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工主编的《圣经文学研究(2016年秋第13辑)》从学术前沿的角度对《圣经》进行理论性批评,将《圣经》视为纯文学文本和历史文献,从中对古希伯来文化和文明进行探讨。书中文章从古希伯来的经济社会制度谈到女性地位,再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中国文化与希伯来文化这两个古老文化之间的理解和碰撞,最后探讨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对圣经的借鉴和引用,揭示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和现代西方人的精神状态。
| 图书 | 圣经文学研究(2016年秋第13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梁工主编的《圣经文学研究(2016年秋第13辑)》从学术前沿的角度对《圣经》进行理论性批评,将《圣经》视为纯文学文本和历史文献,从中对古希伯来文化和文明进行探讨。书中文章从古希伯来的经济社会制度谈到女性地位,再从翻译的角度讨论中国文化与希伯来文化这两个古老文化之间的理解和碰撞,最后探讨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对圣经的借鉴和引用,揭示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和现代西方人的精神状态。 目录 致读者 唯物论圣经阅读 庄园制与村社制:论古代以色列神圣经济 复原古代以色列边缘群体:方法论思考 走向唯物论女性主义阅读 简论革命者弥迦 耶稣运动的历史文化语境:犹大和加利利地区的反抗斗争 《马太福音》的民粹主义特征 以色列献祭系统的类税收制性质 专题论述 “行淫时被拿的妇人”(约7:53—8:11)诠释 纪元初期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相互影响 想象基督的身体 圣经与翻译 对当前圣经汉译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经文辩读与理雅各对“God”和“上帝”互译的经学及神学基础 圣经根本隐喻的汉译研究 圣经与神话 作为多维资源载体的伊甸园神话 生育禁令 命名改造 族内婚制——《创世记》2:18—20刍议 圣经与文学 约瑟与法老故事的文化解析 异象与拯救:《但以理书》的启示性叙事 俄罗斯文学对圣经中浪子寓言原型的阐释 盛开于阎连科小说世界的圣经之“花” 圣经与伦理 《马可福音》中上帝之国的法律伦理与婚姻伦理 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圣经故事及其现代性伦理内涵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圣经文学研究(2016年秋第1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梁工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梁工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1915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9 |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8 |
| CIP核字 | 2016185812 |
| 中图分类号 | I106.9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