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柳公权神策军碑》是其中一册。
| 图书 | 柳公权神策军碑/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柳公权神策军碑》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江西美术出版社著的《柳公权神策军碑》讲述了:《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八四三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碑文记录了回鹘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一柳体~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柳公权(七七八-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直一卿齐名,人称颜柳。 此本从“皇帝巡幸左神策军”起至“来朝上京嘉其诚”止约七百余字,但已有二百多字漫漶不清。仅就字口清晰的四百多字来看,此碑不愧为柳氏传世的代表书迹。其用笔方圆兼施,方笔为主。运笔节奏分明,法度严谨。点画骨力遒劲,富于变化。笔力苍劲沉雄,凝练内含。结体内敛外放,欹正相生。 清人孙承泽评此碑云:“书法端劲中带有温恭之致,乃得意之笔。”清人安岐《墨缘汇观》称:“其碑微有剥落,然字画中锋芒棱角,俨然如新,盖当时在禁中,少经捶拓也。” 目录 正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柳公权神策军碑/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42457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4 |
| CIP核字 | 2016058605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西 |
| 长 | 305 |
| 宽 | 210 |
| 高 | 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