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指文世界航空
内容
编辑推荐

陶力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指文世界航空》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一战空战史,系统梳理一战各交战国主要军机类型,讲述相关航空部队、空战经历和精英人物的生动往事。本书飞机爱好者的启蒙良师、案边宜友,引领你进入军用飞机的世界。

内容推荐

全书为系统介绍一战期间作战飞机的专著,共分两卷。陶力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指文世界航空》为上卷,记录了1914—1916年间一战空战的概貌,主要介绍了40余种一战军机型号,从国别上涵盖了一战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国等;从类型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主要门类;在内容上包括机型开发、技术特点、实战经历、所属航空部队和突出的飞行员事迹等;在编排上按照这些军机的列装时间或初次参战时间为区分标准。可以说,本书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史。

目录

前言

全景 1914—1916年的空战

 孱弱的大国

 “第一次”

 “福克式灾难”

 王牌飞行员

第一篇 1914年,最初的空战

 第一章 空中的“双眼”

法国高德隆G.III侦察机 | 四海为家

英国索普威斯“小报”式侦察机 | 不只是花边新闻

英国布里斯托C/D型侦察机 |“侦察兵”在行动

 第二章 协约国的早期空中阵容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BE.2侦察/轰炸机 | 艰难的爬升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RE系列侦察机 | 平庸家族

英国阿弗罗504K轻型轰炸机 | 投炸弹者

英国维克斯FB.5战斗机 |“机枪大巴”

 第三章 同盟国的早期空中阵容

德国“兰普勒—鸽子”式侦察机 | 鸽子,与和平无关

德国B型双座侦察机 | 没有针刺的“蜂群”

奥匈帝国洛纳M/L型水上飞机 | 空中反潜先行者

第二篇 1915年,空中竞赛升级

 第四章 法国人给战斗机下定义

法国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战斗机 | 空战先声

法国纽波特11型战斗机 | 飞起来的“婴儿”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FE.2战斗/轰炸机 | 指责声中的转型

 第五章 德意志雏鹰

德国福克E系列单翼战斗机 | 灾难制造者

德国法尔茨E系列单翼战斗机 | 法国设计德国制造

德国兰普勒C系列侦察机 | 优越的观察者

德国信天翁C系列侦察机 | 堑壕上的洞察者

 第六章 战略轰炸发端

俄国“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 | 战略轰炸的先声

俄国西科斯基S—16战斗机 | 重型轰炸机的“保镖”

意大利卡普罗尼重型轰炸机家族 | 亚平宁重锤

 第七章 从水面上起飞

英国肖特184型水上飞机 | 鱼雷轰炸机的先声

英国索普威斯“婴儿”式水上飞机 | 幼子从军记

德国弗雷德里希沙芬FF 33E水上飞机 | 海空“孤狼”

第三篇 1916年,飞行格斗进入专业阶段

 第八章 法国的新式战斗机

法国纽波特17型战斗机 | 空战英豪

法国斯帕德S.VII战斗机 | 重拳斗士

 第九章 英国的新式战斗机

英国德哈维兰DH.2战斗机 | 改变来自后方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FE.8战斗机 | 过时的推进式飞机

英国索普威斯“幼犬”式战斗机 | 海空先锋

英国布里斯托F.2A/B战斗机 | 勇猛的双座机

 第十章 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新式军机

德国罗兰C.II侦察机 | 会飞的“鲸鱼”

德国DFW C.V及LVG C.V侦察机 | 双子星

德国信天翁D.I/D.II战斗机 |“鸟儿”凶猛

奥匈帝国汉莎—布兰登堡D.I战斗机 | 名家“非名作”

 第十一章 多面手飞机

英国马丁希德G.100/102战斗/轰炸机 | 插上翅膀的“大象”

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BE.12战斗/轰炸机 | 退步的“升级”

美国柯蒂斯H型/费利克斯托F型水上飞机 | 乘风破浪的“亚美利加”号

法国FBA H型水上飞机 | 从敦刻尔克到威尼斯

 第十二章 可怕的掷弹机器

英国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FK.3/FK.8轻型轰炸机 | 大小“艾克”

英国索普威斯“1? 支柱”式战斗/轰炸机 | 深入敌后

德国AEG C.IV侦察机及G.IV轰炸机 | 对地攻击发端

德国戈塔式重型轰炸机家族 | 伦敦的恐怖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受到鼓舞的法国军方开始向高德隆公司大量追加订单。对此,创办了高德隆公司的两兄弟除在里昂等地启用产能更大的新厂外,更以高昂的报国热情无偿授权波泰兹(Potez)和布莱里奥(Bleriot)等飞机制造厂生产自己的飞机。波泰兹的设计师曾经试图为高德隆G.Ⅲ装上一挺机枪,但始终难以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座舱的狭小拥挤。

在多家工厂的共同努力下,新出厂的飞机源源不断送至前线。到了1915年2月,CM 39中队全部换装G.Ⅲ,从而改番号为C39中队。到了当年8月,前线已经有128架高德隆G.Ⅲ在7个飞行中队里服役。

这一年里,部分高德隆飞机进行了加装无线电的尝试,这是个重大事件。开战以来,侦察飞行存在着一点儿麻烦:在空中看到是一回事,但告诉地面上的同胞又是另一回事。最简单的办法是降落,但战线上不会总有适合降落的平坦地面。有人想到把便条塞在包裹里空投,但很多情况下,它或者在空中飞散,或者卡在树丛里,或者陷到泥沼中。还曾出现过一套用手势和灯语组合的信号系统,显而易见那太复杂了。现在,有了莫尔斯电码的捌助,空中侦察的价值才得以大大提高。

