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拐弯的十字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国龙编著的《拐弯的十字街》以深沉的社会担当意识,通过几个少年的成长故事,探讨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应试教育”等眼下最热门的社会问题,这个主题具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和严肃的讨论价值。成长是少年永恒的话题,常写常新,故事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点;让家长辞职回到孩子身边,是作者给留守儿童问题开出的药方;单亲家庭再婚的磨合问题有所涉及;应试教育框架下的老师形象塑造得比较真实客观。在整个故事框架下,以上几个主题点融合得比较好。 一个鲜明好记的意象就好比一个商品的LOGO,会成为一部作品的标志,铭刻在读者的心里。“就在十四岁这年炎夏,拐弯儿的十字街上几个少年的人生正悄悄拐弯儿……”一起长大的几个孩子,原本相同的人生轨迹终究还是像十字街的拐弯儿一样,分出了不同的岔道,有的孩子令人欣喜,有的孩子令人扼腕痛惜,成长的重要性也因此凸现出来。

内容推荐

张国龙编著的《拐弯的十字街》讲述了,十字街位于南方某小城,十三岁的少年万千一和爷爷奶奶就生活在这里。这条街上还住着他的同班同学侯觉和韩鑫等。刚刚升上初中,万千一非常不适应“火箭班”突然加重并加快的学习节奏。三番五次没按时完成作业,和同桌韩鑫上课时搞小动作被抓了现行。因说不清楚的“不雅涂鸦事件”而濒临被踢出“火箭班”,直至立下了军令状才得以继续求学,担心万千一误入歧途,远在深圳的爸爸只好辞了工作陪伴在万千一左右。

目录

第一章 罚站

第二章 军令状

第三章 朝夕相伴

第四章 意外之外

第五章 变幻的春天

第六章 分叉的夏季

后记 拐了很多弯儿,到了这里

试读章节

下午第三节课过半,雨突然就不下了,风也跟着停了,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冉广宏的讲课声更加洪亮。

万千一好不容易盼到了周三下午的体育课,一周才能痛痛快快打一次乒乓球,岂料风雨倏然而至,体育课被迫暂停。冉老师名正言顺给本班学生开英语小灶,万千一气鼓鼓心不在焉地跟着读“How are you?”

“好个狗屁!”同桌韩鑫突然压低嗓音打岔。

万千一乜斜了班主任一眼,咬着牙努力不让笑声喷涌而出。

“这倒了八辈子霉的雨,早不下迟不下,偏偏—上体育课就下!还有比这雨更让人崩溃的冉头儿,逮着机会就补课,补个鬼课!他这叫‘以权谋私’!”韩鑫尽量把头埋进直立的书本里嘟嘟囔囔,“一千万你还跟着读得挺起劲儿,一点儿反抗意识都没有,你这叫‘助纣为虐’,你知道不?”

韩鑫突然踢了万千一一脚。

万千一下意识挪了挪椅子,睨一眼在教室里来回游弋的冉老师。好悬,冉老师正好转身面朝黑板依旧高亢、激越地领读。他心中的惶恐立即变成了满脸嬉笑,捏着嗓子说:“我的体育课也被抢占了。况且又不是我抢占了你的体育课,你踢我干什么?”

“他就像这个玩意儿!”韩鑫一把扯过万千一的英语作业本翻到最后一页迅速涂鸦。

“他像什么?”万千一瞟了瞟那个毛乎乎的涂鸦盯着冉老师的背影低声问。

“像……”韩鑫正襟危坐一本正经说了句脏话,“你还看不出来吗?太没有想象力了!我画画就那么差吗?”

万千一忍不住“扑哧”一声犹如突然炸响的雷声,朗读声戛然而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射向万千一的座位。

“万千一!站起来!”冉老师铁青着脸不怒自威,“站到教室后面去,脸贴着墙壁,赶快!”

脑子里“轰”的一声像是汽油突然着火,紧接着便是成千上万的“嗡嗡嘤嘤”。万千一哆哆嗦嗦站了起来下意识地瞥了眼韩鑫。韩鑫却目不斜视,依旧正襟危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感觉特别耻辱,万千一不愿面壁而立。他倚着椅子赖着不动,期望冉老师突然改变惩罚方式。

“听见没有?站到教室后面去,脸贴着墙壁,赶快!”冉老师声若洪钟,敦实的身影迅速移动到万千一眼前,仿佛列车呼啸着进站。

万般无奈,万千一涨红着脸低着头走向了那堵耻辱的墙壁。

“I'm fine”教室里重又书声琅琅,好像谁都忘记了万千一正面壁思过。

“I'm fine”韩鑫的声音异常嘹亮,辨识度极高。

韩鑫是始作俑者居然安然无恙,万千一欲“剜”一眼韩鑫以示抗议,但他不敢转身,只能微微侧了侧身。他恨得牙根儿酸痛,只好默默地痛骂:“韩鑫你真让人寒心,你倒好,你倒是读得来劲儿,你这个幸灾乐祸的刽子手!不怕神一样的班主任,就怕碰见你这猪一样的同桌啊!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我为什么要笑啊?”万千一悔恨交加,真想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万千一感觉最为漫长的一节课,平时坐着听课经常觉得难熬,现在他才明白站着听课就好比上了绞刑台。他突然想起了三叔邮寄过来的最近一期《儿童文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幸福是比较出来的》,现在才算是理解了蕴含其中的深意。

