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所著的《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载满了关于“不宽容”的描述,人类因为固执、无知和利益而无法克服自身的恐惧,没办法进入一个真正多元、健康、完善的世界。书名恰好是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切“不宽容”的反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宽容”有力的呼唤。为了那一天,我们可能要等一万年,也可能要等十万年。

内容推荐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是荷裔美国历史学家、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代表作。房龙在书中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了两千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他指出,由于信仰、道德、风俗等的不同,人类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因而每个群体总是居住在壁垒森严的城堡里,用偏见和固执这个坚固的屏障抵御外界和外来的影响——正是因为偏执和固执己见给人类带来了悲剧,致使众多杰出人物为了“宽容”事业而前仆后继。

目录

第1章 无知的暴虐

第2章 希腊人

第3章 桎梏的开始

第4章 诸神的黄昏

第5章 囚禁

第6章 生活的纯洁

第7章 宗教法庭

第8章 求知的人

第9章 向书开战

第10章 历史写作的普遍性和本书的特殊性

第11章 文艺复兴

第12章 宗教改革

第13章 伊拉斯漠

第14章 拉伯雷

第15章 旧世界的新招牌

第16章 再洗礼教徒

第17章 索兹尼家族

第18章 蒙田

第19章 阿米尼乌斯

第20章 布鲁诺

第21章 斯宾诺莎

第22章 新的天国

第23章 太阳王

第24章 菲特烈大帝

第25章 伏尔泰

第26章 百科全书

第27章 革命的不宽容

第28章 莱辛

第29章 汤姆·潘恩

第30章 最后一百年

试读章节

位于地中海一个偏僻角落的一个岩石小半岛,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为我们今天的世界奠定了较完整的文化基础,包括政治、文艺、化学、物理以及其他未知的领域.这是怎样实现的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都困惑不解,哲学家也在努力寻找答案。

令人尊敬的历史学家不像化学、物理、天文及医学领域的专家,他们总是以一种恶意隐藏的蔑视态度去看待人们力图发现“古老法则”的一切努力。在研究蝌蚪、细菌和流星中大有用武之地的东西,在人类领域的研究中似乎难有作为。

也许是我大错特错,但我认为这些法则一定存在。事实上,我们至今并没有发现多少东西,我们的探索也不够努力。我们一直忙着积累事实,而没有把它们煮一煮,使它们液化、升华,再从中提炼出智慧——这些智慧对于我们人类这种特殊的哺乳动物也许还真的有些价值。

我诚惶诚恐地投身于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此借用科学家作品中的一页内容,提出如下原理。

根据现代科学家最杰出的研究成果,当所有物理和化学成分都达到形成第一个细胞的理想比例时,生命(区别于无生物的有生物)就开始了。

把这句话翻译成历史学概念如下:

“只有当所有种族、气候、经济和政治条件在不健全的世界达到或接近一种理想状态和比例时,高级文明形态才会突然且貌似自发地出现。”

让我举几个反面例子来详尽阐述这句话。

大脑发育尚处于穴居人水平的种族不会繁荣昌盛,即使在天堂也是如此。

如果出生在乌佩尼维克岛附近爱斯基摩人的圆顶茅屋里,醒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双眼紧盯着冰上的海豹捕猎洞,那么伦勃朗就不会画画,巴赫就不会作曲,伯拉克西特列斯也不会创作雕像。

如果达尔文必须在兰开夏郡一家棉纺厂谋生,他就不会在生物学上做出贡献。如果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农奴,住在罗曼诺夫王朝的一个偏僻村子里,他就不会发明电话。

作为第一个现代文明的发祥地,埃及气候宜人,但那里的土著居民体魄却不强健,进取心也不强,政治经济环境也很糟糕。巴比伦和亚述王国同样如此。后来迁居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特族倒是身强体壮、精力充沛的民族,气候也没有问题,但政治和经济环境很不理想。

在巴勒斯坦,气候一般,农业落后,除了横穿该国连接亚非两洲的大篷车商业通道之外,其他地区商业凋敝。更何况在巴勒斯坦,政治完全由耶路撒冷寺院的教士操纵,这当然无助于任何个人事业的发展。

在腓尼基,气候还行,人也强壮,经商条件也不错,但这个国家的经济却严重不平衡。由船主形成的小阶层掌握了全部财富,还建立了森严的商业垄断政策。这样,早期的推罗和西顿政府就落入了富人手里。被剥夺了辛勤劳动这一最基本权力的穷人变得冷淡而漠然,腓尼基最终和迦太基一样,由于统治者的短视和自私而毁灭。

P9-P10

序言

在平静无知的山谷中,人类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延伸着绵亘不绝的山脉。

一条知识的小溪,沿着幽深破败的溪谷缓缓流淌。

它发源于昔日的高山,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它不像河流那样声势浩大,但对于村民的低级需求绰绰有余。

在晚上,当他们饮完牲口灌满木桶时,就会心满意足地坐下来享受生活。

守旧的老人被从阴凉角落里搀扶出来。他们在那里待了整个白天,对一本古书的神秘内容苦思冥想。

他们向子孙咕哝着一些奇怪的词,但孩子们却更想玩自远方带来的漂亮卵石。

这些词的含意经常很不清晰。

但它们是1000年前由一个被遗忘的部族写的,因此它们很神圣。

在无知的山谷,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敢于否认祖先智慧的人,正人君子会避之而唯恐不及。

所以他们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如影随形。如果他们得不到园中果实的应有份额,又该怎么办?

