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戏曲美学史/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梁晓萍著的《中国戏曲美学史》不涉及先秦至隋唐部分,着力论及元、明、清时期的戏曲美学。在兼顾历史真实情形的基础上,本书以元、明、清三代为基本时间结构,在每一个朝代拈出中国戏曲美学上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理论家,通过他们的戏曲理论文本,探讨他们的戏曲美学思想,研究与之相关的戏曲美学命题和范畴,从而尽可能把握中国古典戏曲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其中,元代选择了胡祗通的“九美说”、夏庭芝的《青楼集》、钟嗣成的《录鬼簿》、关汉卿、高明的《琵琶记》,明代选择了李贽、汤显祖、沈璟、王骥德、吕天成,清代到民初选择了李渔、金圣叹和王国维。之所以如此构思,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这些戏曲理论家的戏曲美学思想不仅属于他们个人,也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是同时代同类思想的精华;二是他们的戏曲美学思想中基本关涉了戏曲美学史上一些重要的命题与范畴的讨论;三是这种以代表人物为纵轴的美学史编写体例基本可以见出中国戏曲美学史的概貌。

内容推荐

梁晓萍著的《中国戏曲美学史》主要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理论家的美学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戏曲美学命题和范畴的研究,把握中国戏曲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全书思想架构科学,脉络清晰,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对戏曲美学理论著作及人物的选择具有代表意义,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美学史的重要作品。

目录

《中国门类美学史》总序

绪言

第一编 元代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章 胡祗通“九美说”及《青楼集》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胡祗通的“九美说”

 第二节 夏庭芝《青楼集》的美学思想

第二章 钟嗣成《录鬼簿》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不拘于时的审美观

 第二节 戏曲创作与欣赏的美学思想

第三章 关汉卿戏剧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形式之美

 第二节 内容之美

第四章 《琵琶记》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结构特点与启示

 第二节 曲律观与风化观

第二编 明代戏曲美学思想(上

第一章 李贽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自然人性论与童心说

 第二节 多元共生,以俗为美

 第三节 发愤而作,为情而文

 第四节 化工之美86,

第二章 汤显祖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尚情: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第二节 尚教: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

 第三节 尚奇:以奇为美,以梦入戏

 第四节 尚意:意趣神色与雪里芭蕉

第三章 沈璟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合律依腔

 第二节 僻好本色

第三编 明代戏曲美学思想(下)

第一章 王骥德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本色: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

 第二节 虚实相生

 第三节 法词两极

 第四节 美听动人

第二章 吕天成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事佳——奇与真

 第二节 结构——紧凑、起伏

 第三节 声律与文辞:合之双美

第四编 清代与近代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章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戏曲结构

 第二节 戏曲语言

 第三节 导演理论

第二章 金圣叹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抒必至之情

 第二节 倡戏曲之法

 第三节 重读者接受

第三章 王国维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倡导戏曲独立之价值

 第二节 自然与有意境.

 第三节 戏曲悲剧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戏曲美学史/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83164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6042782
中图分类号 J80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19:44