不过,随着更多优秀机型的出现,高德隆G.Ⅲ的活跃时期到1916年夏天也就宣告结束。当年7月,法军司令部下令这种飞机从一线全面退出,到8月时,西线战场上只剩下12架G.Ⅲ仍在继续飞行着。

尽管仅仅是一种侦察机,但当高德隆G.Ⅲ刚刚投入战场之际,法国的飞行员们就通过自己随身携带的武器向德国飞机发起了攻击。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是小有名气的C 11中队指挥官约瑟夫·维莱明(Joseph Vuillemin)上尉。这个在炮兵部队待了9年的军官已是荣誉满身,1914年9月15日,他经过长时间的纠缠,成功地使一架德国侦察机迫降。第二个成功者是未来的空战王牌之一——让·夏普特(Jean Chaput)中尉。在1915年2月加入C 28中队后,他一直以在弹片横飞的环境里向炮兵部队冷静通报情况著称。6月15日在香槟(Champagne)地区上空,夏普特遇上了一架在观察员位置装有机枪的兰普勒(Rumpler)C.I。紧盯着这架敌机,夏普特巧妙地回旋机动,让自己的观察员甘比尔(Gambier)有机会用他带着的一把步枪开火,结果在这次难度极高的空中射击中,甘比尔打中了德国飞机上的观察员,而这一击显然对前座的飞行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德国飞机不久后失控坠毁了。

也是在这个6月,夏普特居然还有过驾机使福克单翼机迫降的记录。要知道,两种飞机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为此壮举,夏普特赢得了一枚荣誉勋章,他把它挂在自己的左胸前。这个骄傲的举动在7月10H救了他的命。在一次炮兵观测飞行中,他的G-Ⅲ被福克飞机猛攻,这名法国中尉的左手负了重伤,胸部的鲜血也染红了衬衣。降落后夏普特才发现,原来子弹恰好打在勋章的位置上,如果没有这个阻挡,这颗子弹就会打进他的心脏。

夏普特急于要一架真正的战斗机了。一次任务归来后,他指着机翼被洞穿两弹的G.Ⅲ大发雷霆,于是他得到了别的更像是战斗机的机型。而在不久之后,这位一直在空战方面表现出天赋的人被正式转入战斗机部队,此后一共取得了16次空战胜利。1918年5月,夏普特不幸被敌机击中身亡,当时攻击他的乃是德军阵中的一位王牌飞行员——第12狩猎中队指挥官赫尔曼·贝克(Hermann Becker)。

在法军阵营中,有许多王牌飞行员都和夏普特一样,是从高德隆G.Ⅲ展开其成功生涯的。在这些飞行员当中,最负盛名的当然要数法国乃至整个协约国阵营中的头号空战王牌雷内·保罗-丰克(Rene Paul Fbrick)了c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侦察机训练后,丰克于1915年6月被分配到C 47中队。在飞了几次任务后,他在笔记里写下自己对高德隆G.Ⅲ的感受:“缓慢而笨重。”不过,当他第一次驾驶这种飞机从德国飞机的攻击中逃脱后,便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总的来看,在不携带炸弹的飞机当中,高德隆的效率是很高的。”他这样写道。

尽管还远未到展现自己空战实力的时刻,丰克在炮兵观测飞行领域的表现仍大获肯定。同年明22日,在对德军炮兵阵地实施了一次准确侦察后,法军第7集团军向C 47中队发来一份正式的褒奖:“(丰克)在艰苦条件下起飞,冒着极为猛烈的炮火低空飞行,该次行动准确发现了严重阻碍我军行动的敌军炮兵阵地。飞行员的勇气和技巧殊堪嘉奖。”

16-17

序言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诞生了。飞机在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以一种娱乐工具的面貌示人的,它最常用的场合是飞行竞赛和空中表演。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这一“会飞的机器”和所有其他的机器一样,在战争状态下开始挖掘起自身的军用潜能。飞机就这样逐渐被派上了战场,并且一发而不可收,由一战初期的“敌人阵地的窥探者”演变为后来各主要交战国家最不可或缺的战略和战术力量之一。

一战刚刚打响时,各主要交战国的军用飞机加在一起,总数也不会超过1500架,而到这场战争行将结束时,各国仅仅在一线作战的军用飞机的总量即已经超过了8000架。从1914年到1918年,世界军事航空史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大发展时期:各种新型飞机、空战战术、部队编组规范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则是有如满天星斗般闪耀的尖子飞行员们,以及一场接一场剧烈而又残酷的空中战役。

本书以两卷本的规模,将出现在1914—1918年间的那些富于传奇色彩的著名军用飞机,系统性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类似这样系统梳理一战军机并做全景式呈现的专著,在国内可谓前所未见。本书上卷的时间跨度为1914—1916年,下卷为1917—1918年;两卷共分五个大篇,以一战期间的每一年为一篇。本书述及的一战军机型号总计超过90种,这些机型从国别上涵盖了一战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国等;从类型上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等主要门类;在编排上按照这些军机的列装时间或初次参战时间为线索,分别划入五个大篇中。可以说,这套书已将一战期间出现的各国主力作战机型基本囊括在内。

尽管以一战军机为纲目,但本书绝非枯燥的技术手册类读物。讲述在座舱里驾驶这些飞机的人的故事,是本书的另一大重点。从某一种军机型号入手,读者朋友们可以读到这种军机所涉及的航空部队、空战经历和精英人物的生动往事。也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军机视角进行独特呈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史。

令“欧洲所有的明灯都熄灭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距今已有百年,这场全球性大战事曾号称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它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后世遗忘,相反,随着各种历史材料的不断被披露,各种历史传奇的不断被呈现,国内读者们对一战空战的兴趣也变得愈来愈浓郁。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有志于此的同好们闲暇时光的案边良伴,若真如此,实为幸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指文世界航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29439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1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2015283159
中图分类号 E926.3-09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6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