晚上,在小镇狭窄的街道里,人们低声讲着情节模糊的故事——那些敢于质疑的男男女女。

这些人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还有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的白骨堆积在崖脚下。

岁月如梭。

在平静无知的山谷中,人类过着幸福的生活。

漆黑的外面爬看一个人。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被磨破。

他的脚上缠着因长途跋涉而被染成血红色的破布。

他步履蹒跚地来到最近一座棚屋的门前,敲了敲门。

然后他昏死过去。在颤动的烛光下,他被抬上了一张吊床。

早上,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这条消息: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周围,全都摇头。他们明白,这是注定的结局。

失败和屈服总在等着那些胆敢离开山脚的人。

在村子的一个角落,守旧的老人们摇着头,低声说着恶毒的话。

他们并非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这个人犯了违背守旧老人意愿的罪过。

他的伤一好就必须接受审判。

他们本想宽大为怀。

他们还记得他母亲那双奇异明亮的眼睛,也回忆起他父亲的悲剧——他30年前在沙漠失踪了。

然而,律法就是律法;律法必须遵守。

守旧的老人将执行律法。  他们把这位漫游者抬到集市,人们恭敬而肃穆地站在周围。

漫游者因饥渴而仍显虚弱,老人们就让他坐下来。

他拒绝了。

他们命令他闭嘴。

但他偏要说话。

他转身背对守旧老人,双眼在人群中搜寻那些不久前还是他同志的人。

“听我说,”他恳求道,“听我说,你们得高兴起来!我刚从山那边回来。我踏上了一块新土地,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亲切抚摸,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世界是父亲的花园。

“自从创世以来,东南西北四面疆界早就确定了。

“当我问疆界后面藏着什么时,人们就会嘘声连连,不断摇头。当我坚持要问时,我就被带到岩石这边,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白骨。

“我大声哭喊道:‘撒谎!上帝喜欢勇敢的人!’守旧老人就会走过来,给我读他们圣书中的内容。并解释说,上帝的旨意已经通律法表现出来,他已安排好了天地万物。山谷由我们拥有和掌管,百兽、花朵、果实、鱼虾都属于我们,并听众我们的安排。但大山是属于上帝的,就算到世界末日,山那边的事我们也永远一无所知。

“他们这都是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更欺骗了你们。

“那边的山上有牧场,当然,牧草肥沃得很;那里的男人和女人们和我们拥有血肉不差分毫,所有的城市经过上千年的经营发展得非常好。灿烂辉煌。

“我已经找到了康庄大道的路,已经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来吧,我带你们去。那里也有上帝的笑容,因为上帝无处不在。”

他则停下来,人群里就响起了一个惊人的喊声。

“亵渎!”守旧老人就喊,“这是亵渎圣灵。要让他付出代价!他已经丧失理智,竟敢嘲弄1000年前定下的律法。他罪该万死!”

人们举起沉重的石头,杀害了漫游者。

他的尸体被扔到山崖脚下,以此警告所有敢怀疑祖先智慧的人。

没过多久,遇上了一场大旱。知识的小溪很快干涸了,牲畜因干渴而毙命,粮食在田里枯萎,无知的山谷一片饥荒。

但守旧老人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最后一切都会好的,因为他们眼里最神圣的篇章就是这样写的。

况且,他们自己几乎不需要食物。因为他们太老了。

冬天来了。  村庄上一片荒凉。

半数以上的人因饥寒交迫而死去。

幸存的人,把仅有的希望寄托在山那边。

但是律法却告诉他们:“不行!”

律法必须遵守。

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

那些因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因失望而有了勇气。

守旧老人极力地抗争着。

他们被搁置不理。他们开始抱怨命运,诅咒忘恩负义的孩子们。但是当最后一辆马车即将驶出村子时,他们拦住车夫,逼他带他们一起走。

未知之旅开始了。

距那个漫游者回家之时已经有很多年,要探索出他当年开辟的道路并不容易。

在找到第一个圆石堆路标之前,成千上万人因饥渴而倒下死去了。

从那以后,旅途上的磨难少多了。

那位细心的先驱已在丛林和无边无际的乱石荒野中烧出了一条宽敞的大道。

它一步一步带人们轻松迈向新土地的绿色牧场。

人们相互看着,先是一片沉默。

“终究还是他对了。”人们说,“他是对的,守旧老人错了。”

“他说的是真的,守旧老人撒了谎……”

“他的尸骨还在崖下腐烂,而守旧老人却坐在我们车里唱他们的老歌……”

“他救了我们,我们却毁了他……”

“对此我们很难过,但是如果我们当时就知道的话,当然……”

然后,他们解下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赶进牧场,建起自己的房子,规划出自己的土地。此后他们幸福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几年后,人们准备把那位勇敢先驱埋在一座曾为智慧老人建的雄伟的新大厦里面。

一支肃穆的队伍来到已荒芜的山谷。但当人们到达先驱者的尸体本该所在的地方时,尸体却不见了。

一条饥饿的豺狗早将尸体拖进了洞穴。

然后,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那位先驱足迹所踏之处(现在它是一条大道),石头上刻着这个率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是他把他的人民引向了自由的新生活。

石头上还写着它是由感恩的后代建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就像现在一样——不过将来(我们希望)不应该再发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余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106137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6219730
中图分类号 B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