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以自己的真性情,把学识修养与生存奋斗、志向事业统一起来,完成了十五部皇皇巨著,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民族创造精神财富。其作品确可多多采撷到闪烁的哲学思维,启迪人摆脱世俗的颠倒梦想,找寻回归到人类本具的生命本质、本真、本然和本善。
曲庆彪、赵慧英所著的《天健地坤(金庸小说的哲学观)》着重对金庸小说的哲学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意在弘扬金庸小说中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之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篇章的回归与提升。全书分“天健地坤”“止于至善”“无胜于有”“大道至简”“人性悖论”等八章来阐述。
| 图书 | 天健地坤(金庸小说的哲学观)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庸先生以自己的真性情,把学识修养与生存奋斗、志向事业统一起来,完成了十五部皇皇巨著,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民族创造精神财富。其作品确可多多采撷到闪烁的哲学思维,启迪人摆脱世俗的颠倒梦想,找寻回归到人类本具的生命本质、本真、本然和本善。 曲庆彪、赵慧英所著的《天健地坤(金庸小说的哲学观)》着重对金庸小说的哲学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意在弘扬金庸小说中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之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篇章的回归与提升。全书分“天健地坤”“止于至善”“无胜于有”“大道至简”“人性悖论”等八章来阐述。 目录 前言:纵心浩然 第一章 天健地坤 一、效天行健,刚毅自强以成侠之大者 二、法地载物,温厚慈柔以应剑胆琴心 三、天人合一,随缘任运化作侠骨柔情 第二章 止于至善 一、其相殊异 宗道本一的善 二、其变多端 与善同源的恶 三、天道良知 善与恶的对立同一 第三章 无胜于有 第四章 几者其神 一、几的表达:探赜索隐,观象得形 二、几的把握:体天察人,见几而作 三、几的境界:知几无惑,用几如神 第五章 大道至简 一、道的综合抽象:离于万法,得于自然 二、道的独立周行:简为尽境,混沌如一 三、道的体悟把握:损之又损,至于无为 第六章 人性悖论 一、极尽其丰的悖论表达 二、扑朔迷离的异向转化 三、无违天人的对立同一 第七章 中和大美 一、和之理:有为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二、和之境:万物共荣天地 神人以和自然 三、和之方:执中守正,仁爱包容 第八章 禅悟至性 一、无我无相 自在圆融渐修功 二、死生之际 澄明了脱在顿悟 三、至性至情 契机契理悦平生 后记:天怀淡定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天健地坤(金庸小说的哲学观)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曲庆彪//赵慧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4194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6 |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 |
| CIP核字 | 2016022871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6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