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从西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算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这一时期的主干。但由于被视为法典和权威的六经在流传中的损坏和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后世对经书的研究就出现了不同的解释,经学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巴文泽所著的《跨越千年的论战(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儒学书系/华夏文库》就其中影响大、争论多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派别的著名论战及各自的发展脉络进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面貌。
图书 | 跨越千年的论战(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经学,从西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算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这一时期的主干。但由于被视为法典和权威的六经在流传中的损坏和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后世对经书的研究就出现了不同的解释,经学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巴文泽所著的《跨越千年的论战(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儒学书系/华夏文库》就其中影响大、争论多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派别的著名论战及各自的发展脉络进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面貌。 内容推荐 从西汉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开始,经学承载着儒家经典的训诂注疏、义理阐释,及其学派传承演变,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这一时期学术的主干。 在这个漫长的经学时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学派,因其精彩的辩论,给后人留下严谨、丰厚的学术成果。巴文泽所著的《跨越千年的论战(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儒学书系/华夏文库》藉梳理儒家经典的时代变迁,和今、古文经学地位的起伏转折,展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千年论战。 目录 引言 一 今文经与古文经分流发展 1 今文经学从民间走向朝廷 2 古文经学蓄势待发 二 初次争立古文博士 1 古文经学的第一张宣战书 2 古文博士与刘歆同命运 三 再次争立古文博士 1 今、古文经学的拉锯战 2 古文博士再次昙花一现 四 谁的章句更准确 1 贾逵力挺古文经学 2 李育非难古文经学 3 白虎观今文经学压倒古文经学 五 “经神”对抗“学海” 1 古文经学逆转今文经学 2 “学海”何休的发难和“经神”郑玄的应对 3 对抗二三事 六 通学下的今、古文经学之辩 1 王肃遍注群经反郑玄 2 郑学的反击 3 曹髦问难 七 最后的今、古文经学之争 1 经学在历史的挑战中发展 2 晚清今文经学的兴起 3 康有为和章太炎双峰对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跨越千年的论战(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巴文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8574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2015277683 |
中图分类号 | Z126 |
丛书名 | 儒学书系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28 |
宽 | 154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