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说:“文学就是把心捧给读者。
铁凝说:“珍爱文学,亲近生活,叩问良一心,诚实写作。”
作者孙利君写的《我苦涩的艺术梦》,就是想说一说我这一辈子的心里话。所写的都是真实、诚实的,所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叩问良心?无愧!
在那些苦闷的日子里,我孤独而脆弱的心灵总是难以平静,不时掀起波澜。我惆怅,我彷徨,我心中无限忧伤!我想说,我想写,我不忍舍弃梦想!我有感情要倾吐,我有爱憎要声张!否则……
图书 | 我苦涩的艺术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巴金说:“文学就是把心捧给读者。 铁凝说:“珍爱文学,亲近生活,叩问良一心,诚实写作。” 作者孙利君写的《我苦涩的艺术梦》,就是想说一说我这一辈子的心里话。所写的都是真实、诚实的,所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叩问良心?无愧! 在那些苦闷的日子里,我孤独而脆弱的心灵总是难以平静,不时掀起波澜。我惆怅,我彷徨,我心中无限忧伤!我想说,我想写,我不忍舍弃梦想!我有感情要倾吐,我有爱憎要声张!否则…… 内容推荐 由孙利君著的《我苦涩的艺术梦》是一本回忆性自传。作者孙利君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一名退休教师。本书详细描述了作者前半生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在剧团的生活,对戏曲戏剧艺术高质量的追求。在剧团平稳退休后,作者又开始再艺校工作,勤奋教导学生,作者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行文流畅,短小精炼。 目录 引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试读章节 二位李老师非常喜欢我。一是因为看我是块学艺的好料,二是他们当时还没有孩子,所以既把我收为学生,又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二位老师的精心培养和熏陶,使我在学习戏曲表演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因为不适应坝上地区的恶劣气候和生活的艰苦,便离我而去了。 临行前他们有个想法和我商量:如果我同意,就把我带回北京(长禄老师的家在北京),送进戏校或是托给一个更好的老师,学几出扎功底儿的“折子戏”,将来会有很好的前途。但这事最好不要让剧团领导知道,只需和我母亲商量一下。 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我,是剧团的正式学员(是公家的人),而且是剧团重点培养的尖子学生,同时也是因为父亲的敏感身份,哪敢做出这种“叛逆之事”!李老师只好带着十分惋惜的心情和遗憾离开了我,这样,我就错过了一次人生转折的极好机会。 (后来团里来了一位从张家口艺校分配来的乐队大哥,竹笛吹得非常好。那年他要去北京报考中国音乐学院,让我也跟他一起去考音院附中,说我很有希望,可我还是不敢,因为我知道:出身不好的人是进不去这个大门的!别说是那么神圣高雅、体面风光的艺术殿堂。所有快乐、幸福、条件优越的大门小门、前门后门,对我这样的人都是紧紧关闭的。这里能收留容纳我,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再说家里也没有条件、没有能力送我到北京去上学。那时我有多次好的机会和出路都……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遗憾、永久的失落和忧烦,我真羡慕如今的孩子们,如果我那时能有他们现在这样好的家庭条件和学习机会,能像他们这样没有任何障碍,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志向,我相信自己定会成为一个很优秀、很出色的艺术人才。) 李老师走后,不但我的业务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失,而且精神上也增添了许多的忧虑和愁绪。一天,剧团的一位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他连喊带骂又诈唬,吓得我差点尿了裤子。 这位老师曾是一位打过游击的“老革命”,虽然性情耿直说话不讲究方式,但心眼儿不坏,是个好人。当我战战兢兢地站在他的面前时,他操着一口不标准的张北腔普通话,指着我的鼻子喊道:“听说你想跟着李长禄一起偷跑?你胆子还不小呀!你父亲就跑到台湾去了,现在你也想跑,你往哪里跑?莫非你想跑到台湾去吗?你给我听着,以后要老老实实地改造思想,和你的反动地主家庭彻底划清界线,站到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来,不然就没你的好果子吃!” 他的这些话真就像一把带血的尖刀猛插在我一直都在流血的伤口上!让我年幼稚嫩的心灵好疼!好痛!好酸!好冷!因为我从小最怕听到的就是父亲是反革命被镇压了,或是跑到台湾了等等让我心如刀割、魂飞魄散的字眼。 在我童年的心目中,父亲就是一个可怕的“魔鬼”!每当人们问起他时,我的心就在颤抖,支支吾吾、不敢作答,也无法回答。后来干脆就说没有父亲。所以人们都在传说:怪不得这孩子这么聪明,肯定是个墓生子!(他们说的墓生子,就是母亲刚怀上我,父亲就去世人墓了。因此,这种孩子干净、纯洁、高贵、聪明)那时每当听到人们说我是墓生子时,我的心中就会有说不出的酸楚和忧伤!不知他们为什么这样说,是褒、是贬,是同情怜悯,还是挖苦耻笑?我真是搞不清楚。 P7-P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苦涩的艺术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利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435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2015318336 |
中图分类号 | K825.78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