万千一脸上的红晕已经消失,头脑渐渐清醒,但腿脚却开始麻木、僵硬,来回倒脚也无法有丝毫缓解。他琢磨着下了课还有多少灾难在等着呢?去冉老师办公室接受单独训诫,然后写触及灵魂的检查,然后通知家长配合改过,然后奶奶会含着眼泪数落,爷爷至少三天不会正眼看他,堂妹万一朵一定会说“你就知道闯祸惹爷爷奶奶伤心,”在深圳工作的爸爸一定会打电话回来没完没了地给他上思想政治课……这些自然都比腿脚酸痛更加难以忍受!P1-3

序言

全力打造知名品牌图书

◎徐德霞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自2009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小有规模。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出版了多部品质上乘、流传广泛的精品之作。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是一套开放式的选题,计划以每年出版一二十种新书的规模,以陆续出版、不断充实、不断淘洗、不断丰富、不断积累的方式,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打造一套有规模、有品位、有传承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书系。

作为这套书系的主编,我对做好这套丛书充满信心。今后我们依然会坚持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多重优势。

《儿童文学》杂志作为一本有50多年历史的品牌刊物,始终坚持纯正的艺术方向,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所钟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杂志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严峻考验,与时代同行,在改革中谋发展,成为每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品牌大刊。借《儿童文学》杂志之势,开发原创儿童文学中、长篇作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作家优势、市场优势和编辑优势。

一种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儿童文学》经过几十年持之以恒的打造,其特色清晰可见,它是和一连串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坚守、纯正、高雅、健康等。品牌代表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誉度、可信度,而这些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千金难求。我们会充分利用《儿童文学》杂志的品牌优势,将无形化有形,把《儿童文学》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把《儿童文学》做好。

《儿童文学》杂志的作家优势更是得天独厚。作为一本有50多年历史的老刊物,从茅盾、冰心、叶圣陶那一代算起,已经有四五代作家。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家、骨干作家,是这些作家支撑了这本刊物,为刊物的成长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很多老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此我们开发的《儿童文学》典藏书库,至今还是延续选题、畅销品种。

金牌作家书系力推最新原创中、长篇作品,着眼点是当代作g-。目前《儿童文学》经常联系的主力作家、骨干作家有300多位。他们中有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十几年、几十年了,在艺术上相当成熟,是当之无愧的“金牌作家”。有数以百计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支持,在每年大约200多部的长篇来稿中,遴选10%左右出版,其品质还是可以保证的。

市场优势自不用详说。《儿童文学》杂志每月发行100多万册,潜在读者群有300万~500万人,利用《儿童文学》杂志的宣传平台、发行渠道来宣传发行图书,再加上本社强有力的图书发行、网络发行系统,确保每一本新书都有广泛的覆盖率和传播度,现已出版的图书再版率达到100%。  在编辑方面,由一线期刊编辑来做图书,敏锐度高,行动力强,既能及时捕捉文学创作动态,又能及时获得作者的最新资讯和稿件。同时,书刊编辑上的互动、活动上的相互呼应、书刊内容上的互用等有利因素,均可得到良好发挥。

其次,坚持内容为王,全力打造精品。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是《儿童文学》品牌的深度开发。我们一直把该书系作为一个品牌来运作,在实践q-av断强化《儿童文学》图书这一大品牌。

要打造《儿童文学》的品牌书系,最重要的是坚持内容为王,全力打造精品图书。当前儿童文学中、长篇创作比较热,书稿品质良莠不齐,如何抓到一流稿件、打造一流图书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儿童文学》杂志一直强调纯净、高雅的纯文学特色,金牌作家书系也秉承了这一传统,强调原创,更力求精品。

因为冠以“《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因此一批未曾与《儿童文学》联系过的年轻作者和“轻阅读”作品并未收入这个书系之中,而是另外开辟了新的书系和平台。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坚持在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名家还是无名之辈,均一视同仁,以内容和艺术品质论英雄。因《儿童文学》成书起步较晚,自身培养的很多作家已经流失,一时难以回归。好在按照自然规律,一个人最强的创造力往往在青壮年时期,最大的出版潜能也蕴藏在中青年作家之中,为此我们也在打造中青年作家群上下了一番功夫。对于潜质好的作品,反复修改打磨,力求精益求精,艺术上更上一层楼。对于首版反响比较好的作家和作品,紧抓不放,以小书系的方式连续推出。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已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作、力作,把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家打造成了知名作家,为图书业也为我国J乙童文学创作队伍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说到底,读者看书,看的是内容,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本图书都是精品。让每一部作品都成为经典,那只是出版社和作家本人的美好理想。为了将一批好书淘洗出来,我们采取优胜劣汰制。即在图书宣传上不平均使用力量,不搞雪中送炭,只做锦上添花,不断加大对优秀图书的宣传营销,让好书好上加好,千方百计扩大优秀图书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其目的是想经过市场和编辑部的双重淘洗,让一批真正的优秀作品成为精品,并期望最终能够出现若干部经典之作和传承之作。

