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鹤编著的《传统诗歌声韵大全》所选诗的原则是:①为说明旧体诗律的一脉相承,历代历朝的诗都尽量选到;②选好诗、名诗、有名句的诗、有新意的诗、有哲理的诗、有趣味的诗,以唐宋诗为主。每首诗后思想内容的简单介绍,除少数为笔者自拟外,绝大多数来自上述八本系列鉴赏辞典中各诗的赏析文章,对思想内容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可阅读有关赏析文章。
图书 | 传统诗歌声韵大全(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一鹤编著的《传统诗歌声韵大全》所选诗的原则是:①为说明旧体诗律的一脉相承,历代历朝的诗都尽量选到;②选好诗、名诗、有名句的诗、有新意的诗、有哲理的诗、有趣味的诗,以唐宋诗为主。每首诗后思想内容的简单介绍,除少数为笔者自拟外,绝大多数来自上述八本系列鉴赏辞典中各诗的赏析文章,对思想内容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可阅读有关赏析文章。 内容推荐 陈一鹤编著的《传统诗歌声韵大全》对王力《诗词格律概要》中正格、变格、拗救的概念整合、重组、归纳成“仄变平、不必救,平变仄、必须救”后,得出今体诗平仄格式的“1+7”;并以此对唐、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的今体诗进行解读,然后回头在汉、魏、六朝诗中探寻了今体诗的起源,把今体诗的起源从南齐“永明体”年代(公元483—493年)提前到楚汉相争年代(公元前202年),提前了约700年。 本书还对王力《古体诗律学》中独立句、畸零句的概念作了必要的补充,并提出短韵体、三韵联、多句一韵联的概念后,又得出古体诗押韵方式的“1+7”;并以此对汉、魏、六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的古体诗进行解读,然后回头在《诗经》、《楚辞》、古代原始歌谣中探寻到古体诗的源头,提出《诗经》是所有中华诗歌全方位的源头。 目录 序言 前言 篇目表 正文 附录 一、六言诗 二、《诗经》的余晖 三、斫竹歌 参考书目 索引 一、含变格一且完全合律的今体诗 二、用到《古音辩》押韵根据的诗 三、用到《词韵》押韵根据的诗 四、用到现代汉语十八韵押韵根据的诗 五、用到富韵押韵方法的诗 六、用到交韵押韵方法的诗 七、用到抱韵押韵方法的诗 八、柏梁体 九、短韵体 十、新式古风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统诗歌声韵大全(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一鹤编 |
译者 | |
编者 | 陈一鹤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1484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1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42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82 |
CIP核字 | 2016082019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8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6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