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琅琊人物志
内容
编辑推荐

青青的这部《琅琊人物志》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一个系列。别人写的都是单篇,而作者却以人物为切入点写了一个系列,每篇文章相互映衬,彼此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人的立场上来看,结论往往不尽相同,而综合起来,却更加全面、完整和客观。

第二,剖析得非常深刻细致,鞭辟入里。故事中许多看似平平无奇的细节,却往往不是包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就是隐藏了巧妙的匠心设计,走马观花一遍掠过也许并不曾在意或者发现,但是看了作者的解析,却会顿有恍然大晤之感,令人不由拍案叫绝。

第三,《琅琊榜》的故事其实留白极多,无论书中还是剧中,皆有许多内容未曾点明。作者根据已知情节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将原著作者留白的部分补充了出来,并加以解读。

内容推荐

由青青著的《琅琊人物志》是对《琅琊榜》的深度解析,在静中带我们进入了无我之境,以物观物,细细品读作者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故事脉络,就像乘鸾的闲客在回味初时的爱情,每一帧美好都不愿错过。值得一读。

目录

琅琊人物志之萧景睿

琅琊人物志之言豫津

琅琊人物志之谢弼

琅琊人物志之霓凰郡主

琅琊人物志之夏冬

琅琊人物志之静妃

琅琊人物志之蔺晨

琅琊人物志之秦般弱

琅琊人物志之蒙挚

琅琊人物志之高湛

琅琊人物志之越贵妃

琅琊人物志之谢玉

琅琊人物志之夏江

琅琊人物志之言阙

琅琊人物志之祁王萧景禹

琅琊人物志之誉王萧景桓

琅琊人物志之莅阳长公主

琅琊人物志之萧景琰

琅琊人物志之梅长苏

琅琊夜话——漫谈吴磊与飞流

后记

试读章节

琅琊人物志之萧景睿

《琅琊榜》(网络版)的故事开篇第一章是:两姓之子,也就是萧景睿。两姓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7书中详细地解释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二十四年前,因为金陵城内突然爆发“白喉”疫情,宁国侯谢玉之妻谢夫人被送到了睿山上的一座庙宇之中暂避,恰好碰见天泉山庄庄主卓鼎风之妻卓夫人也来此避难。两位夫人那时皆已身怀六甲,将要临盆,后来产期更是一起提前,恰巧凑到了同一天,于是两个男孩儿便一起落地了。

这原本是双喜来临,可偏在这时,发生了一场意外,导致两个男孩儿哪个是谢夫人生的,哪个是卓夫人生的完全分不清楚了。更严重的是,到了第二天,其中一个婴儿不知什么原因夭折了。于是当谢玉和卓鼎风归来之时,就只看到自己虚弱哀伤的爱妻,与一个不知道究竟该归谁所有的婴孩儿。

因为谢夫人是当朝长公主,所以这件事不可避免地惊动到了当今天子,但是皇帝抱着婴儿也判断不出这究竟是谁家之子,最后只能提出一个折中之法:“既然无法确认这孩子究竟是何人之子,那他姓谢姓卓都不合适,朕就赐国姓于他,按皇子辈取名,叫景……景睿好了,他生在睿山之上嘛。一年住在谢家,下一年就住在卓家,算是两姓之子,如何?”

皇帝作了主,何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大家只能同意。景睿便这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宁国侯家的大公子,也是卓氏门中的二少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在出生之时历尽艰险、大难不死的婴儿逐渐长大。长成了什么样子呢?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萧景睿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其他的兄弟姐妹不同,要同时满足两对父母的期许。谢家重文,卓家重武,谢玉想让儿子掌握将兵奇谋,卓鼎风要求儿子通晓江湖历练。虽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但萧景睿总算不负众望,表现得甚是优秀,论文可词惊翰林,论武能拔剑江湖,再加上天生一副潇洒俊美的好皮囊,按他最好的朋友言豫津的说法,就是“完美成这样也就够了……”

通常读者在看到上面这一段描述的时候,十有八九应该都会把景睿当成《琅琊榜》这个故事的主角。文武双全,俊美潇洒,身在琅琊公子榜中,身世虽然离奇却是显赫非常,上至庙堂,下至江湖,无论从哪一点来看,他都非常符合读者对男主角的期待。可惜读者们猜中了开头,却没能猜中结尾。

