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食健康(很多疾病是吃饱撑出来的)
内容
编辑推荐

很多疾病是吃饱撑出来的!错误的饮食观念和习惯犹如当头棒喝,让人警醒;“对食物的依赖会成为食物的奴隶”,正在深刻解析;古代圣贤、帝王、现当代名人、长寿老人最具操作性的少食秘诀现已深度揭秘。作者杨建宇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和亲身实践,在“饮食方式”上打开一条新路。他认为,我们不要总盯住疾病本身,更要从根源入手,少吃点,更健康!《少食健康(很多疾病是吃饱撑出来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讲述了:“吃,不仅是为了吃饱,还是一段品味美食、品味人生的过程”,让每一位老百姓从中受益。

内容推荐

吃得不够科学,如何长寿?作者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和亲身实践,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约2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皆是饱食的“美食家”。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一一通过调节食量来推迟大脑的衰老过程。吃的过饱,只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为了让我们更加健康,更加长寿,千万不要吃撑了!

我们不仅要盯住疾病本身,更要从根源入手,少吃点,更健康!杨建宇著的《少食健康(很多疾病是吃饱撑出来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讲述了“吃,不仅是为了吃饱,还是一段品味美食、品味人生的过程”,让每一位老百姓从中受益。

目录

Part 1 别吃得太饱,小心“撑”出疾病

 吃太多可能是致病的根源

 经常饱食,疾病纷纷来袭

 警惕!这些“撑”出来的病

 管不住你的嘴,你就迈不开腿

 快看,那些鱼都是被“撑”死的

Part 2 别太依赖食物,不做食物的奴隶

 一日三餐,仅仅是一种习惯

 饥饿,只不过是一种感觉

 过分依赖食物,就会被食物主宰

 让你的身体逐渐适应少食状态

 肉食比素食更易上火

Part 3 少食一点儿,让你健康又长寿

 寿命,可以从你的嘴中争出来

 空腹饥饿时,可促进体内陈旧废物的排泄

 断食、少食,有助于防治疾病

 少食也是一种不错的美容法

Part 4 吃得太饱,损伤你的健康

 暴饮暴食相当于慢性自杀

 吃得太饱,体内“废物”堆积

 吃得太多,导致不正常分泌

 饱食会让身体“疲惫不堪” 

 吃得太多,会招来“宿便” 

Part 5 “七八分饱”,你该怎么吃

 “七八分饱”,从细嚼慢咽开始

 一次别吃太多,可“少食多餐” 

 当心!可别被“隐性饥饿”骗了

 “生食”对“七八分饱”有利

 “食物”与“食品”,当选前者

 食物酸碱不同,应区别对待

 “七八分饱”,要选择理想食品

 懂得自制,懂得“多样”饮食

 “七八分饱”,“果蔬”不可少

 重口味、低热量,“享瘦”又开心

Part 6 少食健康法的应用

 紧急需要时的少食法

 长期少食的实施方法

 生菜食的少食法

Part 7 少食健康法,你需要注意这些

 先这样做,少食才更有效

 少食失败,都是意志薄弱惹的祸

 神经性厌食与少食

 注意增强少食健康的意识

 实行少食健康法,应当循序渐进

Part 8 轻断食——风靡世界的少食风

 “从古至今”说断食

 断食带来的神奇功效

 断食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轻断食日,如何一边吃一边瘦

 非轻断食日,吃食搭配有讲究

 轻断食的13个烹饪秘诀

Part 9 不饱食的营养食谱推荐

 营养主食

 美味菜肴

 鲜美粥汤

 可口汁饮

试读章节

Part 1 别吃得太饱,小心“撑"出疾病

吃太多可能是致病的根源

生活中常常听人们讲“吃饱撑的”,但我们可能从来都没有认真体会过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现代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吃得越来越好,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旦习惯吃到“撑”,就会有疾病找上你。

“吃了吗?”这是中国人打招呼时最常说的客套话,足以说明人们对吃的重视程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宴会亲友,“吃”都成了大家共同的默契。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能和“吃”沾上关系。可是,如果问一下身边的人,肯定十有八九都有吃得“憨撑饱胀”的经历,甚至还有人表示,几乎每天都有吃得太撑的时候。

从古到今,已经从食物严重不足过渡到食物比较丰盛的时代了。生活好了,市场上有这么多主食、副食可供大家选择,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反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开玩笑地说:“一边在餐馆排队吃饭,一边在医院等待挂号。”可以说,现在人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吃不起、吃不上,而是吃太饱撑的,比如:

肥胖。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容易消化,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会导致一系列富贵病。

胃病。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时间长了,还可能患上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癌症。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使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概率。

老年痴呆。日本有关专家发现,有30%~4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骨质疏松。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症概率会大大提高。

神经衰弱。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因饱食而造成的常见疾病,如果长期饮食不注意,还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很多人士很可能会成为多吃的受害者。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父母一边督促孩子不停地吃,一边又嫌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女性朋友们一边高喊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一边在吃力地减肥;孩子们一边拼命地给老人夹菜,一边又唠叨老年人反应慢;商务人士和职场人士一边在酒桌'应酬上满脸堆笑,一边又在家里喝中药调理……

生活中的这些场景都实实在在地警示我们:“吃饱撑的!”

