的古今链接 关于“民本”的意义 关于汉武帝“独尊儒术” 关于统一和分裂 关于“封建”概念的使用 历朝兴废的周期性轮回 中国古代王朝兴替的历史回顾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重复 其兴之“浡”与其亡之“忽” 对于“周期率”的认识 “打破这周期率”:毛泽东与黄炎培的长谈 古代王朝的建国模式 造反 篡夺 侵灭 开国皇帝的文化资质 “取与守不同术” 贾谊的治国道路探索 《过秦论》的发现:“攻守之势异” “术”“道”“政”的必要调整 “取之守之者无异”:秦关东政策的失败 王朝史扫描 “约法三章”故事 建国初期的文政 建国初期的武事 拨乱反正 功臣执政和功臣子执政 霸王道杂之 “为政以德”的原则 “以德治国”的“装饰”性意义 “德治”与“法治” 汉宣帝的执政心得 “德治”的败局 关于历代“官数” 历代行政机构编制 编制数额与实际用人数 “冗官”“冗吏” 怎样“救官冗之敝” 官制与官治 察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与中国士大夫 古代“官箴” 顾炎武的治官定律 历代王朝的政治危局与战略对策 历朝政治危局的形式与导因 政治危局导致社会灾难 危局对策成功:有效救治 危局对策失败:引致覆亡 古人的政治智慧 范蠡之学 “四皓”的政治表现 贾谊“为富安天下”主张 “冠于百王”的汉武帝 诸葛多智 民间政治幽默:中国古代的政治笑话 原典选读 《论语·为政》二则 《孟子·尽心下》一则 [汉]贾谊:《新书》卷一《过秦》 [唐]杜牧:《阿房宫赋》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八《都令史》《吏胥》《法制》 《省官》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光武一五》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 之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王霸之道(礼法并重的政治制度)/中国文化二十四品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子今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17402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48 |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8 |
| CIP核字 | 2016046674 |
| 中图分类号 | D69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9 |
| 宽 | 156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