如果给景睿定性的话,我想说:景睿,真的是个好孩子!(请原谅,这后半句话,我在不久的将来还得再重复一遍:豫津,真的是个好孩子!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真的都是好孩子!所以景睿和豫津两个人才会这般投缘,相交莫逆。)书中不同的人对景睿曾经有过如下这些评价:

蒙挚口气微微冷冽地道:“说到底,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有什么结果,也只有他自己吞下去。倒是萧景睿这年轻人……我素来欣赏他的温厚,可惜以后难免要受父亲所累。”

“原来你买给他们的……”国舅公子笑嘻嘻地用手肘顶了好友一下,“不知道你的一定说你会做人,实际上你就是心好。”

“景睿,”梅长苏踏前一步,柔和地看着年轻人的脸,“你是我认识的最有包容心的孩子,上天给了你不记仇恨、温厚大度的性情,也许就是为了抵消你的痛苦。我真心希望以后,你可以保持这份赤诚之心,可以得到更多的平静和幸福,因为那都是你值得拥有的……?

侠肝义胆、温厚谦和、善良体贴、包容大度,景睿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

在原著中,故事正式开始之时,就是景睿情伤之时。他痴心一片地爱了浔阳医女云飘蓼六年,却始终未能获得佳人芳心,反而亲眼目睹了她嫁给“命中注定”的恋人(卫峥)。如此打击,令景睿心碎神伤,即便有梅长苏的照顾和安慰,也不是数日之间就能尽数抚平的。可是当他不久之后再见到云飘蓼夫妇时,纵然自己伤心难过依旧,可却真心实意地对梅长苏说:“像云姑娘那样善心仁术的好人,自然该有夫妻恩爱的好结果。”景睿的人品心性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许多细节:梅长苏与景睿、豫津和谢弼三人一起结伴返回金陵,一路上景睿因为梅长苏有体弱不足之症,处处小心照顾;在兰园时,豫津丢了祖传的翠月珏,本来最爱干净的景睿毅然下枯井去给他找了回来:出去郊游,特意给在府中待产的妹妹谢绮细心挑选礼物逗她开心:就连巡防营的普通官兵都惦记着,踏青返程的途中,专门买了整整一锅糖油呆子带给他们。

不知道的一定会觉得景睿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但实际上景睿只是想这么做,无关乎对方的身份地位,只是想这么做,所以就这么做了。如果说这些都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事,那么再来看看景睿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吧(与书中相比,剧中做了比较多的改编,所以就综合在一起来说吧)。

P1-3

序言

首先要恭喜青青,这部《琅琊人物志》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终于出版上市啦!

我与青青是知心密友,属于比较难得的识于职场却相见恨晚地投缘!当然啦,友情的深浅从来都不仅仅是以相识时长来衡量的,不然怎会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说法流传千古呢?

不过,当她跟我说,请我来写序的时候,真的还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所以荣幸之余,不免深感压力山大!

若论到我与《琅琊榜》的渊源,那纯粹是因她这个骨灰级粉丝而起。相识之初,她便向我安利过这部作品,才冠绝伦的江左梅郎、耿直重义的靖王景琰、潇洒如风的琅琊阁主、诚挚温厚的景睿公子、老谋深算的谢侯爷、巧言善辩的越贵妃、聪颖爽利的夏冬、隐忍淑雅的静妃、深藏不露的夏江、郁结于心的言侯、古灵精怪的小豫津、巾帼不让须眉的霓凰郡主等等,在她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介绍里是如此鲜活生动,于是勾起了我对这部作品的浓厚兴趣。只是那时的我琐事缠身,心绪不宁,生怕怠慢了佳作,所以搁置了许久,直到电视剧即将播出,才决心在铺天盖地的点评袭来之前,用自己的舌头来品味原汁原味。好的作品读来真是酣畅淋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全文,之后真的感慨良多。而等到电视剧播出时,看到几乎百分之百还原了书中人物形象的良心之作,感觉更是既惊且喜。