当然,这些只是吃得过饱本身给人体带来的疾病,还有一些外在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所需的食物量都在市场供应的合理范围内,那么市场上所能提供的食物量可能会远远大于需求甚至还有富余;如果每个人都吃得过饱、过量,就可能导致市场供应不足,而不足就会催生出市场上各种不安全的食品(因为市场要不断满足我们过剩的需求)。

我们吃的水果、蔬菜是不是还有本身的味道?

我们吃的饭菜能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我们吃的食物会不会有损于身体健康?

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可能很多人会无奈地说:“市场环境就这样,不吃也不行啊!”可是,当外部环境暂时没有改善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少吃一点,让身体少受一点毒害和污染,多一点清洁。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适度减小食量,对身体的健康、长寿都非常有益。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老来瘦”。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调查资料显示,体形肥胖的老年人要比身体偏瘦者寿命短3—5岁;90岁以上的老人中,80%都有少食的习惯。这些“经验”和数据都告诉了我们少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虽然强调饮食过饱对身体的伤害,提倡少食对健康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食可以无限制地节制,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把握好度,顺其自然,因为只有自然的才是合理的(具体方法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讲述)。

所以,当我们饮食过量吃撑的时候,至少应该有一个自我调节的意识;否则引来疾病,可就得不偿失了。P1-3

序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病率将大幅上升。到那时,世界糖尿病患者将会超过3亿。

据估计,仅2015年一年,欧盟国家就将有130多万人死于癌症。而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大约有300万人,死亡人数更是高达270万。

除了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也是人类主要的“杀手”。肿瘤在十大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每年要夺取大约630万人的生命。

高血压可导致中风、心脏病发作,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这些“死亡数据”触目惊心,但是要知道,这里面的很多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饱食”!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少吃一些东西可能获得长寿和健康。因为限制热量会使体内因自由基造成的氧化伤害及发炎反应都减少,而且血中甘油三酯也比较低,因此能延缓老化,防止疾病发生。

就像今天临床的许多常见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与膳食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一样,一般认为80%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中,约三成是因为饮食不当。临床上,恶性肿瘤又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贫癌”,与营养缺乏有一定关系;另一类是“富癌”,即富营养化,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会按照节气的更替而呈现不同能量状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食物五味(酸、甘、苦、咸、辛)的比例来保养身体,从而让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如此才会健康。

在生活中,我们也知道,过饥过饱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在《黄帝内经》中则更侧重于饮食过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情况来看,因为吃不饱饭、营养缺乏而导致的病症确实很少见了,特别是在城市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医院看病的人群当中,关于饮食方面的疾病多数是由于饮食过量引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疾病多数是让自己撑出来的。

在中医临床上,由于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病并不少见,如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腹泻等,日久则会导致胃炎、肠炎及慢性肠道病变。

还有一种情况,特别是上班族的女性,喜欢不吃早饭,而用一些饼干之类的甜食代替正餐,或者吃饭的时候吃快餐,因为这些食品所含的脂类和热量比较高,虽然摄人的量小,但蛋白质和脂类摄入量并不少,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多食。

《黄帝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膏就是指油腻的食物,粱是指精细加工的食物,两者在一起就表示过多地食用肥美油腻的食物,这样的话,就容易生疔疮之类的疾病,而且湿热质的女人,很容易招致各种疾病。

通俗地说,患病就像吃饭一样容易。《黄帝内经》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这其中就包括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肢体痿废、心肺气虚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此类饮食有关。

其实,我们古人早就发现,适当地减少饮食,对身体的健康、长寿都是非常有益的。俗话说得好:“吃饭省一口,活到九十九。”美国医学家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在大鼠体内发现了一种长寿基因,这种基因最有意思的是,它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表达,也就是没有生物学上所谓的活性,只有在感觉饥饿的情况下,这种长寿基因才表达其活性,用以延长动物的寿命。

从这方面来讲,适度的少食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我们人类长寿。调查资料显示,体形肥胖的老年人要比身体偏瘦者寿命短3~5年;90岁以上的老人,80%都有节食的习惯。所以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些都告诉了我们少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编者

2016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食健康(很多疾病是吃饱撑出来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建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973772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6071926
中图分类号 R151.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