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馆
内容
试读章节

我想出来王大妈母女:一老一少;一守旧一进取;一明知沟臭而安居乐业,一知道沟臭就要冲出去。对于这母女,我刻画母亲较详,女儿较弱,因为母亲守旧,可以在全剧的进行中发生阻抵作用;女儿勇往直前表现两下子就够,不必太多。再说母亲既守旧,我便可以充分地利用我所知道的“老妈妈论”,教她老有话说。这些老妈妈论不便用在女儿口中,因而她就有一句说一句,不多扯闲盘儿,看起来倒真像个天真的女孩子。

紧跟着,我便想起程疯子。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待我慢慢道来:(一)他是艺人,会唱。我可以利用他,把曲艺介绍到话剧中来,增多一点民族形式的气氛。(二)他有疯病,因而他能说出平常人说不来的话,像他预言:“沟水清,国泰民安享太平。”等等。(三)他是个弱者,教他挨打,才更能引起同情,也足说明良善而软弱是要吃亏的。(四)他之所以疯癫,虽有许多缘故,但住在臭沟也是一因;这样,我便可以借着他教观众看见那条臭沟;我没法把臭沟搬到舞台上去。

他必须是个艺人,否则只会疯闹,而毫无风趣,便未免可怕了。而且,有个受屈含冤的艺人住在龙须沟,也足以说明那里虽脏虽臭,可还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疯子的妻,娘子,正和许多住在龙须沟的妇女一样,是勤苦耐劳,而且有热心肠的。她和王大妈的性格虽不相同,可是都有同样的高尚的品质,能够用自己的劳力挣饭吃,不仰仗别人,而且遇必要时会养活别人。假若王大妈有个疯丈夫,她也同样的会负起养活他的责任的。尽管王大妈胆小,不愿出门,可是遇必要时,她也会像娘子那样去到街头卖香烟去。她们挣扎的力量是无穷尽的,我并没有把她们写成典型人物的企图,可是我深知道,并且尊敬她们的高贵的品质,所以我能使她们成为在舞台上站得起来的人物。

王、程二家之外,我想出丁家。男的。丁四是蹬三轮车的。我教他以蹬三轮为业,一来是好教他给臭沟作注解——一下雨,路途泥烂,无法出车,就得挨饿;二来是我可以不费多少力气便能写出他来——我写过《骆驼祥子》啊。丁四可比祥子复杂,他可好可坏,一阵儿明白,一阵儿糊涂。他是生长在都市里的人,事不顺心就难免往下坡儿溜。这样,他就没法不和丁四嫂时常口角,甚至于打架。丁四嫂也是个“两面人”:她的嘴很野,可是心地很好;她勤苦可又邋遢。她的矛盾是被穷困所折磨出来的,这也就是我创造这个人的出发点——明白了穷人心中的委屈,才能明白他们的说话行事的矛盾。

我给丁家安排了两个孩子。在剧本中,这两个孩子还很小,所以没有什么性格上的发展。在排演时,能被找到的儿童演员都比剧中的孩子大一点,所以导演为他们增多一点事情,以便近情近理。

龙须沟上并没有一个小杂院,恰好住着上述的那些人;跟我写的一模一样。他们是通过我的想象而住在一块儿的。我不是又要写一篇龙须沟的社会调查报告,而是要写一本话剧,所以我的人物必须负起戏剧的责任。在我想到这几个人之前,我已阅读了好几篇关于龙须沟的社会调查报告;可是,这些报告并没能拦住我去运用自己的想象。赶到我已想出这几个人物,我才教他们与报告中的资料相联系。这就是说,我是先想出戏剧性的人物,而后才把他变成龙须沟的人物。反之,假若我不折不扣的去写实,照着龙须沟上的某一小杂院去写,实有其地,实有其人,像照相片似的,恐怕我就没法子找到足够的戏剧性了。

在上述的三家子而外,我还需要有一个具有领导才能与身分的人。蹬三轮的,作零活儿的,都不行;他必须是个真正的工人。龙须沟有各行各业的工人,可是我决定用了泥瓦工,因为他时常到各城去作活,多知多懂,而且可以和挖修臭沟,添盖厕所,有直接关系。就以形相来说,一般的瓦匠都讲究干净利落,(北京俗语:干净瓦匠,邋遢木匠。)我需要这么一个人。这样,赵老头就出了世。

在龙须沟,我访问过一位积极分子。他是一位七十来岁的健壮的老人,是那一区的治安委员。可惜,他是卖香烟与水果的。想来想去,我把他的积极与委员都放在赵老头儿身上,而把香烟摊子交给娘子。

P193-195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茶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好的作品。作品的特点就是不煽情,语言平实、口语化,却能表达深刻的感情,能让人落泪。

——王蒙

目录

茶馆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附录

龙须沟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

《龙须沟》的人物

内容推荐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创作的经典话剧作品。剧作将半个世纪的时间和六七十个人物高度集中在一个叫裕泰的茶馆中,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也是旧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编辑推荐

老舍著的《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最杰出的经典作品之一。一个茶馆,三教九流云集,讲述清末以来芸芸众生的离合悲欢

三幕话剧,一幕一个时代,演绎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迁,本版本忠于原著但绝不盲目照搬原文,参考多本权威版本精心编校,修改数处必改讹误。并附录老舍先生对《茶馆》《龙须沟》两部剧作的解读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43516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6274747
中图分类号 I234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