而后得知青青有意撰写人物评论,以便将她对《琅琊榜》的解读分享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时,我立刻觉得这是一桩绝佳的美事,一方面,可以与《琅琊榜》的粉丝们探讨交流,从不同的视角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若有人能通过她的评论而避免错失这样一部大气磅礴、三观极正的作品则更是幸事。所以,我决心做个称职的“监工”,鼓(Dun)励(cu)她务必“完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琅琊人物志》也算是在我的见证之下一步一步诞生的,青青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纠结和思考,遇到的种种障碍和困难,我都看在眼里,每到此时,便索性让她放下笔,然后出来聚餐天南海北地畅聊一番,所幸这个热情执着的女子从来都不让人失望,总能打起精神继续努力,直到最终大功告成,否则岂不是我等同道中人的一大损失?

回到《琅琊榜》中,网上最常见的评论是将它定义为“复仇记”,或者“权谋攻略”,甚至“办公室政治”(不用怀疑,笔者曾在写字楼的电梯间里真真切切地听闻了有公司老总强制要求员工通过观看《琅琊榜》来提高“职场情商”)。应该说,以上这些评价不能算错,但却实实在在没有说到核心。《琅琊榜》中充满了各种争斗,但却不是《甄嬛传》,也不是《纸牌屋》,不是《基督山伯爵》,也不是《权力的游戏》。谢玉、夏江、誉王等这些在斗争中失败的各色人等,原是咎由自取,虽然离不开梅长苏的精心设计,但却绝非无中生有。通往至尊之位的道路上必然阴谋密布、险计丛生,但难能可贵的却是,在你来我往的生死相搏之中,梅长苏搅弄风云却始终恪守底线,萧景琰耿直隐忍却始终心怀大义,所以整部作品并没有染上暗黑色彩,反而始终涌动着一股浩然正气,闪烁着理想主义的明亮光芒。

在《琅琊榜》热播期间,网上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讨论文章,将剧中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挖掘和分析。在我看过的文章之中,印象最深的。同时也在社交网络上流传最广的一篇大概是《技术贴『实力分析(琅琊榜>到底为什么这么“好看”?(构图篇)》,其间图文并茂,生动详细地阐释了各种镜头的构图法则,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呀!应该说粉丝们实在是太有才了,所以能从各种匪夷所思的角度出发去撰文,每一篇都写得十分出色!非常精彩!

那么相比之下,青青这部《琅琊人物志》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一个系列。别人写的都是单篇,而青青却以人物为切入点写了一个系列,每篇文章相互映衬,彼此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人的立场上来看,结论往往不尽相同,而综合起来,却更加全面、完整和客观。

第二,剖析得非常深刻细致,鞭辟入里。故事中许多看似平平无奇的细节,却往往不是包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就是隐藏了巧妙的匠心设计,走马观花一遍掠过也许并不曾在意或者发现,但是看了青青的解析,却会顿有恍然大晤之感,令人不由拍案叫绝。

第三,《琅琊榜》的故事其实留白极多,无论书中还是剧中,皆有许多内容未曾点明,个中细节若不延伸脑补则必定无法体会到其中暗藏的妙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讲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若干个一梅长苏父辈人的相爱相杀,梅长苏十二年卧薪尝胆的蛰伏和准备,长林军后下一代的风起云涌,伏笔和暗线随处可见,而辅佐靖王夺嫡上位洗雪沉冤仅仅是海平面上露出来的冰山一角而已。有人说梅长苏这辈人的洗雪沉冤和梅长苏父辈人的相爱相杀恰如风月宝鉴的正反两面,一面是风月无边,一面是森森白骨。这一辈人的故事是理想,上一辈人的故事是现实。青青见微知著,闻一知十,根据已知情节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将作者留白的部分补充了出来,并加以解读。说句玩笑话,即便海宴在写这部作品时并没把它当成《红楼梦》,也并不妨碍青青成为海宴的“脂砚斋”。

长话短说,翻开这部《琅琊人物志》,字数虽然不多,但是文辞优美,世事洞明,的确值得收入囊中,时时翻阅,细细品读。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样,拥有一段愉快的阅读之旅!

