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引驰著的《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属于《庄子》的介绍性著作,阅读难度属中等,适合有一定文言阅读基础、想要对《庄子》有整体和进一步把握的读者。本书首先从整体上介绍《庄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随后介绍庄子其人及《庄子》一书的成书、流传、注释及真伪等重要问题。然后选取《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秋水》《骈拇》《马蹄》《胠箧》等意旨贯通、情思周洽的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比多家观点,梳理文脉,抉发理趣,展示了《庄子》归本天道、循性逍遥、等观万物、政治无为等精神面相。
图书 |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引驰著的《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属于《庄子》的介绍性著作,阅读难度属中等,适合有一定文言阅读基础、想要对《庄子》有整体和进一步把握的读者。本书首先从整体上介绍《庄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随后介绍庄子其人及《庄子》一书的成书、流传、注释及真伪等重要问题。然后选取《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秋水》《骈拇》《马蹄》《胠箧》等意旨贯通、情思周洽的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比多家观点,梳理文脉,抉发理趣,展示了《庄子》归本天道、循性逍遥、等观万物、政治无为等精神面相。 内容推荐 经典的意义,不是某一个思想的载体,而是源源不断地为不同的人提供思想源泉和生命力量。而这前提,是读懂经典的文本,而非人云亦云。陈引驰著的《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即秉承经典细读的原则,通过梳理《庄子》的文本,引导读者自己在阅读中探索。本书所选定的篇章,有其前后连贯的脉络,目的在分析思想如何在文本中逐渐展开;为厘清意脉,往往会勾连《庄子》其他篇章中的线索,乃至其他相关典籍提供的材料,以提供较为整体的视野。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庄子其人及其书/001 一 《庄子》中的庄子 二 篇目分篇真伪 第二章 逍遥:依循自然的自由 一 鲲鹏的寓言世界 二 逍遥之游的境界 三 无名无功与无己 第三章 秋水:兼摄逍遥与齐物 一 河海的小大之辩 二 守天反真的精神 三 天机与濠上之乐 第四章 齐物:道视野中的宇宙 一 “吾丧我”与天地人籁 二 “以明”与“道通为一” 三 “沉鱼落雁”与“物化” 第五章 养生:人生论说的脉络 一 “缘督以为经”的养生 二 通情达理的生死观 三 后世的同情与不解 第六章 无为:植根人性的政治 一 “尽己性”的自然人性 二 “尽物性”的“至德之世” 三 “绝圣弃知”“殚残圣法” 原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引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196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 |
CIP核字 | 2016152107 |
中图分类号 | B223.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4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