另外,利用多媒体互动,转变出版形态。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媒体时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影响并促进着出版业态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儿童文学》出版形态也在悄然变化之中。原创为本、内容为王,将是这一变化的基础。在抓好精品图书的同时,我们会格外关注漫画、绘本、电视剧、电影和动画片的开发,格外关注平面媒体与数字化传播的对接,努力将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方式传播出去,让优秀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相信《儿童文学》多媒并存局面会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到来,同时我们将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

出版是个小行业,文化是个大产业。我们将秉承“传播、传承、积累”的出版使命。将以《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图书全力打造成全国少儿文化产业中的知名品牌!

后记

后记 拐了很多弯儿,到了这里

距离上一部小说脱稿,不觉经年。付梓之前,意犹未尽。“后记”虽为例行公事,却不愿敷衍。斟酌数日,缓缓落笔。

蹉跎四十余载,遇数个拐点,弯弯绕绕到了这一年。

这一年,确实不一样。

告别安静,作别整齐,抛弃规律:适应热闹,接受凌乱,拥抱麻烦。只因桂宝来了,我是桂宝的父亲。

儿子桂宝来了,我才明白我还没做好当父亲的准备。所幸,我已不惑,时时提醒自己“别急”“莫烦”。

走出书房,承担学院的培训工作。零起点,沙滩上起高楼,忐忑叠加惴惴。

目标、规划、布局,合同、收入、支出、利润,课程、专家、场地、住宿,开班、结班……琐屑、芜杂,疲于应对。电话多了,差旅多了。纷扰多了,焦虑多了。恍惚穿越到十多年前,初入职场,所谓白领,早八晚五,倦意披身,行色匆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清净到喧腾,从一个频道迅速切换到另一个频道……

还好,做的是教育,用的是文化,传播的是观念。历练不同,体验各异,收获颇丰。

近十年,读书、教书和写书,是我业已固化的生活方式。

这一年,读书的野心、欲望犹在。腹内空空,急需给养。试图重读四大名著,只能拨冗,仅啃掉半部《红楼梦》,羞于启齿。

教书是主业,不敢含糊,“写作理论与实践”和“儿童诗”倒是教学相长。

写作,只能忙里偷闲。发表论文五篇,写半部专著,已到极限。最想写的散文和小说被迫搁浅,惶惶若相思之苦。

无暇写小说的日子。给了我旁观小说的契机。

写了十六年,出版拙作二十余部,制造了多少文字垃圾?苦寻好故事,蓄意设计情节。极尽跌宕之能事,常以“无巧不成书”自我开解。我的小说自然与生活背离,所谓“不接地气”“面向空中写作”。

不过度依赖突转,能否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令人着迷的故事性?

大多数作家习惯在熟悉的生活里讲故事,而熟悉、平常的生活往往反情节。契诃夫说,只有极少数夫妻的生活是这样的:早餐时,丈夫对妻子说要去北极探险,妻子惊叫一声打开窗户就跳楼自杀。大多数夫妻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和她坐在餐桌前吃早餐,不怎么说话,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能在平淡无奇的日常事件中找到故事性,应是一流小说家必备的素养。

没有跌宕的情节,就需要情绪、情感和思想去补台、救场,从而营造出迷人的故事场域。这既是文字本身的魅力,又是作家才情的直接体现。

这个故事在我头脑里不断闪回,已逾四年。

我的侄儿小升初。进了“火箭班”。开学仅一月,班主任一再通知家长,勒令其转班。理由是:不按时完成作业,还在作业本上不雅涂鸦。跟不上“火箭班”的学习节奏……罚站,停课,请家长,体罚接二连三。一家人心力交瘁,孩子腹背受敌如同无助的羔羊。正常交涉渠道不畅,只能曲线救国。直至签订了军令状,孩子才得以留班查看。孩子犯了何等滔天之罪,竞然遭遇如此非难?庆幸的是,之后孩子和班主任相安无事,孩子已顺利考进重点高中。

今年寒假,我突然获知,孩子的同班同学兼密友杀害了自己的姑妈并焚尸。

两个孩子的人生就此拐弯!

我悲从中来,郁结难开,开始写小说。竭力客观、冷静,时写时停。按生活的逻辑和人物内在情感需要自然铺叙,排除“情节模式”的干扰,于我来说是尝试。真实与虚构,似乎已统一。“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说都是真的,除了名字。”(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

拐了数道弯儿到了这一年,这一部小说能牵着我迈过小说之门了吗?

自娱自耗,年华所剩无几。不管怎么说,还得匆匆又一程。

临了,必须真诚地说些套话。感谢《儿童文学》杂志多年的扶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范艳妮女士、复审王苏女士和终审徐德霞女士的赏识及中肯的修改意见,感谢汪明含女士的不吝赐教。

2015年7月2日三稿于北苑家园寓所

2016年3月9日四稿于北苑家园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拐弯的十字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国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33713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6195645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7: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