施茹风

2016年9月5目于北京

后记

《琅琊人物志》的诞生是个无心插柳的结果。

2010年的时候,偶然间在网上读到了《琅琊榜》这部小说,当时觉得非常感动,但是日常生活里只跟朋友们不止一次地说起过,却从来没有动笔为它写过一个字。直到2015年9月,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仿佛瞬息之间引爆了我积蓄多年的情绪。

原本这些年网络小说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的实在不少,然而拍得好的却少之又少,以至于书迷们但凡听说自己钟爱的小说要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第一反应通常是“别毁书,求放过”!所以可想而知,当《琅琊榜》的书迷知道这部小说最后花落山影的时候,该有多么激动多么庆幸多么期待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于是欣喜之余,就在开播之前,先动笔写了一篇书评,然后,萌生了写人物评论的想法。因为海宴真的是塑造人物的顶尖高手,书中一众主角配角,个个形象鲜明,被她刻画得入木三分。

因为文字和影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内在差异,导致书中和剧中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重合度大概在80%左右,因此我在写作的时候算是以书为主,以剧为辅吧,至于究竟何时选书,何时选剧,则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取舍的。只是,最初开始写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到了最后竟然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字出来。此刻回首,要说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肯定是假的,特别是中间几番生病,一再打断,然后又再复写,实事求是地说,真的挺不容易的!

同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要感谢的人真的是太多了!

记得2015年大概是写到静妃篇的时候吧,我先生的一位师兄看了之后,跟我说:“你这攒一攒都可以集结成册出版了!”当时听到这句话,嗯……颇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所以现在才会有这部评论集出现在大家面前,因此,首先要感谢他!

其次呢,要感谢先生,作为一个IT男,攻城狮,对我这种爱好虽然基本无法理解,但是表示了无条件地支持!

再次,要感谢求叔(李宗明:曾任《今古传奇·武侠版》主编,现为开屏影视工作室创始人),在我投稿之初以惊人的高效回复了我,并支持我开启了这个系列!

最后,要感谢我的姑姑和我家母上大人,还有各路亲朋好友,兄弟姐妹,感谢大家一路以来所有的帮助与支持,肯定与鼓励,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坚持了下来!谢谢大家!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应该说,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般,不同的人看《琅琊榜》,想必角度和感悟也不尽相同。于我而言,深爱《琅琊榜》,是为其中的忠义千秋、仁义干秋、道义千秋、情义千秋、侠义千秋。我们心底里所追求和希冀的信仰与理想,不管在现在这个浮躁而又精明的社会里显得多么不切实际,却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灵魂深处的最初美好。令人纵然力所不及,却永远心向往之。

毕竟,不管现实有多少风刀霜剑,人生在世,总还是需要几分情怀的。为所当为,但求俯仰无愧,足矣!

青青

2016年8月27日

书评(媒体评论)

snowriver:

2004年的《逆水寒》播出之后,衍生出了《遥远彼方》;2006年的《士兵突击》播出之后,衍生出了《不抛弃不放弃》;2011年的《甄嬛传》播出之后,衍生出了《纪连海说甄嫒》;没想到2015年的《琅琊榜》播出之后,竟衍生出了《琅琊人物志》,看来这俨然已经是一种时尚潮流了呀!赞!

沧海一声笑:

初次在网上看到《琅琊人物志》中的蔺晨篇,真是惊为天人,不过当时完全不曾考虑作者的性别,过了许久,某一天忽然想起感觉了一下似乎……比较中性,或者说略微偏硬朗,遣词措句风骨峭拔,有股英气在其中。岂知到了最后竟发现作者居然是女生!啧啧!巾帼不让须眉啊!

机智的圆滚滚:

海宴创造了《琅琊榜》,赋予了一个又一个人物有血有肉的灵魂;《琅琊人物志》则在静中带我们进入了无我之境,以物观物,细细品读作者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故事脉络,就像乘鸾的闲客在回味初时的爱情,每一帧美好都不愿错过。

飏翾:

如果说原著是书写故事,电视剧是描画故事,本书就是两者基础上的再加工,以人物为线索,带你重温大梁的风,金陵的雪,还有他们的欢笑与泪水,隐忍和张扬。

南有嘉鱼:

三国时魏国刘劭曾撰述《人物志》,致力于辨析、评论、品鉴人物,是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琅琊人物志》在内容上跟《人物志》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论文笔,论深度,跟《人物志》一样,值得一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琅琊人物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77999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6283800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