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革”美术史的画卷,人们会看到一个昨日的神话,回顾那些久违了的作品,过来人会联想到那段疯狂的历史,但以今天的眼光看,它蕴藏着的史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本书图文并茂,对“文革”美术的成因、活动方式及影响作了探讨;在叙述上,不沉溺于历史琐细,而是在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上着墨,并且较多地运用了原始材料;所选的近400幅美术作品,均是“文革”中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图片。本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书 | 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 |
内容 | 内容推荐 打开“文革”美术史的画卷,人们会看到一个昨日的神话,回顾那些久违了的作品,过来人会联想到那段疯狂的历史,但以今天的眼光看,它蕴藏着的史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本书图文并茂,对“文革”美术的成因、活动方式及影响作了探讨;在叙述上,不沉溺于历史琐细,而是在大的历史事件和背景上着墨,并且较多地运用了原始材料;所选的近400幅美术作品,均是“文革”中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图片。本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录 序幕 “把旧世界打个天翻地覆”——革命造反运动的举起 第一章 “革命风雷激荡,战士胸有朝阳”——红卫兵美术运动 第二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红司令和红司令部的颂歌 第三章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样板画《毛主席去安源》 第四章 “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对刘少奇及其在美术界的“文艺黑线”的批判 第五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第六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工农兵美术创作 第七章 “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专来美术工作者笔下的时代画卷 第八章 “管叫山河换新装”——“文革”中的雕塑与建筑 1972年-1975年全国美展作品选 图版目录 1966年-1976年美术编年纪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967年当年红卫兵美术报纸数量之多,可谓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从1911年到1949年间,中国的中文报纸美术副刊约出版139种,这已经是中国美术史上美术报纸出版的黄金时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明贤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6397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0-10-01 |
首版时间 | 2000-10-01 |
印刷时间 | 200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20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