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的《富兰克林自传》详细叙述了富兰克林艰苦创业、自学成才、坚持不懈奋斗的历程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包含了他在治学、创业、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

内容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记载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的一生,并为人们树立了一个献身于公益事业的榜样。全书如实记载了其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特别是种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他认为给他的最高奖赏莫过于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辉煌成果。

这是一位经历人生沧桑、也拥有非常精彩人生的老人,他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富兰克林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我常常回想我的幸运经历,每次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如果让我再选择一回,我肯定愿意从头到尾再活一遍,只不过还得要有作家享受的那些权益:在生活再版时把第一版的某些错误予以修正。如果可以的话,除了修正差错,我还想把一些险情变故修饰得更顺心如意一点。即便这个想法无望实现,我仍然乐意接受重演生活的机会。不过,既然不能指望再活一次,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将人生百味诉诸笔端,让它经久不衰、越陈越香,这也是最接近再活一遍的做法了。

当提笔写起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我也难免和其他老年人一样津津乐道。尽管有的人是出于对年长者的尊敬勉强听一听,但还是想按照这种方式做,我这样做不会使他们生厌,因为这番话读或不读,全凭他们的意愿。最后,我这样也许会大大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还是先承认为妙,因为矢口否认我的虚荣心估计也没人会相信)。实际上,我听见或看到的文章很少以“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之类的话语为开场白,但紧接着无非就是一些自我吹嘘的言语。尽管人们自己都爱慕虚荣,但大多都把厌恶集中在别人的炫耀狂妄上;然而,无论虚荣体现在何人何处,我对其总是宽容以对,因为我坚信,这样的做法不管是对有虚荣心的人还是对与他相处的人,往往都是有裨益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有人将自己的虚荣当作人生的一大慰藉而感谢上帝那也不足为奇。

谈到感谢上帝,我满怀谦卑地认为,应当把所提及的过去的幸福生活归功于上帝的恩赐和眷顾,是他开恩指点我运用这些方法并获得了成功。这种信念让我满心期冀,尽管不应妄断上帝还会赐予我同样的福祉,使我继续得享幸福,抑或使我在遭受和他人一样来自逆境的致命考验时,依然经受得住:只有上帝知道我未来命运如何,他会一直祝福我,即使这种福祉是以苦难的形式赐予我的。

有一次,我的一位伯父(他也同样有搜集家族轶事的爱好)把一些笔记塞到我手里,提供了一些有关我们祖辈的详细资料。我从这些笔记中得知,我们家族在北安普顿郡埃克顿教区居住了三百多年,至于以前还住了多久,就不得而知了(“富林克林”原先是平民阶层的名称,当时全国人都在取用自己的姓氏,或许在富兰克林这个名称被他们沿用作为姓氏的时候,我们家族就开始在此居住了);家族还拥有大约三十英亩的自由地产,兼营铁匠生意,这门家传行业一直传到伯父这代,都是由家中的长子来继承这门手艺的,伯父和我父亲都遵循了这一家族传统。当查阅埃克顿的户籍簿时,我发现只有一五五五年以来关于祖辈们的出生、婚嫁和丧葬的记录,没有保存此前的户籍登记。从中我还发现,我的直系祖先往上连推五代都是幼子,我则是幼子的幼子。我的祖父托马斯生于一五九八年,一直居住在埃克顿,直到他年事过高不能打理事务,才搬到儿子约翰家里居住。约翰在牛津郡班伯里镇当染匠,我父亲曾跟着他当学徒。我的祖父后来在那里与世长辞,并在当地安葬。我们在一七五八年还瞻仰过他的墓碑。他的长子托马斯住在埃克顿的祖宅里,临终他把宅子和田产留给了独生女儿。她丈夫是一个姓费舍尔的韦灵伯勒①人,后来他们把遗产变卖给一位伊斯特德先生,如今此人已是那里的主人了。我祖父共有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分别是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乔赛亚。碍于眼下资料并不在手边,我只好尽可能地给你描述一下他们的情况,如果那些资料在我离家期间没有丢失的话,你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详尽的记载。

P2-4

序言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晚年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传记。《富兰克林自传》的手稿由四部分组成,是由富兰克林辗转了四个不同的地方、历经19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部分是写给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家信,从1771年7月30日动笔,8月13日写完,此后富兰克林并未接着往下写。直到1784年,富兰克林任新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驻法国公使,在法国居住时才完成了自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写于1788年8月,而最后一部分写于1789年至1790年。富兰克林深入浅出地叙述了自己从默默无闻的贫寒印刷工到名声卓越的开国元勋的奋斗历程。书中包含了他对于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这是一本值得反复赏读领会的精神读本。传记记载十分翔实,可以清晰地了解富兰克林面对每一个人生选择时的心路历程。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又不盛气凌人,文字朴实幽默,无论是对于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用客观、冷静的态度进行分析,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17—1790。4。17),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作家、慈善家、记者。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电学方面成就卓越,曾经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对电进行探索,并首次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此外,他还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出了避雷针,破除了迷信思想。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民众的爱戴和崇敬,并且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这部自传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以严复先生所提倡的“信、达、雅”为翻译目标,并贯彻“异化策略”,采用了不少“欧式句式”,力求传神地表达原著中的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以及富兰克林先生漫漫人生路中不畏艰辛的奋斗精神;而且追求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希望能和读者一同置身于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侧耳倾听一代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娓娓道来,如何一步步将他的美国梦变成现实。

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富兰克林精神犹如一面镜子,能够给人启发,催人向上,鼓励读者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富兰克林先生的勤勉、谦逊、节俭、真诚以及正直等美德,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等待读者亲自到书中挖掘。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乔治·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

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

我的孩子,如果你对富兰克林的作品不怀崇敬之情,我就剥夺你的继承权。

——西德尼·史密斯(英国传奇海军上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译者 俞心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0812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6215808
中图分类号 K837.127=4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