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西京和陈洋共同主编的这本《西安民居(1)(精)》介绍了西北(陕、甘、宁、青)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民居类型,总结西北民居以生土材料为主体的共性特征以及以不同民族文化为底蕴的装饰形态特征。《陕西民居》阐述了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个部分不同的自然状况、建筑材料资源以及当地民居建筑的发展。《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针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演进、形式与结构、装饰与陈设、门窗工艺、雕刻艺术与内涵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撰写。在这些书中,西安民居只是作为个案引入介绍,没有深入细致地展开。
图书 | 西安民居(1)(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王西京和陈洋共同主编的这本《西安民居(1)(精)》介绍了西北(陕、甘、宁、青)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民居类型,总结西北民居以生土材料为主体的共性特征以及以不同民族文化为底蕴的装饰形态特征。《陕西民居》阐述了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个部分不同的自然状况、建筑材料资源以及当地民居建筑的发展。《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针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演进、形式与结构、装饰与陈设、门窗工艺、雕刻艺术与内涵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撰写。在这些书中,西安民居只是作为个案引入介绍,没有深入细致地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源起篇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条件 二、气候条件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 一、历史发展因素 二、民族文化融合 第二章 发展篇 第一节 不同历史时期民居 一、史前时期 二、先秦时期 三、秦汉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五代宋元时期 六、明清时期 七、民国时期 第二节 现存民居 一、城区民居 二、郊区村镇 第三章 院落篇 第一节 院落单元 一、门房 二、厦房(厢房) 三、厅房 四、上房(正房) 五、地下空间 六、天井院与后院 七、植物配置 第二节 院落组织 一、独院式 二、纵向多进式 三、横向连院式 第四章 营建篇 第一节 地基夯实 第二节 地础砌筑 第三节 木作加工 一、柱 二、梁 三、枋、檩、椽 四、斗棋 五、加工工具 第四节 墙体砌筑 第五节 大木安装 一、立柱础 二、搭脚手架 三、安装木构架 四、施工工具 第六节 屋顶铺设 第七节 营建习俗 一、营建礼仪 二、匠作体系 第五章 装修篇 第一节 材料与营造 一、瓦作 二、砖作 三、木作 四、石作 第二节 装饰细部 一、装饰部位 二、装饰手法 三、装饰主题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安民居(1)(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西京//陈洋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579986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84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74 |
CIP核字 | 2015231958 |
中图分类号 | TU24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58 |
宽 | 25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